文字_陳欣瑀
步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阿卡貝拉(Acappella,即無伴奏合唱)這一從中世紀延續(xù)至今的演唱形式發(fā)展出了一番新的景象,隨著其音樂表現(xiàn)手法逐漸趨于多元,各類演唱組合也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xiàn)。特別是歐美的許多學生群體對此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熱情,從他們中誕生了多支日后活躍于樂壇的職業(yè)組合。如今享譽國際的瑞典“真實之聲”(The Real Group)演唱組,正是這樣一支由校園走向世界的優(yōu)秀團體。
“真實之聲”的五位創(chuàng)始成員均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他們因?qū)W校的一門合作課程聚到了一起,考慮到每個人都有較為豐富的樂器演奏經(jīng)驗,能夠演奏鋼琴、吉他、架子鼓、手風琴、豎琴等多種樂器,所以大家便萌生了成立一支小型樂團的念頭。彼時,以純?nèi)寺暉o伴奏演唱著稱的鮑比·麥克菲林(Bobby McFerrin)到訪瑞典,演出中他以一當十,用多變的人聲和技巧呈現(xiàn)出一支“一人樂隊”的效果,令這群年輕人倍受啟發(fā)、躍躍欲試。于是,一支全新的阿卡貝拉組合——“真實之聲”應運而生。
完成學校課程后,出于對音樂純粹的熱愛,成員們將組合保留了下來。“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并沒想過要將演唱作為事業(yè),也從沒有以成為一個專業(yè)團隊為目標,我們只是享受唱歌。”創(chuàng)團成員、男低音安德斯·雅克烏斯(Anders Jalkéus)回憶道。話雖如此,但五位成員對自己的要求卻絲毫沒有降低,完全以專業(yè)的標準進行訓練,加之他們都曾系統(tǒng)地學過樂器,且擁有不同的藝術實踐經(jīng)驗,在音樂表達方面有著極高的悟性,組合的演唱狀態(tài)與默契程度漸入佳境。短短幾年時間“真實之聲”迅速從同類組合中脫穎而出,并逐漸從當?shù)氐木羰繕肪銟凡孔呦蛄烁鼜V闊的舞臺。
此后近四十年,這支阿卡貝拉組合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其保留曲目跨越原創(chuàng)音樂、爵士音樂、流行音樂、民謠等多種風格,其錄制的專輯屢屢榮獲美國現(xiàn)代阿卡貝拉協(xié)會(CASA)頒發(fā)的獎項。此外,“真實之聲”還與他們的偶像麥克菲林以及女高音歌唱家芭芭拉·亨德里克斯(Barbara Hendricks)、流行歌手范·莫里森(Van Morrison)、喬治·馬丁(George Martin)等不同領域的音樂家合作?!罢鎸嵵暋睉{借其個性化的理念、獨特的音色和全面的訓練,繼續(xù)開拓創(chuàng)新,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以來一直處于阿卡貝拉領域的頂端,在業(yè)內(nèi)外頗受好評。對于這份令許多同行羨慕不已的成就,伴隨該組合成長的成員、女低音卡特琳娜·亨利森(Katarina Henryson)謙遜又不失幽默地表示:“這就好像一塊成功的‘香蕉皮’,剛巧被我們踩了個準兒?!?/p>
01 安德斯·雅克烏斯
02 卡特琳娜·亨利森
在組合的初創(chuàng)階段,阿卡貝拉的熱潮在樂壇尚處上升期。除了“史溫格歌手”(The Swingle Singers)與“國王歌手”(The King’s Singers)兩個組合之外,可供“真實之聲”借鑒的榜樣并不多,他們需要在持續(xù)的摸索和嘗試中積累經(jīng)驗,卻也因此能不受傳統(tǒng)和前人的束縛,唱出自己的風格。為此他們首先從編曲入手,即使面對一首人們早已耳熟能詳?shù)墓诺湟魳坊蚓羰棵罢鎸嵵暋钡木幣湟膊宦渌滋?,往往既保留了原曲的精髓,又突破傳統(tǒng),融入與時俱進的元素,力圖能再現(xiàn)一些被原來演釋者和聽眾忽略的細節(jié)。
“真實之聲”的部分作品專輯
安德斯·埃登羅斯
2009年,“真實之聲”推出的專輯《真實的專輯》(The Real Album)中便收錄了一首編曲手法很新穎的歌曲《天!我的還是莫扎特的?》(Gee!Mine or Mozart’s?),由該組合創(chuàng)始成員、男高音安德斯·埃登羅斯(Anders Edenroth)根據(jù)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改編而成。他們對《第四十交響曲》的主題進行了十種不同風格的變奏,并將其串聯(lián)起來,從古典音樂到爵士元素,再到中東聲響和近似西部牛仔的鄉(xiāng)村特色,音樂在迅速轉(zhuǎn)換的拍子和速度間跳躍,令人耳目一新。團員們對其中每一個節(jié)奏點和拓展音的把控都恰到好處,將莫扎特音樂中活潑跳躍的特質(zhì)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能與新穎的編曲手法媲美的還有他們那純凈和諧的音色,這也是“真實之聲”鮮明的標志之一,展現(xiàn)出他們精湛的演唱技巧與精致的藝術品位。他們深知,阿卡貝拉的迷人之處在于豐富的和聲,因而無論演唱何種風格的作品,五位成員在專注于各自聲部的同時,總不忘傾聽彼此,以實現(xiàn)音色的完美相融,在近乎心靈感應般的默契中,將那份和諧之美傳遞給大家。
“真實之聲”的與眾不同之處,不僅在于他們一直用真誠的歌聲打動聽眾,還在于團員們經(jīng)常在創(chuàng)作與演出中“腦洞”大開,留下一些新奇有趣的作品,為大家增添很多歡樂和驚喜。
組合成員埃登羅斯曾創(chuàng)作了一首名為《辣肉醬湯》(Chili Con Carne)的作品,辣肉醬湯是一道墨西哥料理,埃登羅斯將料理中所用到的食材與整個烹飪過程譜成了曲,他將歌詞的韻律與擬聲唱法緊密結(jié)合,讓這首歌不光聽上去有趣,唱起來更好玩。
《快趕上,番茄醬!》(Catch Up,Ketchup!)則以擬人化的手法講述了一些植物在去“真實之聲”音樂會途中發(fā)生的一場“交通事故”,曲風清新脫俗、幽默詼諧,MV更是畫風獨特,令人忍俊不禁。每當在演唱會中表演這首歌曲時,歌手們都會邀請臺下的觀眾共同參與并幫忙取名,使大家真正感受到音樂的快樂。
無獨有偶,《爵士傳遞》(Pass Me The Jazz)同樣是“真實之聲”創(chuàng)作的一首非常俏皮逗趣的歌曲,歌詞描述了兩個餓著肚子的人正在商量要吃什么。不過討論的結(jié)果并不重要,事實上,五位歌手想要讓聽眾“品嘗”的是爵士音樂的美妙,他們借由生活化的歌詞內(nèi)容,將自己對爵士音樂的渴望表露無遺。
作為當下頗具名氣的藝術團體,“真實之聲”所肩負的社會責任體現(xiàn)在了他們的音樂作品中。為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他們發(fā)布了倡導大家保護水資源的單曲《水》(Water),經(jīng)常在舞臺上邊吹水瓶邊演唱;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間,他們發(fā)表了單曲《我們肩上的世界》(WorldOn Our Shoulder),呼吁全人類攜手共渡難關。從這兩首歌曲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真實之聲”充分結(jié)合了傳統(tǒng)古典和新潮流行的特點,并賦予它們環(huán)保與和平的價值與意義,聽來格外打動人心。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新生代阿卡貝拉組合紛紛將《辣肉醬湯》《爵士傳遞》《文字》等“真實之聲”唱紅的歌曲列為練習曲目,視其為學習的榜樣。而“真實之聲”也開始有意識地將精力投入到阿卡貝拉的教學當中,除了有不同時期的成員開設的教學工作坊,還有以團體之名建起線上教學平臺,其新穎、獨特的互動式教學手法吸引了不少有志于此的年輕人參與。
課程中,“真實之聲”的團員們往往會根據(jù)自己多年來積累的豐富經(jīng)驗,在演唱技巧上給予他們指點和建議,并幫助他們尋找自己的特色,而不只是一味地復制他人?!罢鎸嵵暋钡膱F員們說:“在授課過程中,我們并不特別強調(diào)自己老師的地位,‘教’給學生什么是次要的,相互交流才是我們所看重的。能夠從學生身上學到不一樣的事物,讓我們覺得非常開心。”在“真實之聲”的指導下,一群后起之秀學會了如何在演唱中充分享受音樂,唱出更動人的歌聲。
回首“真實之聲”走過的近四十載光陰,團員們不禁感慨道:“我們對所有的事情都保持著高度的好奇心,希望自己能像孩子般以最純粹的眼光看待所有的人、事、物,并用這樣的態(tài)度面對音樂中的各種可能性,持續(xù)探索、不斷精進。我們相信,唯有如此,才能永遠對音樂抱有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