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黑曲霉果膠酯酶在畢赤酵母中異源表達、性質分析及脫酯工藝優(yōu)化

      2022-11-19 11:09:36孫瑩吳丹鄭璞陳鵬程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22年21期
      關鍵詞:酶法酯化果膠

      孫瑩,吳丹,鄭璞,陳鵬程

      (江南大學 生物工程學院,江蘇 無錫,214122)

      果膠又稱聚甲氧基半乳糖醛酸,以原果膠、果膠酸和果膠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具有良好的膠凝性、乳化性和增稠性。這3種果膠類物質的區(qū)別與甲酯的含量有關[1]。果膠分子主鏈上的半乳糖醛酸殘基在C-6位可被酯化為甲酯,甲酯化半乳糖醛酸與總半乳糖醛酸摩爾數(shù)之比稱為酯化度(degree of esterification,DE)[2]。食品化學法典規(guī)定:DE>50%的果膠稱為高酯果膠(high methoxyl pectin,HMP),反之稱為低酯果膠(low methoxyl pectin,LMP)。LMP可以通過將HMP進行脫酯得到,脫酯法有化學法和酶法。化學法具有成本高、工藝控制繁瑣、污染環(huán)境等缺點。與化學法相比,酶法脫酯制備的LMP具有質量高,得率高和綠色環(huán)保等優(yōu)點[3]。HMP和LMP在工業(yè)中最重要的應用是凝膠作用,二者的凝膠機理不同[4]。HMP在含糖量高于55%和pH在2.0~3.5的條件下才可形成凝膠,通常用于高糖含量食品的生產,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使用,應用受到限制[5]。LMP則不受體系pH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響,在較低糖含量甚至無糖條件下,只要Ca2+等二價金屬陽離子存在即可形成凝膠,主要用于低糖食品的生產,符合現(xiàn)代人們降油降糖、健康飲食的需求,因而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6]。

      果膠酯酶(pectinesterase,PE,EC 3.1.1.11),屬于羧酸酯水解酶系,是果膠酶三大組分之一[7]。PE能夠從果膠分子的還原性末端或者鄰近的游離羧基開始,定向攻擊甲氧基,進行去甲基化反應,生成果膠酸,從而將HMP轉化為LMP,屬于皂化酶[8]。PE廣泛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在植物中,主要存在于根、莖、葉和果實等中,在微生物中,PE主要存在于真菌(如曲霉菌)和細菌(如假單胞菌)[9],此外,在一些植物致病菌(如導致植物軟腐病的歐氏桿菌)中也發(fā)現(xiàn)了PE[10]。PE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加工,改善果膠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果蔬汁的出汁率,提高果汁果酒的澄清度等,還用于化妝品、制藥、造紙等行業(yè)。此外,PE也是一些植物病原體侵染植物的關鍵酶[11]。

      20世紀60年代起,國內開始進行PE的來源、生物學特性、酶學性質及工業(yè)應用等方面的研究。盡管對PE已有了一定的研究,但目前國內外仍未實現(xiàn)酶法制備LMP的工業(yè)化生產,主要原因是國內目前研究的PE存在表達量低、酶活力低、熱穩(wěn)定性差等缺點[12],限制了酶法制備LMP的工業(yè)化生產。目前尚未有專門用于脫酯的商品PE,市售的果膠酶大多是PE、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果膠酸裂解酶的混合物,國內的PE市場受到Sigma等國外大型公司的限制,昂貴的價格也限制了我國酶法脫酯的工業(yè)發(fā)展[13],因此對PE進行重組表達以提高其表達量及改善其酶學性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根據(jù)畢赤酵母(Pichiapastoris)X33的密碼子偏好性,對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來源的PE基因進行密碼子優(yōu)化,并實現(xiàn)其在P.pastorisX33中的異源表達,分離純化獲得純PE,研究了其酶學特性,并對該酶的脫酯工藝條件進行優(yōu)化,以期為促進酶法制備LMP的工業(yè)化應用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和質粒

      菌株EscherichiacoliJM109、PichiapastorisX33、質粒pPICZαA均由本實驗室保存。

      1.1.2 主要試劑和儀器

      主要試劑:HMP,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博萊霉素(ZeocinTM),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PrimeSTAR?Max DNA Polymerase、Premix TaqTM,大連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一步克隆試劑盒、T4 DNA連接酶、核酸分子質量Marker,諾維贊有限公司;質粒小提中量試劑盒、PCR產物純化試劑盒、膠回收試劑盒,上海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或化學純。

      主要儀器:PCR儀、蛋白電泳系統(tǒng),美國伯樂生命醫(yī)學產品有限公司;電轉儀,德國艾本德股份公司;核酸電泳儀,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凝膠成像系統(tǒng),上海天能科技有限公司;酶標儀,美國伯騰儀器有限公司;堿式滴定管,揚州市葵花玻璃廠。蛋白純化系統(tǒng),美國通用電氣醫(yī)療集團。

      1.1.3 培養(yǎng)基

      LB(Luria-Bertani)、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yeast extract peptone dextrose,YPD)、酵母浸出粉胨甲醇(yeast extract peptone methanol,YPM)、BSM培養(yǎng)基均參照Invitrogen公司操作手冊推薦的方法進行配制。

      1.2 實驗方法

      1.2.1 表達載體pPICZαA-pe的構建

      根據(jù)P.pastorisX33的密碼子偏好性,對黑曲霉PE基因(Genbank:XP_025519631.1)進行密碼子優(yōu)化,由天霖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合成,并克隆至pUC57質粒中得到pUC57-pe重組質粒,以該重組質粒為模板,通過PCR反應得到優(yōu)化后的果膠酯酶基因pe。同樣地,以質粒pPICZαA為模板進行PCR擴增,通過膠回收獲得載體片段。使用一步克隆試劑盒將pe基因與pPICZαA進行連接,連接產物轉化感受態(tài)細胞E.coliJM109,涂布LB平板(含0.1 g/L ZeocinTM),37 ℃過夜培養(yǎng)后挑取單克隆進行菌落PCR反應,挑取陽性轉化子接種至LB液體培養(yǎng)基振蕩培養(yǎng)12~16 h后提取質粒進行酶切驗證,將酶切結果正確的質粒送天霖生物公司進行測序,測序無誤的質粒命名為pPICZαA-pe。

      1.2.2 重組菌株X33的構建與搖瓶發(fā)酵

      本研究采用P.pastorisX33作為表達宿主,使用SacⅠ將重組質粒pPICZαA-pe進行線性化,用PCR產物純化試劑盒回收純化片段,隨后電擊轉化至P.pastorisX33感受態(tài)細胞中,涂布YPD平板(含0.1 g/L ZeocinTM),30 ℃培養(yǎng)至出現(xiàn)單菌落即為重組菌株X33。挑取重組菌單菌落接種至YPD液體培養(yǎng)基中,30 ℃,220 r/min培養(yǎng)24 h 后于4 ℃,5 000 r/min離心10 min,去除上清液得到菌體。轉接至YPM培養(yǎng)基中進行PE的誘導表達,30 ℃,220 r/min培養(yǎng)72 h,每隔12 h添加終體積分數(shù)為1%的甲醇。誘導結束后,發(fā)酵液經4 ℃,7 000 r/min離心5 min后取上清液即得到PE粗酶液,對粗酶液的酶活力和蛋白濃度進行測定,通過篩選,選擇酶活力最高的1株重組菌株用于3 L罐高密度發(fā)酵。

      1.2.3 酶活力的測定

      參考GONZALEZ等[14]的方法并做出改進,采用堿滴定法。將30 mL 1 g/L的果膠溶液(pH 5.0 0.1 mol/L檸檬酸-0.2 mol/L Na2HPO4緩沖液)在37 ℃水浴搖床預熱10 min,加入1 mL待測PE液,置于37 ℃水浴搖床反應10 min,煮沸10 min滅活,用0.01 mol/L NaOH溶液滴定pH至9.0。以煮沸滅活的酶液作對照。酶活力定義為:在37 ℃、pH 5.0條件下,每分鐘作用果膠產生1 μmol羧基所需的酶量定義為1個酶活力單位。

      1.2.4 酶學性質分析

      將搖瓶發(fā)酵得到的PE粗酶液經陰離子交換柱分離純化后獲得的純PE進行酶學性質分析。

      最適反應條件分析:用0.2 mol/L Na2HPO4-0.1 mol/L檸檬酸緩沖液分別配制pH 2.0~8.0的底物溶液,在37 ℃下測定PE在不同pH體系中的酶活力,以最高酶活力為100%,比較各pH條件下的相對酶活力,確定最適反應pH。在最適反應pH條件下,測定30~85 ℃的酶活力,以最高酶活力為100%,確定最適反應溫度。

      穩(wěn)定性分析:將純PE置于不同pH(2.0~8.0)的0.2 mol/L Na2HPO4-0.1 mol/L檸檬酸緩沖液中,4 ℃靜置2 h,用pH 5.0的上述緩沖液調節(jié)pH至5.0后在最適條件下測定殘余酶活力,以未處理的PE的酶活力為100%,分析酶的pH穩(wěn)定性。將純PE分別在35、45、55、65、75 ℃下保溫100 min,每20 min取樣,立即置于冰浴中冷卻,在最適條件下測定殘余酶活力,以未經處理的PE的酶活力為100%,分析酶的溫度穩(wěn)定性。

      動力學參數(shù)分析:在最適反應條件下測定PE在不同濃度HMP溶液下的酶活力,采用Lineweaver-Burk雙倒數(shù)法,以底物濃度的倒數(shù)為橫坐標、酶活力的倒數(shù)為縱坐標,繪制酶動力學參數(shù)曲線。根據(jù)與坐標軸的交點,其中橫軸截距為-1/Km,縱軸截距為1/Vmax,計算出PE的米氏常數(shù)Km和最大反應速率Vmax。

      1.2.5 重組菌株X33的3 L罐高密度發(fā)酵

      挑取經篩選得到的1株重組菌單菌落接種至100 mL YPD液體培養(yǎng)基中,30 ℃,220 r/min培養(yǎng)至OD600值為10~12后,以10%接種量接種至含900 mL BSM培養(yǎng)基的3 L發(fā)酵罐中進行高密度發(fā)酵。生長期的發(fā)酵參數(shù)為:溫度30 ℃、轉速220 r/min、溶氧(dissolved oxygen,DO)20%,使用濃氨水調節(jié)pH至5.5,培養(yǎng)至DO反彈(一般DO>60%),進入補料分批培養(yǎng)階段,開始使用含有12 mL/L PTM1的500 g/L的甘油進行流加,待OD600達到100時,停止甘油的流加,進行饑餓培養(yǎng),待DO再次反彈時,開始使用含有12 mL/L PTM1的甲醇進行誘導表達階段,誘導產PE,同時,設置誘導溫度為28 ℃,使用甲醇檢測流加控制器控制甲醇體積分數(shù)在0.5%,甲醇誘導開始后,每隔12 h取樣測定酶活力,誘導96 h后OD600達到500以上時終止發(fā)酵。

      1.2.6 果膠酯化度的測定

      稱取0.1 g果膠,移入100 mL錐形瓶中,加入0.4 mL乙醇潤濕,加入20 mL ddH2O,封口轉動使其完全溶解(時間不宜過久),滴3滴5 g/L的酚酞指示劑,用0.1 mol/L NaOH溶液滴定至微紅色,記錄空白和樣品所耗NaOH的體積(V0、V1),即為原始滴定度。繼續(xù)加入20 mL 0.5 mol/L NaOH溶液,封口后強烈振搖20 min,加入20 mL 0.5 mol/L HCl溶液,充分振搖至紅色消失,然后加入3滴酚酞指示劑,用0.1 mol/L NaOH溶液滴定至微紅色,記錄所耗NaOH體積(V2),按公式(1)計算酯化度[15]。

      (1)

      1.2.7 PE的脫酯工藝條件優(yōu)化

      以脫酯率為指標,采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單因素試驗,反應體系為50 mL,分別考察果膠濃度、加酶量、反應溫度、初始pH及脫酯時間對酶法脫酯反應的影響。

      選擇10、20、30 g/L三個果膠質量濃度(pH 5.0),每個果膠濃度分別選擇7個加酶量:32.7、65.4、98.1、196.2、392.4、784.8、981 U/g,65 ℃下水浴振蕩反應3 h,反應結束后,測所得LMP的酯化度。

      采用已經優(yōu)化的果膠濃度和加酶量,分別配制pH為3.0、3.5、4.0、4.5、5.0、5.5、6.0、6.5的果膠溶液,65 ℃下水浴振蕩反應3 h,反應結束后,測所得LMP的酯化度。

      采用已經優(yōu)化的果膠濃度、加酶量和初始pH,分別在50、55、60、65、70、75、80 ℃下水浴振蕩反應3 h,反應結束后,測所得LMP的酯化度。

      采用已經優(yōu)化的果膠濃度、加酶量、初始pH和溫度,分別水浴振蕩10、20、30、40、50、60、70、80、90、100、120 min,反應結束后,測所得LMP的酯化度。

      2 結果與分析

      2.1 重組PE的異源表達

      以pUC57-pe質粒為模板,通過PCR擴增得到果膠酯酶基因pe,電泳結果如圖1-a所示,在936 bp出現(xiàn)明顯的DNA條帶,與預期一致。以質粒pPICZαA為模板進行PCR擴增,得到載體片段,電泳結果如圖1-b所示,條帶大小與預期一致(3 546 bp)。利用Hind Ⅲ和BamH Ⅰ對重組質粒pPICZαA-pe進行酶切驗證,結果如圖1-c所示,重組質粒被酶切后出現(xiàn)了與預期大小一致的2個DNA片段,分別為1 700和2 800 bp。構建好的質粒經測序驗證正確無誤后,命名為pPICZαA-pe。

      M-DNA marker;a1-pe的PCR產物;b1-質粒pPICZαA的PCR產物;c1-被Hind Ⅲ和BamH Ⅰ酶切后的質粒pPICZαA-pea-pe的PCR擴增產物電泳圖;b-質粒pPICZαA的PCR擴增產物電泳圖;c-重組質粒pPICZαA-pe的酶切驗證電泳圖圖1 PCR 擴增和重組質粒酶切驗證電泳圖Fig.1 Identification of PCR amplification production and recombinant plasmid with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使用SacI線性化pPICZαA-pe質粒后經電轉化法轉化至P.pastorisX33感受態(tài)細胞,涂布YPD抗性平板,30 ℃培養(yǎng)至出現(xiàn)單菌落。隨機挑取9個單菌落進行搖瓶誘導表達后,離心收集發(fā)酵液上清液,進行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氨凝膠(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圖2),并測定酶活力(結果見表1)。選定搖瓶酶活力最高的7號菌株,作為3 L發(fā)酵罐高密度發(fā)酵的菌株。

      1~9-1~9號重組菌株的發(fā)酵液上清液圖2 不同菌株的發(fā)酵液上清液SDS-PAGE圖Fig.2 SDS-PAGE of supernatants from different strains

      表1 重組PE搖瓶水平酶活力Table 1 Recombinant PE activities in shake flask

      2.2 PE的3 L發(fā)酵罐高密度發(fā)酵

      挑取7號重組菌株的單菌落接種至100 mL YPD液體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至OD600達到10~12。按照10%接種量,接種至裝有900 mL BSM培養(yǎng)基的3 L發(fā)酵罐中,進行高密度發(fā)酵,由于發(fā)酵過程除了初始的甘油培養(yǎng)階段,還有后續(xù)的甘油流加階段以及甲醇的誘導表達階段,一開始裝入太多培養(yǎng)基,后期會導致發(fā)酵液太滿而溢出發(fā)酵罐,無法繼續(xù)進行高密度發(fā)酵;其次,發(fā)酵過程全程自動流加氨水以保障酵母生長的最適pH,培養(yǎng)基太多會限制轉速從而影響溶氧,進而影響酵母的生長和酶的表達。甲醇誘導開始后,每隔12 h取樣,離心保留上清液,誘導96 h后停止發(fā)酵。對經不同誘導的發(fā)酵液上清液進行SDS-PAGE分析(圖3-a),并測定酶活力和OD600值(圖3-b)。在發(fā)酵過程中,誘導96 h后,OD600達到435,84~96 h的OD600基本不變,重組PE的酶活力隨誘導時間的增加而提高,最終達到85.12 U/mL,相比于搖瓶表達最高酶活力(12.16 U/mL)提高了6倍。

      a-不同時間發(fā)酵液上清液SDS-PAGE圖;b-發(fā)酵過程中酶活力和OD600曲線圖圖3 重組畢赤酵母3 L發(fā)酵罐發(fā)酵指標圖Fig.3 Recombinant P.pastoris fermentation process in 3 L bioreactor

      2.3 重組PE的酶學性質研究

      2.3.1 最適pH及pH穩(wěn)定性

      重組PE的最適反應pH如圖4-a所示。重組PE在pH 5.0時的酶活力最高,在pH 4.5~5.5,仍有90%以上的酶活力;當pH從5.5升高至8.0時,酶活力迅速降低,pH 8.0時,僅有8.3%,說明該酶是一種偏酸性酶。pH穩(wěn)定性如圖4-b所示。重組PE即使在pH 3.5~6.5的酸性條件下孵育2 h后,仍具有60%以上的酶活力,但在pH 8.0孵育2 h后,其酶活力下降較多,僅有25%,說明該PE在堿性條件下的穩(wěn)定性較差。

      a-最適pH;b-pH穩(wěn)定性圖4 pH對重組PE活性和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4 Effect of pH on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recombinant PE

      2.3.2 最適溫度及溫度穩(wěn)定性

      重組PE的最適反應溫度如圖5-a所示。重組PE的最適反應溫度為55 ℃,在45~65 ℃時PE的相對酶活力保持在75%以上,55 ℃時具有最高酶活力,高于65 ℃時,酶活力迅速降低,溫度達到85 ℃時,PE失活。溫度穩(wěn)定性如圖5-b所示,重組PE在35~55 ℃相對比較穩(wěn)定,35 ℃下處理100 min,仍保持60%的酶活力;55 ℃下處理60 min,保持50%的酶活力,65 ℃下處理20 min,酶活力降低至25%,處理60 min,酶活力降低至8%;75 ℃下處理40 min即失去酶活力。說明該PE在低溫(35 ℃)下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

      a-最適溫度;b-溫度穩(wěn)定性圖5 溫度對重組PE活性和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5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recombinant PE

      2.3.3 PE動力學參數(shù)測定

      用0.2 mol/L Na2HPO4-0.1 mol/L檸檬酸緩沖液分別配制質量濃度為2、4、6、8、10、12 g/L的HMP溶液,以其為底物,對純化后的PE液適當稀釋后,與不同濃度的底物在最適條件下進行酶解反應,測定PE的活力。采用Lineweaver-Burk雙倒數(shù)法作圖,得到曲線方程y=1.523 8x+0.110 6,R2=0.998 6。根據(jù)曲線方程可計算出該PE的米氏常數(shù)Km為13.8 mmol/L,最大反應速率Vmax為9.04 μmol/(L·min)。

      2.4 PE的脫酯工藝優(yōu)化

      2.4.1 果膠濃度和酶量對脫酯的影響

      選擇10、20、30 g/L三個果膠質量濃度(pH 5.0),每個果膠濃度選擇32.7、65.4、98.1、196.2、392.4、784.8、981 U/g,7個加酶量水平,65 ℃下脫酯3 h,由圖6可知,果膠質量濃度為10 g/L時,果膠的酯化度隨加酶量的增加而降低,加酶量為981 U/g時,酯化度最低,為20.4%。果膠質量濃度為20 g/L時,加酶量在32.7~392.4 U/g時,果膠酯化度隨加酶量的增加而降低,加酶量為392.4 U/g時,酯化度最低,為22.2%,此后,隨加酶量的增加酯化度反而提高。果膠質量濃度為30 g/L,加酶量為65.4 U/g時,酯化度最低,為23.5%,此后,隨加酶量的增加,酯化度升高。在較高果膠濃度下,隨著加酶量的增加,酯化度反而增加的原因可能是脫酯果膠的反饋抑制,隨著加酶量增加,脫酯果膠濃度增加,反而抑制了PE的活性。綜上考慮成本及工藝,選擇30 g/L果膠、加酶量65.4 U/g,進行下一步的工藝條件優(yōu)化。

      圖6 果膠濃度和加酶量對脫酯的影響Fig.6 Effect of pectin concentration and enzyme amount on de-esterification

      2.4.2 初始pH對脫酯的影響

      在30 g/L果膠和加酶量為65.4 U/g條件下,選擇pH分別為3.5、4.0、4.5、5.0、5.5、6.0、6.5,65 ℃下脫酯3 h,結果如圖7所示。酶法脫酯的最適pH為5.5。在pH 3.5~5.5范圍內,隨著pH的增加,果膠的酯化度降低,pH 5.5時,酯化度最低,為20.8%,此后,隨著pH的增加,酯化度升高。在pH 4.5~6.0,脫酯效果較好,酯化度在23%左右,這可能與該PE的偏酸性等電點(pI 4.16)有關。在pH 3.5~6.5,酯化度最高,為24.6%,最低為20.8%,酯化度相差較小,表明初始pH對酶法脫酯的影響較小。綜上,選擇pH 5.5進行下一步的工藝條件優(yōu)化。

      圖7 初始pH對脫酯的影響Fig.7 Effect of initial pH on de-esterification

      2.4.3 反應溫度對脫酯的影響

      在30 g/L果膠、加酶量為65.4 U/g、pH 5.5條件下,分別選擇45、50、55、60、65、70、75 ℃脫酯3 h,結果如圖8所示。酶法脫酯的最適溫度為50 ℃。在45~75 ℃,果膠的酯化度呈現(xiàn)V型變化,在50 ℃時脫酯效果最好,此時酯化度為18.2%。此后隨著溫度的升高酯化度增加。原因是隨著溫度的升高,PE活力降低,脫酯率隨之下降,酯化度增加。脫酯溫度對脫酯效果影響較大。綜上,選擇反應溫度50 ℃進行下一步的工藝條件優(yōu)化。

      圖8 反應溫度對脫酯的影響Fig.8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de-esterification

      2.4.4 反應時間對脫酯的影響

      在30 g/L果膠、加酶量為65.4 U/g、pH 5.5、50 ℃條件下,分別于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 min進行脫酯。由圖9可知,酶法脫酯的最適反應時間為60 min。在10~120 min,果膠的酯化度呈現(xiàn)V型變化,在60 min時酯化度最低,為13.6%,PE脫脂效果最好。故選擇60 min為最佳反應時間。在10~60 min,酯化度隨時間的增加而降低。60 min后,隨時間的增加酯化度反而提高。該結果與姚小麗[16]的研究一致,在最適脫酯時間的基礎上延長反應時間,酯化度反而增加。猜想脫酯反應可能是可逆反應,時間的延長反而加速了逆反應的進行,但酶法脫酯過程是否是可逆過程還需進一步研究。

      圖9 反應時間對脫酯的影響Fig.9 Effect of reaction time on de-esterification

      3 討論與結論

      本研究將來源于黑曲霉的果膠酯酶基因pe在P.pastorisX33成功實現(xiàn)高水平分泌表達,通過高密度發(fā)酵得到的粗酶液的酶活力達到85.12 U/mL,是目前報道的PE異源表達最高酶活力水平,較好解決了一直以來PE活力較低的問題。同時重組PE廣泛的pH穩(wěn)定性和較好的溫度穩(wěn)定性表明了其在工業(yè)應用方面的良好潛力。本研究所獲得的PE在優(yōu)化的最佳脫酯工藝條件下進行脫脂得到酯化度為13.6%的LMP,是目前所有酶法脫酯制備LMP相關報道中脫酯率最高、酯化度最低的實驗結果,在酶法制備LMP的工業(yè)應用方面具有較好的應用意義。

      猜你喜歡
      酶法酯化果膠
      從五種天然色素提取廢渣中分離果膠的初步研究
      卵磷脂/果膠鋅凝膠球在3種緩沖液中的釋放行為
      中成藥(2018年6期)2018-07-11 03:01:12
      聚酯酯化廢水中有機物回收技術大規(guī)模推廣
      聚酯酯化廢水生態(tài)處理新突破
      α-生育酚琥珀酸酯的酶法合成研究進展
      硫酸酯化劑和溶劑對海參巖藻聚糖硫酸酯化修飾的影響
      酶法制備大豆多肽及在醬油發(fā)酵中的應用
      中國釀造(2016年12期)2016-03-01 03:08:07
      提取劑對大豆果膠類多糖的提取率及性質影響
      Sn-2二十二碳六烯酸甘油單酯的酶法合成
      SO42-/TiO2-HZSM-5固體超強酸催化劑的制備及酯化性能
      化工進展(2015年3期)2015-11-11 09:06:06
      舟曲县| 金秀| 白朗县| 子长县| 阿拉善右旗| 莱州市| 龙口市| 荥阳市| 乌兰县| 锦屏县| 银川市| 肃宁县| 东乌珠穆沁旗| 曲松县| 额敏县| 白沙| 静安区| 金湖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东宁县| 恩平市| 兴和县| 永吉县| 达日县| 腾冲县| 乐都县| 德惠市| 图们市| 濉溪县| 铜鼓县| 繁昌县| 东乌珠穆沁旗| 米易县| 桑植县| 连江县| 泊头市| 平谷区| 房产| 宣威市| 新野县| 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