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宇 張華麗 汪銀泉 李西明 馬良勇
(中國水稻研究所,杭州 310006;*通訊作者:ricemaly@163.com)
自兩系不育系農墾58S 育成以來[1],兩系雜交水稻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選育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光溫敏核不育系一系兩用,不需要保持系,簡化了種子繁殖過程,與三系不育系相比,有不受恢保關系制約、配組較為自由等優(yōu)點,因此較易選育出優(yōu)良組合[2]。袁隆平先生因此提出了“從三系到兩系到一系”的雜交水稻發(fā)展戰(zhàn)略[3]。隨著培矮64S[4]和9311[5]的育成,兩優(yōu)培九等兩系雜交組合呈現(xiàn)出了巨大的雜種優(yōu)勢,得到大面積的推廣應用。目前,已有一大批溫敏型兩系不育系廣泛應用于水稻生產中,如早稻的株1S[6]、陸18S[7]、湘陵628S[8]等,以及適合單季稻和晚稻的廣占63S[9]、Y58S[10]、1892S[11]等兩系不育系。根據(jù)2018年雜交稻主要品種推廣面積統(tǒng)計,年推廣面積6.7萬hm2(100萬畝)以上的26個品種中,兩系品種占14個,且排名前五的都是兩系組合。同時還發(fā)現(xiàn),除了兩優(yōu)688和豐兩優(yōu)香1號,其他的如晶兩優(yōu)、隆兩優(yōu)、C 兩優(yōu)、深兩優(yōu)、Y 兩優(yōu)以及徽兩優(yōu)系列品種的不育系都衍生于培矮64S。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兩系品種間遺傳基礎逐漸趨于狹窄。鑒于此,我們通過改良非培矮64S 來源的、且同樣被廣泛使用的兩系不育系廣占63S[9],選育綜合農藝性狀更加優(yōu)良的之5038S,試圖緩解不育系種質資源相對單一可能導致的遺傳脆弱性問題。
另一方面,在廣占63S 長期的制種實踐中發(fā)現(xiàn),其育性轉換起點溫度波動較大,尤其是在反復加代卻未經(jīng)嚴格低溫篩選的情況下,育性轉換起點溫度明顯“漂高”,一旦其育性轉換敏感期遇上低溫天氣,廣占63S容易出現(xiàn)自交結實現(xiàn)象,嚴重影響雜交種子的純度[12]。之5038S 不育起點溫度低,基本在23℃以下,較好解決了廣占63S 育性轉換起點溫度偏高的問題。此外,之5038S 不僅保持了廣占63S 米質優(yōu)良的特征[13-14],還克服了其所配組合莖稈偏軟、抗倒性略差的缺點。
之5038S 采用傳統(tǒng)雜交育種方法,以廣占63S 為母本、矮3S 為父本雜交后自交選育而成。母本廣占63S 是北方雜交粳稻工程技術中心和合肥豐樂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選育的兩系不育系[9],于2001年通過安徽省不育系鑒定,育性起點溫度低(<24℃)、品質較好、配合力好,但所配組合抗倒性略差。父本矮3S 是安徽省農科院水稻所2011年從培矮64S//廣占63S/Kitaake 組合中培育的兩系不育系中間材料,株型緊湊、谷粒細長、稻米品質好。
2013年夏,以配合力好應用廣泛的廣占63S 為母本、以株型緊湊的矮3S 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2013年冬至2014年春于海南陵水種植F1代12 株,去除假雜種后混收全部F1種子為F2代,編號S4;2014年夏于中國水稻研究所富陽基地種植F2群體600 株,于抽穗期進行花粉鏡檢,選擇符合株型好、分蘗強、不育度徹底的不育株12 株,割蔸再生,冷灌繁種,收獲10個單株種子;2014年冬至2015年春于海南陵水種植F3代10個株行(6 株2 行,下同),每株行套袋自交5 穗,淘汰育性波動株系,收符合目標性狀7 株行28 穗;2015年夏于中國水稻研究所富陽基地種植F4代28 株行,齊穗后選符合育種目標性狀基本穩(wěn)定的優(yōu)良株行8個,每個選5~6 株割蔸再生,冷灌繁種,收8個系統(tǒng)共35個單株;2015年冬至2016年春于海南陵水基地種植F5代8個系統(tǒng)35個株行,每個系統(tǒng)選1~2個優(yōu)良株行分穗套袋自交,其中編號為S5038 的株系育性表現(xiàn)穩(wěn)定、株葉型較好。S5038 株行套袋收5個單株;2016年于中國水稻研究所富陽基地種植F6代S5038的5個株行,觀察育性,并于冷水池初步鑒定,割蔸再生,冷灌繁種。S5038與恢復系測交組合表現(xiàn)優(yōu)異,S5038 定名為之5038S。之后對之5038S 開展小面積的繁種工作。2020年5月之5038S 通過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浙審稻(不育系)2020005]。
之5038S 屬秈型溫敏兩用核不育系,不育期內不育株率與花粉不育度均為100%,不育性穩(wěn)定,不育花粉以無花粉為主。2019年據(jù)湖南農業(yè)大學鑒定,之5038S 不育系不育起點溫度在23.5℃以下。2019年9月,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專家對種植在杭州富陽的之5038S 群體育性進行現(xiàn)場鑒定,經(jīng)2 100 株群體考察,不育株率為100%,群體整齊一致,套袋自交結實率和花粉鏡檢敗育率均為100%。
之5038S 在杭州5月下旬播種,8月上中旬抽穗,播始歷期75 d左右,主莖葉片數(shù)15 片。海南陵水冬播,11月上中旬播種,次年2月中旬抽穗,播始歷期95 d左右,主莖葉片數(shù)18 片。
之5038S 株型適中,株高75 cm左右,長勢繁茂,分蘗力強,穗型大,莖稈粗細適中,葉片直立,葉片與葉鞘綠色,穎殼綠色,稃尖、柱頭均為紫色,谷粒長6.4 mm,中粒型,長寬比2.7,穗長23 cm,單株有效穗數(shù)17個,每穗總粒數(shù)218 粒,千粒重約24 g。
之5038S日盛花期在10∶00 至11∶00 之間,柱頭外露率較高,開花習性好。對“九二〇”較敏感,在不噴施“九二〇”情況下,柱頭外露率為60%左右,其中雙邊外露率約為20%,柱頭較大,活力較強。2019年9月,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專家進行現(xiàn)場鑒定,柱頭外露率為66.44%,其中雙外露率28.22%;經(jīng)隨機抽取制種田3 叢49個稻穗,總粒數(shù)10 388 粒,實粒數(shù)4 998粒,異交結實率為48.1%。
2019年據(jù)農業(yè)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測定,之5038S 糙米率79.7%,精米率71.2%,整精米率46.1%,粒長6.5 mm,長寬比2.8,堊白粒率19%,堊白度2.0%,透明度2 級,堿消值4.9 級,膠稠度76 mm,直鏈錠粉含量15.4%。
據(jù)2019年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鑒定,之5038S 葉瘟5.7 級,最高6.0 級。
之5038S與多個恢復系配組參與2018年中國水稻研究所的新品種多點試驗,均表現(xiàn)出較強的優(yōu)勢。比如,利用之5038S與自育的恢復系GRT10 配組參加晚稻試驗,在江西奉新種植平均單產為755.0 kg/667 m2,比對照天優(yōu)華占增產13.53%、早熟1 d;在湖南長沙種植平均單產為795.0 kg/667 m2,比對照天優(yōu)華占增產5.30%、熟期相同;廣東從化種植平均單產為499.4 kg/667 m2,比對照五優(yōu)308 增產6.92%,遲熟2 d。利用之5038S與自育的恢復系R672 配組參加中稻試驗,在安徽桐城種植平均單產為777.1 kg/667 m2,比對照豐兩優(yōu)4號增產20.46%、遲熟1 d;在福建三明種植平均單產為515.25 kg/667 m2,比對照eⅡ優(yōu)315 增產1.37%、早熟6 d;在安徽肥東種植平均單產702.1 kg/667 m2,比對照Ⅱ優(yōu)838 增產3.34%。
利用之5038S與強優(yōu)恢復系華占配制了秈型兩系雜交晚稻組合五兩優(yōu)華占,于2018年參加江西省晚稻中熟組預試(E 組),平均單產585.44 kg/667 m2,比對照天優(yōu)華占減產2.56%,差異不顯著;全生育期122.5 d,比天優(yōu)華占早熟0.3 d。
利用之5038S與恢復系中恢R68 配組了之兩優(yōu)868,于2020年參加江西省中稻預試,平均單產634.9 kg/667 m2,比對照深兩優(yōu)5814 增產7.25%,不顯著,位列該組第2 名;全生育期127.2 d,比深兩優(yōu)5814 早熟2 d。
之5038S 的繁殖基地一般選擇在海南陵水。合理安排好播種時間是繁殖成功的關鍵,須保證在安全的育性敏感期孕穗。之5038S 海南冬繁的播始歷期為88~95 d,根據(jù)歷年的光溫數(shù)據(jù),可將之5038S 的播期安排在11月15—20日,其育性敏感期處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此段時間遇低溫的概率大,同時緩沖時間長,可確保育性轉換所需要的條件。
之5038S 海南繁殖,解決頭季水稻落粒谷的問題是保證種子純度的關鍵,因此應該早落實繁殖田,提早采取措施。首先要處理好秧田落粒谷,秧田最好不用頭季種過水稻的稻田,若用頭季種過水稻的稻田作秧地,需提早將秧田灌水濕潤讓落粒谷發(fā)芽。待稻苗2 葉期時用百草枯殺死,2 d后帶水翻耕。用同樣方法處理大田落粒谷,在插秧前約10 d灌水、犁田、耙平,插秧前再耙1次,徹底清除落粒谷的秧苗。當?shù)胤N植的多為常規(guī)稻品種,抽穗比之5038S 早,應抓住2月中旬抽穗前的有利時期將落粒谷稻株清除干凈。
之5038S 分蘗力強,繁殖須插單本并稀植。培育壯秧是獲得高產的必要條件,可用500 倍的多效唑處理芽谷促進低位分蘗,播種量225 kg/hm2。播前施足底肥,科學管水。繁種時,之5038S 在秧齡為25 d時移栽,栽插規(guī)格16.7 cm×16.7 cm。 制種時,之5038S與父本行比宜采用10∶2。
用肥上重施底肥、看苗酌情追肥。進入育性敏感期后追施鉀肥。移栽后深水活棵、淺水勤灌促分蘗、分蘗盛期曬田。最好在幼穗分化Ⅲ期曬田結束,此后不育系進入育性敏感期。可根據(jù)天氣預報調節(jié)田間小氣候,如遇特殊低溫或高溫可通過灌排水調節(jié),條件具備的可輔助進行冷水串灌,以促進花粉分化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