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麗萍
小時候,我刻苦學(xué)習(xí)小提琴,考到了8級。而在備考10級的那段時間,由于某些客觀原因,考級機構(gòu)的業(yè)務(wù)突然暫停,我一時失去目標(biāo),心理上有所放松。后來,我從開始的敷衍到不愿再拿起小提琴,這幾乎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母親見我這副樣子,很著急,就勸我:“琴技一日不練,就會生澀,時間長了,再想撿起來就很難。”
可任憑她怎么說,我也不肯聽。父親問我為何這樣,我有些理直氣壯地說:“現(xiàn)在暫??技壛?,還不知道哪天恢復(fù)呢,練了也白練!”父親沉思了一會兒,說:“還是練吧,無論如何,練總比不練好。沒有白走的路,也沒有白用的功!”父親的話有些繞,我似懂非懂,全然沒理會他的話,繼續(xù)丟下小提琴,自由自在地玩耍。
有個周末,父親帶我去圖書館借書。眼看馬上就要閉館了,我們只能馬不停蹄地趕路。終于,再過4個路口就到圖書館了。遠遠看見前方路口亮著醒目的紅燈,我便放慢腳步,想著終于可以歇一會兒,可父親依然疾步向前,并催促我趕快走。我很不解,便問:“前面明明是紅燈,還走那么快干嗎?”父親沒作解釋,只說了一句:“跟著我走!”我跟著父親的背影,一路小跑著來到路口時,只等了3秒,綠燈就亮了。在父親的帶領(lǐng)下,我們以這種方式又順利地通過幾個綠燈,終于在閉館前趕到圖書館。
回到家,正當(dāng)我們兩個書蟲愜意地享受著“勝利果實”時,父親突然問我:“知道那會兒我為什么要帶你奔著紅燈而去嗎?”我懵懂地搖了搖頭。父親微笑著說:“我們奔著紅燈去,到了路口,刺眼的紅燈要么變成‘希望的綠燈’,要么只需稍作等待,紅燈也會按時變?yōu)榫G燈;我們奔著紅燈去,紅色不再是令人失望的顏色,我們也不會因為無謂的拖延,再開始新一輪的等待?!苯又赣H又語重心長地補充道,“孩子,小提琴考級不就像趕路嗎?奔著紅燈去,才能保證綠燈亮起之時能順利地通行??!”
父親的話就像那盞紅燈,照亮了我的心。后來,我向前方每一道未知的路途前行時,都會懷揣“奔著紅燈去”的信念,最終克服重重困難,迎來一次次柳暗花明的轉(zhuǎn)機。不在等待中蹉跎,而是在行進中等待綠燈——我一直在努力。
名師點評
本文角度新穎,敘述了“我”小時候不肯練琴,父親以過馬路為例做“我”的思想工作,使“我”轉(zhuǎn)變了心態(tài)。大多數(shù)人的思維是奔著綠燈過馬路,父親卻教“我”“奔著紅燈”去。小作者通過這件小事來啟發(fā)讀者,使讀者領(lǐng)悟生活真諦。其實,很多樸素的道理往往就藏在生活的智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