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旭
(遼寧省北鎮(zhèn)市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綜合服務中心 遼寧 北鎮(zhèn)121300)
1.1 品種選擇。設施茄子品種選擇要因地制宜,結(jié)合當?shù)赝寥罋夂蛱攸c,選擇耐低溫弱光、株型緊湊、抗病抗逆性強、坐果率高、豐產(chǎn)、優(yōu)質(zhì)、耐貯運、商品性好的優(yōu)良品種。
1.2 種子處理。①曬種,將種子進行1~2 d的攤曬,增強種子活力,提高發(fā)芽率;②浸種,先進行10 min的清水浸種,使癟籽漂出,或用1%高錳酸鉀浸種30 min,反復沖洗后,放入55℃水中浸15 min,之后在20℃水中浸泡24 h;③種子催芽,催芽前將種子表皮上的黏液用細砂搓掉,然后用濕布包好,置25℃~30℃處催芽5~6 d,待80%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2.1 播種。在室內(nèi)備好苗床,苗床覆營養(yǎng)土,營養(yǎng)土厚度4~5 cm,拍平澆水。之后將種子均勻播種于苗床面,播后再覆蓋0.5~1 cm厚的營養(yǎng)土,播種量35~40 g/m2。最后覆蓋地膜或濕稻草保溫保濕。
2.2 分苗。當茄苗生長到1~2片真葉的時候移入營養(yǎng)缽或育苗床。分苗要在晴天或多云天氣作業(yè),株行距控制在8~10 cm,分苗后澆透水。
2.3 分苗后管理
2.3.1 溫濕度管理。分苗后的6~8 d為緩苗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15℃~18℃,空氣濕度保持在80%~90%;緩苗后開始通風降溫,白天25℃,夜晚15℃,最低不能低于10℃。
2.3.2 光照管理。要充分利用光照,創(chuàng)造條件增加光照,讓幼苗多見光,增強幼苗的光合作用。冬春季育苗具備補光條件的可在溫室內(nèi)補光,或使用反光膜增光。上午8:00~9:00氣溫回升,應揭開覆蓋物以利透光;下午3:00~4:00蓋上覆蓋物保溫。夏秋季育苗要適當遮光降溫。
2.3.3 水分管理。冬春季育苗,應選擇晴天上午澆水。每次澆水要澆足,要盡量減少澆水次數(shù),避免降低地溫。夏秋季育苗為避免高溫,要少澆勤澆水,保持苗期土壤濕潤。
3.1 定植前整地施肥。定植前15 d,施足底肥,按照每畝5 000~7000 kg的標準施入腐熟有機肥,及過磷酸鈣和硫酸鉀各15 kg,然后深翻30 cm,最后按行距50~60 cm起壟,完成整地施肥作業(yè)。
3.2 定植前溫室消毒。定植前7 d進行溫室消毒,消毒作業(yè)要將溫室完全密閉,每立方米空間使用4 g硫磺加0.1 g的80%敵敵畏乳油加8 g鋸末混合點燃,熏蒸24 h,然后放大風。在溫室通風口處張掛細窗紗。
3.3 定植作業(yè)。選晴好天氣進行,按株距30~35 cm刨穴、澆水,水滲一半時,帶坨栽培,水全部滲下后封穴。早春或冬季定植后及時覆蓋地膜。
4.1 溫度管理。設施茄子棚溫白天25℃~30℃的時間要保持在5 h以上;中午棚溫如果達32℃就要及時通風;午后棚溫25℃以下時,要及時關好通風口保溫;夜間棚溫要控制在15℃~20℃,不可低于12℃。
4.2 水肥管理。緩苗水在定植后3~4 d澆灌,直到根茄長至3~4 cm長時才可再進行膜下灌水;進入盛果期每隔10 d澆1次水。在根茄長至3~4 cm長時開始追肥,畝追施尿素10~15 kg或磷酸二銨10 kg,每隔20 d追1次,用迪種寶300倍液根外追肥。
4.3 整枝打葉,?;ū92捎秒p干整枝,門茄形成后,將向外的2個側(cè)枝剪掉,只留2個向上的雙稈,一般到第7個果摘心,以促進果實早熟;當對茄直徑長到3~4 cm時,將門茄下部的老葉摘除,保留中上部葉,同時摘去病蟲葉、枯黃爛葉。在花蕾含苞待放時,用30 mg/kg的防落素噴花序保花保果。
適時采收才能保證茄子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一般情況下,從定植到商品果實采收始期,早熟品種為40~50 d,中熟品種50~60 d。早晨是最適宜茄子采收的時間,早晨采收茄子果蔬最飽滿,光澤最鮮艷。
設施茄子的病蟲害防治,要堅持綜合防治、綠色防治的原則,以農(nóng)業(yè)措施為主,結(jié)合物理措施,科學合理運用化學藥劑進行設施茄子病蟲害的綜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