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禧熙
(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大慶分院,黑龍江大慶 163316)
黑龍江省地處中國北部邊界高寒地區(qū),無霜期短,有效積溫低,春季干旱大風,夏季雨量集中,冬季寒冷干燥。隨著科技的進步,在此特殊氣候條件下,葡萄一年栽苗、二年結果、三年豐產已成為常態(tài),栽培葡萄現(xiàn)已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首選的投資少、見效快的項目。筆者結合多年的生產實踐,總結了葡萄生產管理的關鍵技術,為葡萄安全優(yōu)質生產提供參考。
葡萄品種的選擇關乎著葡萄園未來的命運。必須慎重,切忌盲目跟風。葡萄品種必須在當地進行多年區(qū)域性試驗表現(xiàn)良好的情況下才可推廣發(fā)展,選擇口感好、坐果能力強、抗病性好、耐寒性較強的中早熟品種,如目前推廣的無核白雞心、蜜汁、碧香無核、茉莉香、醉金香、沈農金皇后、愛神玫瑰等,采用貝達或山葡萄為砧木的嫁接苗,提高葡萄的抗寒能力。定植前1個月左右用營養(yǎng)缽在設施內催芽育苗,可保證苗木成活率。也延長了生育期,能獲得早期豐產。
葡萄多采用溝植,便于灌水及冬季下架防寒。苗木定植前,按行距挖栽植溝,寬80 cm,深60 cm。將表土、心土分別放置于一邊。在溝底放一層稻草、玉米秸稈等。先回填混合了充分腐熟的農家肥(以雞糞、羊糞為佳,每666.7 m2用量8 000~10 000 kg)的表土,再回填混合好農家肥的心土,至高出原地面10 cm左右,灌水沉實,溝面略低于地面,便于灌水。大慶、綏化等鹽堿土地區(qū),建議在溝內采取根域限制栽培模式。
在栽植溝中心線上按株距標出定植點,挖深度和直徑比營養(yǎng)缽土坨略大的定植穴,將葡萄苗去掉營養(yǎng)缽,保持土坨完整,順行向傾斜45°(便于冬季下架防寒)放入穴中,根系與土坨不散開,埋土踏實,澆透水。培土,使苗木的嫁接口高出8 cm以上,否則嫁接口以上易長出自根,降低樹體抗寒力。
葡萄苗萌芽后,選留1個健壯的新梢做主蔓,及時抹除多余的新梢及砧木上的萌蘗。苗木生長期及時解掉嫁接口處的綁條,以免影響正常生長。及時灌水、松土、除草。立秋前后對新梢摘心,促進加粗生長和枝蔓木質化,有利于樹體安全越冬和提前進入豐產期。土壤封凍前(11月初)完成葡萄植株下架埋土防寒工作。
葡萄栽植第2年春,當20 cm土層地溫穩(wěn)定在8 ℃以上時,即可解除樹體防寒。全園噴施3~5°Be石硫合劑,可減輕整個生長季的病蟲害防控壓力;灌透萌芽水。正常情況下第2年便有少量結果。新梢長出后及時上架,綁縛、定梢、抹芽、疏花疏果等工作環(huán)環(huán)相扣。新梢長10 cm左右時,可看出有無花序及質量,此時抹去多余的營養(yǎng)梢,過密、過弱的結果梢。所留新梢要均勻地分布在架面上,間距15~20 cm,勿交叉重疊。通常一個結果梢留1穗果,小穗品種在壯枝上可留2穗果,按“壯二中一弱不留”操作。為提高果實品質,果穗不宜超過0.6 kg,若果穗過大,要對果穗進行整形。
葡萄苗木定植第3年及以后進入成齡結果期,要做到優(yōu)質豐產,需要進行科學管理。
葡萄枝條夏季生長量較大,通過修剪保持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結果枝通常果穗以上留7~8葉摘心,果穗以下副梢全部抹去,果穗以上的副梢留一葉反復摘心,卷須隨出隨除;營養(yǎng)枝留10~12葉摘心,其副梢留一葉反復摘心。
分別在葡萄開花前、果實膨大期、果實著色期、果實采收后及時追肥,配合灌水。開花前以氮肥為主,促進葉片、枝條的快速生長;后期以追施磷鉀肥為主,促進果實著色及成熟,通過追施鈣肥提高果實硬度及抗病性。鹽堿地區(qū)(如大慶地區(qū)),常出現(xiàn)葉片缺鐵黃化癥狀,要進行根部追施結合葉面噴施硫酸亞鐵。
葡萄冬剪在下架前完成,便于下架防寒。主要是疏除過密枝、弱枝,剪掉病蟲危害枝、傷殘枝。短截當年生枝蔓,選留結果母枝。對一年生枝修剪可分為3種:短梢修剪是剪留到枝條基部1~3個芽,做來年的結果母枝;長梢修剪多對延長枝采用,剪留7~10個芽;中梢修剪長度介于長梢修剪與短梢修剪之間,用以調節(jié)枝條密度或進行樹體更新。冬季修剪以葡萄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省工省力為目標,依據不同品種的生長結果特性、葡萄架勢靈活運用不同修剪措施。
冬前葡萄下架之前,把葡萄園中的雜草、病果、病葉集中起來深埋或燒毀,以減輕來年的病蟲害防治壓力。葡萄樹體下架時,將枝條順行居中就地壓倒,用繩子捆成一束,切記在樹體根莖處要加墊“枕頭土”,以防壓土時主蔓折斷。下架之后對栽植溝灌透封凍水,待地面稍干后,在枝蔓周圍撒上滅鼠藥,以防冬季老鼠啃食葡萄枝蔓。埋土完畢需將取土留下的淺溝灌一遍透水,確保安全越冬水分含量。
樹體越冬采用土壤防寒法保溫保濕性好,可就地取材。但對栽植密度有嚴格要求、防寒時間有嚴格限制,防寒與解除防寒為重體力勞動。為輕便防寒,也可進行樹體覆蓋保溫被防寒。保溫被防寒保溫保濕性較好,栽培密度不受限制,使用年限較長;防寒時段大幅度延長,但一次性投資較大,閑置時期需要存放場所。
近幾年極端天氣偏多,其中早春的低溫冷害頻發(fā),對發(fā)芽之后的葡萄造成巨大威脅,必須嚴加防范。時刻關注天氣預報,如遇霜凍可采取覆蓋防寒物、灌水、熏煙等措施提前保護。灌水法在霜凍到來的黃昏或夜晚對葡萄園灌水,增加空氣濕度形成薄霧可防止霜凍。熏煙法在園內上風處堆放干草、干樹枝,上蓋潮濕的樹葉、牲畜糞,當氣溫降到1~2 ℃時點燃,使之大量冒煙形成煙霧防止霜凍。大棚內用此法,一定要在日出之前及時通風,避免高溫條件下煙霧對葡萄的危害。
黑龍江地區(qū)葡萄生產多為設施栽培,病害發(fā)生較輕。主要害蟲有介殼蟲、金龜子、白粉虱、天蛾、紅蜘蛛等。主要病害,露地種植重點是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設施葡萄重點是白腐病、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等。堅持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農業(yè)防治措施并舉的綠色防控技術。
做好葡萄園全年衛(wèi)生清理工作,冬前埋土防寒前及春季撤土后分別噴布3~5°Be石硫合劑,全園消殺病蟲害;田間懸掛黃色粘著條誘殺蚜蟲、白粉虱、小飛蛾、薊馬、葡萄葉蟬等害蟲,每666.7 m2懸掛大型板(40 cm×25 cm)30個左右、中型板(30 cm×25 cm)40個左右、或小型板(20 cm×25 cm)50個左右,全年更換2~3次,可顯著減輕全年的病蟲害防控壓力。葡萄膨果期之后灰霉病、白粉病偶有發(fā)生,可用嘧菌酯、腐霉利、抑霉唑、苯醚甲環(huán)唑等藥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