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靚
如今,蓬勃發(fā)展的新媒體導致傳播渠道和方式發(fā)生了巨變,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遭到進一步擠壓。傳統媒體還有優(yōu)勢嗎?要不要放棄大屏,全盤轉向新媒體呢?這是身處傳統媒體的廣電人都在思考的問題。作為地方傳統媒體的沈陽廣播電視臺,針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在一些傳統媒體紛紛舍棄“大屏”的時候,卻選擇堅守,進一步升級權威性和公信力,持續(xù)打造廣電IP。這尤其體現在對突發(fā)事件的報道上。
2021年11月7日,沈陽迎來了罕見凍雨暴雪天氣。沈陽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立刻作出反應,制定暴雪報道方案,對頻道的各檔欄目和新媒體作出了周全詳細的安排。
在這次突發(fā)的暴雪天氣中,沈陽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的整個頻道乃至全臺馬上“變身”成大編輯部,第一時間打破所有欄目的界限。總監(jiān)和各欄目制片人形成管理中樞,頻道80%以上的記者投入采訪。整個采編團隊所有工作圍繞一個主線進行全面推進。更重要的是,所有采編內容都通過統一的管理和采編平臺,向新舊媒體輸出。
頻道多檔欄目打破常規(guī),將“暴雪”作為編播主題,貫穿“大屏”。11月8日、9日、10日播出的《正午朋友圈》和《看今天》,均將節(jié)目臨時調整為“迎戰(zhàn)暴雪”專版。雖然每天播出暴雪的相關新聞信息,但每一天、每一檔欄目的側重點各不相同?!渡蜿栃侣劇纷龅絼討B(tài)信息第一時間發(fā)布,開設《全媒觀察》專欄,重點內容按主題在專欄中播發(fā),并配發(fā)“沈廣平”評論,彰顯媒體態(tài)度。
《正午朋友圈》欄目根據雪情變化決定當天節(jié)目的重點內容。而晚間播出的《沈視晚報》則承接《看今天》《沈陽新聞》這兩檔欄目,播報它們來不及播發(fā)的最新消息和市民關注的信息。同時,在特大暴雪基本結束的第一時間,《沈視晚報》推出專題節(jié)目《今晚觀察:我們如何打贏罕見特大暴雪?》,對全市迎戰(zhàn)暴雪寒潮的整個過程進行復盤,總結了這次應對暴雪極端天氣的經驗。第二天的《沈視早報》整合前一天的已有報道,加上早間的第一手信息,在清晨為觀眾提供全面翔實的服務信息。
這些報道有全景式的呈現全局,有無數動人瞬間的特寫,呈現出沈陽各個部門和廣大市民上下一心、抗擊風雪,保證城市正常運轉的決心態(tài)度和努力付出,讓人看到極端天氣里沈陽人的堅守、擔當、溫暖和善良,凝聚力量、振奮人心。
從11月7日到11日,新聞綜合頻道各檔新聞欄目累計在“大屏”上播出暴雪相關新聞時長將近600分鐘,平均收視率達1.5,最高收視率3.5,這也是同時段收視率的最高值。
當遇到極端天氣、突發(fā)事件和重大政策發(fā)布時,公信力成了受眾選擇媒體平臺最重要的考慮因素。這也是沈陽廣電始終堅守“大屏”,對特殊事件進行深度報道和解讀的原因。
在大屏全力關注暴雪天氣同時,沈陽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在新媒體平臺上持續(xù)發(fā)力,多個平臺持續(xù)發(fā)布,形成矩陣。這次大雪中,記者直接在新媒體平臺上對正在采訪的內容進行直播。與此同時,新媒體編輯也針對不同平臺受眾的需求,對內容進行再加工和剪輯,再到各個新媒體平臺發(fā)布信息。
對這場特大暴雪的報道,新媒體上的內容多維呈現,融合傳播,品類多樣。暴雪期間,新媒體頻道的各檔新聞欄目,采用口播、圖文、連線、特寫等多種形式,滾動更新最新信息,深度刻畫暴雪中的沈陽城和沈陽人。5G連線被多次使用,講路況、報天氣,說除雪、賞雪趣。對記者無法到場的事件,還使用微信連線的方式,讓當事人直接在現場發(fā)聲。
頻道還將航拍、畫面等資源進行了有效整合,制作主題短片,一是《謝謝放下方向盤的你:讓街路減速給掃雪讓路》,二是《謝謝拿起鍬和鏟的你:給城市加溫助冰雪消融》。短片畫面豐富,情緒飽滿,進一步堅定了大家打大仗硬仗的決心,做到了出彩、出新。
頻道的新媒體矩陣包括微信、視頻號、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制作推送暴雪相關信息200多條,總瀏覽量超過2500萬。《看今天》欄目也制作了迎戰(zhàn)暴雪相關內容新媒體產品66篇。
如今,媒體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巨大。在融媒生態(tài)環(huán)境下,作為傳統媒體的沈陽廣播電視臺在采編結構、報道內容和媒介方面,都在進行新布局。
一方面,堅守大屏,維護住原有的受眾群體,針對他們的特點,精準地進行廣播電視節(jié)目的投放。尤其是在重大事件和突發(fā)事件中,人們第一時間會關注“大屏”,這個時候更需要展現傳統媒體的實力與魅力。
另一方面,節(jié)目越來越多地采用融媒新生態(tài)下的傳播方式。比如,通過對節(jié)目的精編處理,把精品欄目往新媒體端平移。同時,增設了新的直播平臺,把更多的采編力量投入到受眾更多、形式更靈活的新媒體平臺上。目前,僅新聞綜合頻道一個頻道在抖音官方就有粉絲1267萬,獲贊3.1億。此外,沈陽廣電還打造了APP云盛京,整合了全臺優(yōu)質的節(jié)目資源。
傳統媒體在信息發(fā)布上、內容上有優(yōu)勢,而在對受眾的連接上相對較弱。而未來的媒體,是需要通過新媒體平臺來打造粉絲化管理的受眾平臺。目前,沈陽廣播電視臺正在嘗試由原來的以內容為主轉向以受眾為主,在生產內容的基礎上,還增加了互動和服務。
如今,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下,沈陽廣播電視臺全面打造媒體矩陣,從多個內容維度、多個平臺,打造地方廣電IP。一場大雪讓沈陽廣電新聞綜合頻道發(fā)出獨特有力的聲音,滿足關切,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