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晨
(云南建投第二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膠凝材料是目前常用的一種建筑材料,因其高硬早強的特點,常與水泥摻和使用,使建筑物擁有更好的抗壓性能。傳統(tǒng)膠凝原材料是砂子和碎石,雖然具備較好的力學性能,但不符合現代環(huán)保建筑的理念。為了提升膠凝材料的環(huán)保性能,部分學者也進行了很多研究,如郝書研[1]嘗試用礦渣粉制備堿激發(fā)膠凝材料,對其適用性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用礦渣作為膠凝材料是可行的,但是在性能方面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袁曉輝[2]以郝書研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對堿激發(fā)劑種類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水玻璃和氫氧化鈉是較為適宜的堿激發(fā)劑材料。以上研究都證明了可以用工業(yè)廢料制備膠凝材料。但是目前的研究僅停留在用礦渣替代砂石的程度。為了進一步提升膠凝材料的環(huán)保性能,本試驗在以上學者的研究基礎上,用銅尾礦和煤矸石完全替代膠凝材料中的砂石成分,制備了高性能堿激發(fā)膠凝材料。
主要材料:氫氧化鈉(鼎恒達化工產品,AR);氫氧化鉀(恒億化工產品,AR);液態(tài)水玻璃(金凱威科技發(fā)展,CP);銅尾礦(東川某尾礦庫,標準品);煤矸石(德恒礦產品加工廠,II 類)。
在本試驗中,銅尾礦和煤矸石皆為挖礦廢物回收利用,制造成本低于碎石和河沙。
主要設備:標準養(yǎng)護箱(華韻實驗儀器,SHBY-40);電子萬能試驗機(美特斯測試技術,CMT5105);電子天平(予華儀器,JY3003)。
(1)將活化處理后的銅尾礦放入混合容器中,根據需求加入處理后的煤矸石,得到復合粉體。
(2)在去離子水中溶入一定質量氫氧化鈉/液態(tài)水玻璃,充分攪拌后靜置4min,得到堿激發(fā)劑。
(3)用氫氧化鈉和去離子水改變液態(tài)水玻璃模數,得到復合堿激發(fā)劑。
(4)將復合粉體與堿激發(fā)劑混合均勻,得到膠凝材料漿體。
(5)將膠凝材料漿體倒入提前準備好的體積為20mm3的模具中,通過振動排出漿體內部氣泡,然后靜置,漿體初步穩(wěn)定后標準養(yǎng)護48h。
(6)脫模后置于干燥環(huán)境,養(yǎng)護至指定齡期,測試相關性能。具體制備過程見圖1。
圖1 膠凝材料的制備過程Fig. 1 Preparation process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
參照GB/T17671-1999 標準測定膠凝材料的抗壓強度[3]。
抗壓強度表達式[4~5]:
式中,P—抗壓強度;F—膠凝材料所承受的總壓力;A—材料與設備接觸面積。
2.1.1 種類和摻量的優(yōu)化
圖2 為堿激發(fā)劑對膠凝材料的影響。由圖2 可知,液態(tài)水玻璃對膠凝材料的激發(fā)效果最好,這是受了銅尾礦活化程度的影響[6]。而氫氧化物對銅尾礦的活化程度較弱,這就導致了氫氧化物作為堿激發(fā)劑時,膠凝材料抗壓強度較低[7~8]。同時還能在圖2 中觀察到,膠凝材料抗壓強度在液態(tài)水玻璃摻量為30%時達到最高,為5MPa。這是因為合適的液態(tài)水玻璃摻量,能夠對銅尾礦起到很好的激活作用,但水玻璃摻量較多時,材料內部有可溶性活性硅生成,與硅鋁組分聚合后,原材料表面生成凝膠,阻礙了硅鋁材料的溶出,抗壓強度隨之降低[9~10]。
圖2 激發(fā)劑種類的影響Fig.2 The effects of alkali activators
2.1.2 水玻璃模數的優(yōu)化
選擇水玻璃為堿激發(fā)劑,但水玻璃模數會對堿激發(fā)效果產生影響,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堿激發(fā)參數,在液固比為0.3 的條件下,調節(jié)水玻璃模數,觀察膠凝材料強度變化,結果見圖3。由圖3 可知,水玻璃模數為1.6 時,膠凝材料性能最佳,28d 抗壓強度最高為11MPa。出現這個變化的主要原因為,水玻璃模數越高,堿度越小,會對體系內硅鋁組分的溶出產生一定的影響,進而對材料的強度產生影響[11]。
圖3 堿激發(fā)劑模量的影響Fig. 3 The effect of alkali activators’modulus
2.2.1 煤矸石煅燒溫度的影響
圖4 為不同煤矸石煅燒溫度下抗壓強度的變化。由圖4 可知,600℃煅燒條件下,膠凝材料性能最佳,此時抗壓強度最高為18MPa。這是因為適合的煅燒溫度,能夠讓煤矸石處于亞穩(wěn)定狀態(tài),在堿激發(fā)液的作用下,體系內部存在聚合鋁酸鹽三維結構,進而增強膠凝材料的強度[12~13]。而煅燒溫度過高,反而會破壞掉這種三維結構,降低了膠凝材料的抗壓強度[14]。
圖4 煅燒溫度對抗壓強度的影響Fig. 4 The effect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2.2.2 煤矸石摻量的影響
在膠凝材料中摻入煤矸石后,改變了體系內活性硅、鋁含量,進而對膠凝材料的抗壓強度產生影響。圖5 為煤矸石摻量對材料強度的影響。通過下圖可以發(fā)現,煤矸石最佳摻量為30%。受堿激發(fā)劑的影響,表面產生水化反應,消耗了氫氧化鈣,促進產生了凝膠,增加了膠凝的強度。繼續(xù)增加煤矸石摻量,受煤矸石孔隙率的影響,摻入膠凝材料后,會吸收大量的自由水,對內部水化反應會產生影響[15]。同時還可能導致固化體內部結構不夠緊密,再加上煤矸石本身質地較軟,這就造成了膠凝材料的抗壓強度下降的情況[16]。
圖5 煤矸石摻量對抗壓強度影響Fig. 5 The effect of coal gangue amount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2.1~2.2 的試驗研究了對膠凝材料抗壓強度的影響因素,優(yōu)化了相關指標,但該指標只是在大范圍內進行篩選。為了進一步對參數進行優(yōu)化,以抗壓強度為響應值,以水玻璃摻量(A)、水玻璃模數(B)、煤矸石摻量(C)為因素,用響應面法進行驗證。通過Box-Behnken Design 建立數學模型,然后用SAS 軟件進行回歸分析,得到二次回歸方程[17]。
因素相互作用3D 曲面圖見圖6。
圖6 因素相互作用3D 曲面圖Fig. 6 The 3D surface diagram of factor interaction
通過圖6 可知,以抗壓強度為響應值時,膠凝材料存在最大穩(wěn)定點,經過響應面法分析制備膠凝材料的最佳條件為,水玻璃摻量為39%;水玻璃模數為1.55,煤矸石摻量為38%,此時抗壓強度為17.05MPa。將此條件用于實際操作中,得到的抗壓強度為17.25MPa,誤差低于5%,證明本試驗建立的模型準確性較好。
2.4.1 煅燒耐性
將優(yōu)化條件下制備的膠凝材料用不同溫度進行煅燒,觀察膠凝材料的抗壓強度變化,結果見圖7。由圖7 可知,抗壓強度隨煅燒溫度的升高而先增加后減小。這是因為適宜的溫度能促進試件中未反應的成分在堿激發(fā)劑的作用下再次發(fā)生反應,增強了膠凝材料的強度。當溫度超過200℃,膠凝材料的強度下降[18~19]。這就說明該膠凝材料能在200℃以內表現出較好的性能。
圖7 煅燒溫度的影響Fig. 7 The effect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2.4.2 耐酸性
將養(yǎng)護齡期為14d 的膠凝材料置于不同體積濃度的硫酸溶液中浸泡,觀察硫酸濃度變化對膠凝材料性能的影響,結果見圖8。由圖8 可知,隨硫酸濃度的增加,膠凝材料強度表現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當硫酸體積濃度增加到0.4mol/L,膠凝材料的抗壓強度緩慢下降[20]。這說明該膠凝材料具有一定的耐酸性,但還需進一步提升。
圖8 不同硫酸濃度下的材料抗壓強度Fig. 8 The effect of sulfuric acid concentrations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2.4.3 耐堿性
圖9 為堿液濃度對膠凝材料強度的影響。由圖9 可知,隨著堿溶液體積濃度的增加,膠凝材料的抗壓強度也呈現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這是因為堿液濃度較低時,與堿激發(fā)劑起一定協同作用,促進體系內硅鋁成分的反應,增強了內部結構的緊密性,抗壓強度增加。但當堿液濃度達到0.5mol/L 時,抗壓強度開始下降,其原因為膠凝材料體系內部硅鋁三維網狀結構被破壞了,導致內部孔隙變大,抗壓強度降低。
圖9 氫氧化鈉的影響Fig. 9 The effect of sodium hydroxide
綜上所述,本試驗制備的膠凝材料具備較好的抗壓性能,但在耐酸性和耐堿性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現將具體結論總結如下:
(1)選擇最佳堿激發(fā)劑為模數1.6 的液態(tài)水玻璃。
(2)最佳煤矸石條件為600℃煅燒煤矸石,摻量為30%。
(3)響應面法優(yōu)化結果為水玻璃摻量為39%,水玻璃模數為1.55,煤矸石摻量為38%。此時抗壓強度為17.05MPa。
(4)本試驗制備的膠凝材料具有較好的耐高溫性能,可在200℃的條件下保持較好的抗壓性能。
(5)該膠凝材料具有一定的耐酸堿性能,但當酸堿濃度超過0.5mol/L 時,膠凝材料的抗壓強度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