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惠茹
精神內(nèi)耗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既有主觀的原因,也有客觀的原因。
首先是對可能存在的困難的恐懼,或者說害怕失敗,對自己不自信,把目光都放在了自己的缺點上。因為不自信,我們才會把過多的精力放在風險評估上,這樣得出的結論往往都是負面的,于是不敢踏出第一步。連第一步都無法踏出,就更不用提后面的障礙了。而過于在意他人的看法,也是造成“精神內(nèi)耗”的一個原因。遇事總是考慮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將過多的精力放在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上,這種想法往往只會帶來更多的焦慮情緒,讓自己不敢按照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行事。但事實上,所有事件往往都像硬幣有兩面一樣,有好也有壞,如果只關注事情的負面,便會讓我們持續(xù)沉浸于負性情緒中,難以體驗到生活中的積極、快樂、滿足。
是我們的大腦中過度活躍的“默認模式網(wǎng)絡”在起作用。一般來說,“默認模式網(wǎng)絡”比較活躍的人,更容易考慮他人的感受,在意別人的看法,注意到事情不好的一面,也就更容易產(chǎn)生“精神內(nèi)耗”。
精神內(nèi)耗對老年人身體健康很有危害,大腦長時間被這種思維活動占據(jù),會造成人體非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紊亂,導致內(nèi)分泌失調(diào),使人感覺各種不舒服,伴隨各種疼痛。因此,老年人要盡量避免精神內(nèi)耗。
首先,可以試著做一個“莽撞的人”。停止想象、立即行動,即一旦有了想法,就可以“心動不如行動”,偶爾“想一出是一出”、不必太過計較得失,直接去做就是了。這種嘗試往往可以將行動變成默認模式。一旦邁出了第一步,后面就很容易了。至少我們?nèi)プ隽?,這比什么都不做更好。即便最終還是失敗了,我們也能從過程中獲得反饋。當真正面對困難后,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這樣也會幫我們找回一些自信。
其次,懂得原諒自己。當自己的想法和現(xiàn)實行為不一致時,我們也沒有必要過度自責,只要將它歸類為已經(jīng)發(fā)生的歷史,對其做出適當?shù)目偨Y,并且告訴自己,以后再遇見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應當如何去改變我們當時的行為。在這個過程中,不要把自我對話當成負擔,更不要把它變成為激烈的爭吵,始終告訴自己,無論是哪一個我,都是我自己本人。
再次,學會接納自己。在正視自己缺點的同時,要懂得欣賞自己的優(yōu)點,而不是放大小失誤或者瑕疵。害怕失敗,往往是因為我們對自己期待過高、要求過高,在自己看來,如果沒有做到完美,就不算成功。但事實上,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有的人在你看來很完美,但這僅限于你能看到的范圍內(nèi)。所以,該“認慫”時就應該低頭,要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最后,愛自己多一點,多關注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一味地為迎合他人世界而要求自己做出改變,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反而變得“面目全非”。只有堅定地做自己,才會成為一道光,或許這個時候,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傊?,不要為了迎合所有人,讓自己過得太累了。
沒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我們能夠擁有的只有“當下”。想要生活幸福,就要遠離各種內(nèi)耗,與其杞人憂天,不如現(xiàn)世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