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麗萍 楊有智 鄧紅飛 曹恩源 江湖俠 曾素琴
(湖北大江環(huán)??萍脊煞萦邢薰荆?/p>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迅速發(fā)展,銅資源快速消耗,呈日益緊缺局面,銅冶金行業(yè)越來越重視從爐渣中回收銅等有價成分。
冶煉爐渣是火法煉銅的必然產(chǎn)物,其成分主要來源于銅精礦。一般可從中回收銅、鐵資源。因此,如何從冶煉爐渣中回收有用成分成為該資源高效利用的關(guān)鍵所在[1-2]。
從銅冶煉渣中回收有價成分的方法主要包括火法貧化(又稱熔煉法)、濕法浸出以及選礦法,其中熔煉法又包括還原硫化法、氯化熔煉法、鼓風(fēng)爐熔煉法等,濕法浸出法有酸、堿及生物浸出,選礦法又包括先浮后磁、先磁后浮及重選法[3-4]?;厥胀暧杏贸煞帧⒁怨杷猁}礦物為主的殘渣則可用于加工建筑材料[5-6]。
試樣為湖北某銅冶煉廠的銅冶煉渣,主要化學(xué)成分分析結(jié)果見表1,銅、鐵物相分析結(jié)果分別見表2、表3。
?
?
?
從表1可以看出,試樣中的有價金屬成分是Cu、Fe,含量分別為2.11%和40.07%,主要雜質(zhì)成分SiO2含為30.89%。
從表2可以看出,試樣中的銅主要以硫化銅的形式存在,占總銅的89.10%。
從表3可以看出,試樣中的鐵主要以磁性鐵的形式存在,占總鐵的68.51%。
對試樣中銅、鐵的回收工藝,試驗對比了先浮后磁工藝和先磁后浮工藝的選別效果差異。
2.1.1 條件試驗
試驗采用1次粗選選銅、銅粗選尾礦1次粗選選鐵流程。
2.1.1.1 磨礦細度試驗
試樣的磨礦細度直接影響銅、鐵礦物的解離度,因此,試驗首先考察了磨礦細度對浮選指標(biāo)的影響。試驗固定pH調(diào)整劑石灰用量300 g/t、捕收劑BK-905用量150 g/t,起泡劑松醇油用量120 g/t,試驗結(jié)果見圖1。
從圖1可以看出,隨著磨礦細度的提高,銅粗精礦銅品位和回收率均先升后降。綜合考慮,確定磨礦細度為-74μm占85%。
2.1.1.2 石灰用量試驗
礦漿的pH值對銅礦物浮選有較強的影響,因此,進行石灰用量試驗非常重要。石灰用量試驗固定磨礦細度為-74μm占85%、BK-905用量150 g/t,松醇油用量120 g/t,試驗結(jié)果見圖2。
從圖2可以看出,隨著石灰用量的加大,銅粗精礦銅品位和回收率均先升后降,高點在石灰用量為300 g/t時。因此,確定石灰用量為300 g/t。
2.1.1.3 捕收劑種類試驗
捕收劑種類試驗固定磨礦細度為-74μm占85%,石灰用量為300 g/t,松醇油用量120 g/t,試驗結(jié)果見圖3。
從圖3可以看出,捕收劑BK-905的浮銅效果較優(yōu),因此,確定銅礦物捕收劑為BK-905。
2.1.1.4 BK-905用量試驗
BK-905用量大小直接關(guān)系到目的礦物的回收效果,因此,試驗考察了BK-905用量對銅礦物浮選指標(biāo)的影響。試驗固定磨礦細度為-74μm占85%,石灰用量300 g/t,松醇油用量120 g/t,試驗結(jié)果見圖4。
從圖4可以看出,隨著BK-905用量的加大,銅粗精礦銅品位和回收率均先提高后降低,變化趨勢的拐點在BK-905用量150 g/t時。因此,確定BK-905用量為150 g/t。
2.1.1.5 浮選尾礦磁選回收鐵磁場強度試驗
對浮選銅礦物后的尾礦進行磁選選鐵,試驗結(jié)果見圖5。
從圖5可以看出,隨著磁場強度的升高,鐵精礦品位下降、回收率上升。綜合考慮,確定磁場強度為200 kA/m。
2.1.1.6 磁選濃度試驗
磁選濃度試驗固定磁場強度為200 kA/m,試驗結(jié)果見圖6。
從圖6可以看出,隨著磁選礦漿濃度的提高,鐵精礦指標(biāo)呈下降趨勢。綜合考慮,確定磁選礦漿濃度為28%。
2.1.2 全流程試驗
為了驗證條件試驗和開路試驗效果,同時考察中礦集中返回對選礦指標(biāo)的影響,進行了全流程試驗,流程見圖7,結(jié)果見表4。
?
從表4可以看出,采用圖7所示流程處理某冶煉爐渣試樣,最終獲得了銅品位24.78%、回收率88.55%的銅精礦,鐵品位64.12%、回收率82.52%的鐵精礦,磁選尾礦可作為加工建材的原料。
為了檢驗先浮后磁工藝和先磁后浮工藝的優(yōu)劣,參考先浮后磁工藝條件進行了先磁后浮工藝流程試驗,試驗流程見圖8,結(jié)果見表5。
從表5可以看出,先磁后浮工藝可獲得鐵品位64.78%、回收率85.91%的鐵精礦,銅品位24.86%、回收率62.33%的銅精礦,浮選尾礦可作為加工建材的原料。
(1)湖北某銅冶煉廠的銅冶煉渣中有價金屬成85.91%的鐵精礦,銅品位24.86%、回收率62.33%的銅精礦。
(4)在銅、鐵精礦品位非常接近的情況下,采用先浮后磁工藝可以獲得高得多的銅回收率,因此,該銅冶煉渣的銅、鐵回收工藝應(yīng)采用先浮后磁工藝。分是Cu、Fe,含量分別為2.11%和40.07%,主要雜質(zhì)成分Si O2含量為30.89%;試樣中的銅主要以硫化銅的形式存在,占總銅的89.10%;試樣中的鐵主要以磁性鐵的形式存在,占總鐵的68.51%。
(2)試樣在磨礦細度-74μm占85%的情況下,采用1粗1精1掃、中礦順序返回流程浮選,浮選尾礦2次弱磁選,最終可獲得銅品位24.78%、回收率88.55%的銅精礦,鐵品位64.12%、回收率82.52%的鐵精礦。
(3)試樣在磨礦細度-74μm占85%的情況下,采用2次弱磁選,弱磁選尾礦1粗1精1掃、中礦順序返回流程浮選,最終可獲得鐵品位64.78%、回收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