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兵
那天,同事小浩告訴我,727公交專線有一輛“花車”,司機還是個大老爺們,要不,你啥時也去體驗一把?
通常上班我坐另一趟專線車,轉(zhuǎn)727也算“同路”,但到單位得多走半站地。第二天,見上班時間還早,特意轉(zhuǎn)乘,我一直引頸張望,這時小浩趕過來了。一輛一輛727開過去,正生焦急,小浩手一指,興奮地說:“兵哥,來了,就是這輛?!?/p>
這輛車看上去格外清爽,車壁清洗得光潔一新,玻璃窗透亮,還有些中老年乘客好像在專門等它。大家有序上車,座位讓歲數(shù)大的老者和上學的孩子們先坐。這時,一個戴著眼鏡和潔白手套的司機站起身,輕言細語地招呼著。等乘客都安頓好了,他才輕盈地啟動車子。車廂里播放著柔和的輕音樂,適時報站,乘客中有的欣賞著沿途的景物,有的在小聲搭話,心情特別好。時值深冬,車內(nèi)暖氣開得很足,乘客宛若置身于一片暖春中。
雖然我和小浩站著,但不覺得累。我這才打量起車廂內(nèi)的擺設來,說它是一輛“花車”一點也不過。車廂四角,分別掛著大紅、充滿喜慶的中國結(jié),兩條塑料繩子上點綴著星星點點的塑料花和綠色植物,地板潔凈,處處纖塵不染。每個座位有潔白的外套,背后還備有衛(wèi)生袋和休閑娛樂雜志,專座上鋪著柔軟的坐墊,車門邊擺著垃圾簍。小浩告訴我,眼鏡司機甚至在前面?zhèn)渲恢恍⌒〉尼t(yī)藥箱,里面有暈車靈、風油精和抽紙等,他還準備了幾瓶礦泉水和飲料,隨時發(fā)放給乘客中的不適者。另有雨傘,趕上下雨天,乘客可以自取,篤信,乘客下次會主動歸還。
假如這些是表面上的花活,但我們也目睹了眼鏡司機溫馨周到的服務。每到一站,車停穩(wěn),他把年老體弱者護送下車,再調(diào)整好上車乘客的座位。與人談話時,和風細雨。開車時,全神貫注,觀察路面,轉(zhuǎn)彎時基本上沒有猛剎車,乘客坐得穩(wěn)穩(wěn)當當。
我們旁邊坐著兩位大媽,甚為健談,一路上對這位眼鏡師傅猛夸,還透露了不少關(guān)于他的逸聞趣事。起先,他在隊里被人叫做“唐傻子”,自己掏錢打扮車子也不知圖個啥?干凈點臟點,乘客出行是剛性需要,還不是照樣坐?拉完一趟,人都累了,哪還有精力去保養(yǎng)和維護車輛?再說,就算收到乘客的表揚信,領(lǐng)導最多在隊里提倡一下,也不會額外給獎金呀!可這眼鏡師傅憨,說就要把車輛搞得漂漂亮亮的,讓乘客上車后有一種“家”的感覺。車子弄舒適了,服務做到位,好多人專門挑他的車坐,隊里的銷售額就他最高。報社的記者偶爾聽說這事,專門體驗了一把,寫了報道,眼鏡師傅的“花車”知名度高了起來。隊領(lǐng)導號召大家向他學習。現(xiàn)在一些同事也開始“打扮”起自己的愛車來,更注重學習他的敬業(yè)愛崗精神,齊心協(xié)力把727打造成一條精品線路,悄然與新開的地鐵展開競爭,攬到更多的客源。
贈人玫瑰,車留余香。微笑著跟唐司機打著招呼,下車后,我感嘆萬千:他有著強烈的職業(yè)感,車被打造成傳遞文明和溫暖的窗口,也成為都市里一道流動的風景線。期盼這樣“花癡”司機越來越多,百姓的生活包括出行變得越來越便捷、精神上感到更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