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窗外的風(fēng)吹進(jìn)室內(nèi),閑散地覆蓋我的房間,接著它們匯總到一起,順著打開的門流到外邊,帶走了屋內(nèi)的悶熱。透過窗子看出去,樓房林立,萬家燈火。遠(yuǎn)處的天空浮著兩朵巨大的烏云,頭頂上空則是有些變暗的沒有云朵掩蔽的藍(lán)天。地面是干的,完全沒有雨水的痕跡,雖然兩小時前剛下過一場大雨。
很多沒來過昆明的人向往昆明,因為它是好評如潮的春城,大家都說這里的氣候四季如春,但只有在這里長時間生活過的人才知曉,四季如春的意思其實是在昆明你可以在一天之內(nèi)體驗到四季,至于你所向往的一年四季都溫潤得如春天,那只是想象罷了。
昆明屬亞熱帶高原季風(fēng)氣候,日照時間很長,這里多的是萬里無云的晴天。平日里我喜歡晴天,天朗氣清,萬物純粹,沒有帶一絲多余的雜碎。但到了夏天,我倒是對晴天避之不及了。夏天昆明的溫度算不上高,頂破了也就攝氏二十八度左右。聽起來還算溫和的數(shù)字,一旦附加上高原的太陽,那可真是烈日灼心。打傘、穿防曬服、隨手帶著便攜式小風(fēng)扇,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抵抗著昆明的晴天。
每每這個時候,我就極度渴望下雨。打開手機(jī)時總會頻繁地看天氣預(yù)報,看明天的降雨概率是多少。每晚睡前總會打開窗戶看看天空,我渴求著烏云聚集起來,下一場大雨。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拉開簾子,看看窗外,要是沒有下雨的跡象,會一下子很失落。我渴望下雨,我盼著雨水落下來,帶走地面上籠罩的熱氣,好讓我能在晚上睡一個安穩(wěn)覺。但它似乎知道我的渴求,有人眼巴巴地盼著雨水落下來的時候,它倒像個扭扭捏捏的小姑娘,鐵了心不露面。
好不容易看到烏云密布,露出一點下雨的端倪,過一會它們就散開了,又是虛張聲勢。我的耐心逐漸被消磨,我不再期盼雨天的到來,我專心地活在眼下的晴天。吃過晚飯,在學(xué)校里慢悠悠地走著,有幾滴雨落到手臂上,我不以為意,這只是它一貫嚇唬人的小把戲罷了。下一秒,雨水卻猝不及防地從空中傾瀉下來,沒有一點緩沖的時間。急急忙忙跑進(jìn)化學(xué)樓,我的身后是連綿的大雨。
久違的大雨突然到訪,讓整座城市活了過來。站在窗戶邊看人來人往,任由濺起的雨滴打濕手臂。正是下班高峰期,一二一大街堵得厲害。行人打著傘,站在路口等待著下一個綠燈,偶有沒帶傘的人雙手護(hù)著頭,躲在路邊的樹下。電瓶車上的人們穿上了五顏六色的雨衣穿梭在雨霧中,汽車駛過潮濕的路面,帶起一路的水花。雨聲和著汽車的喇叭,雨刮來來回回努力洗刷玻璃上的水汽。下雨明明給通行帶來了不便,但作為旁觀者的我依然喜愛它。原以為這場雨至少能持續(xù)到夜間,十五分鐘后,天空卻開始放晴。太陽的光又照在地面上了,白色的云朵顯露了出來,它的底板是蔚藍(lán)的天空。我早已習(xí)慣它如此來去匆匆的作風(fēng),一點也不覺得奇怪。這就是昆明的雨,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我們心底的渴望約束不了它。
比起略顯溫和的短暫的雨,我更喜歡電閃雷鳴鋪就的大雨。昆明的雷雨大多數(shù)時候發(fā)生在夜晚,晚上八九點,再晚一點,凌晨兩點鐘。白天的很多時刻應(yīng)該也發(fā)生過雷雨,但白天我的腦袋裝著很多雜事,不注意。到了夜晚,關(guān)了燈躺在床上,浩大的雷鳴傳入耳膜,在房間依稀看得到閃電的蹤跡,我的思緒被大雨完整地占據(jù),容不下旁的事物。
躺在床上聽雨聲,即使已經(jīng)到了凌晨兩點鐘也沒有關(guān)系,我不急著入睡,我享受雨聲入耳的寧靜。過了一會兒,雨勢變小,雨聲自帶催眠效果,上眼皮耷拉下來,困得眼睛都睜不開了。猛地一聲驚雷,讓人一下子驚醒,接著是一陣又一陣的雷鳴,閃電也鼓足全力參與這場演出。雨勢一下子大了起來,它們一顆接一顆,噼里啪啦砸向地面,我真怕它們在地上砸出窟窿。雷聲越來越大,閃電發(fā)出的亮光在夜晚顯得可怕,我睡意全無,雷雨讓人心悸。戴上眼罩,努力給自己制造一點黑暗,明明害怕雷雨帶來的恐懼卻仍然舍不得它結(jié)束。
有人說“昆明只有兩個季節(jié),下雨的和不下雨的”,這倒是很貼近實情。如果下雨的時間持續(xù)得久一點,接連五六天久雨不晴,那昆明就成功入冬了。明明昨天還是炎熱無比汗流浹背的晴天,一夜雨過后,氣溫直降,身體單薄的人甚至得翻出秋褲御寒。走在路上,空氣冷冽,手腳都是冰涼的。進(jìn)了屋子,如果房間的采暖不好,那就得靠著電爐挨過去。接連不斷的雨天,感覺自己都快發(fā)霉了。滔滔不絕的雨水一直往下落,總也望不到頭。我望著雨幕,心里盼望著它趕緊結(jié)束,這是我不待見下雨的唯一情形。
昆明的雨千姿百態(tài),短暫的,熱烈的,矜持的,爽快的,想找到一個特定的形容詞完全沒可能。我生活在這里,經(jīng)歷了一場又一場大雨,雨水夾帶著記憶,讓我越發(fā)喜愛雨天?,F(xiàn)在窗外的天空又積聚起了團(tuán)團(tuán)烏云,明天會下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