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彬 曾子悠 黃穎妍 涂 昊 趙 瑩 黃李蓉 李 林 虞 潔,2*
(1.四川特驅農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610207;2.四川農業(yè)大學動物營養(yǎng)研究所,動物抗病營養(yǎng)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動物抗病營養(yǎng)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成都611130)
隨著我國養(yǎng)殖行業(yè)規(guī)模不斷增加,常規(guī)蛋白質飼料原料的供需缺口逐漸擴大,人畜爭糧的局面日益嚴峻,開發(fā)利用優(yōu)質非常規(guī)飼料原料勢在必行。構樹(Broussonetiapapyrifera,BP)作為我國本土新興木本飼料原料,主要分布于華南、華中、華北、西南、西北地區(qū),具有產量高、適應性強及營養(yǎng)價值豐富等優(yōu)點,對畜禽生長性能、肉品質和免疫力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1-3]。針對構樹在家禽飼糧中的有效利用,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飼糧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構樹對肉雞后期的生產性能無不良影響[4-5],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肉質[6];并且,通過添加構樹來部分替代常規(guī)飼料原料可以有效降低養(yǎng)殖成本[3]。但由于成熟的構樹蛋白質結構復雜,粗纖維、木質素和單寧含量高,畜禽對其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率較低[1]。因此,本研究采用新鮮構樹嫩芽處理后制成構樹芽來替代肉雞飼糧中的能量原料,評估其在中速型黃羽肉雞上的營養(yǎng)價值,為構樹芽在黃羽肉雞生產中的利用提供參考依據。
試驗用雜交構樹產自河北邯鄲,刈割株高約150 cm,新鮮構樹嫩芽經風干后粉碎過40目篩,其營養(yǎng)成分含量見表1。
本試驗參考文獻[7-8]所述的家禽代謝試驗方法并結合套算法來評定黃羽肉雞對構樹芽的代謝能值。參考Toghyani等[9]的能量原料替代法,以構樹芽替代基礎飼糧中的玉米、豆粕和油脂等提供能量類原料,構成替代比例為20%的待測飼糧。試驗選用60日齡、體重為(1.84±0.48) kg、健康雄性中速型黃羽肉雞(黃花公雞)33只,隨機分為3組,每組11個重復,每個重復1只雞,其中A組為對照組,飼喂玉米-豆粕型基礎飼糧;B組為試驗組,飼喂待測飼糧;C組為饑餓內源組。試驗采用全收糞法[10-11],在肉雞泄殖腔處縫合專用廣口塑料瓶蓋適應5 d,適應期間均飼喂維持飼糧,適應期結束禁食24 h后稱重分組,C組繼續(xù)禁食24 h,準確收集1 d的排泄物;A組飼喂基礎飼糧(其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2),B組飼喂待測飼糧(以構樹芽替代基礎飼糧中部分玉米、豆粕和油脂,替代比例為20%),自由采食3 d后停止喂料,禁食24 h,A、B組準確收集4 d的排泄物。采集的排泄物立即按1∶10比例添加10%硫酸進行固氮,并置于對應編號的自封袋中-20 ℃保存。試驗期間試驗雞均自由飲水,并準確記錄A、B組的供料量及剩余料量。
表1 構樹芽營養(yǎng)成分含量(風干基礎)
表2 基礎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風干基礎)
2 Items Content Mineral premix1)0.20 Vitamin premix2)0.20L- L-Lys·HCl0.50DL- DL-Met 0.25L- L-Thr0.10 Choline chloride0.15 NaCl0.26 NaHCO3 0.13 Total100.00 Nutrient levels3) ME/(MJ/kg)12.90 CP17.00 Ca0.90 TP0.56 DLys1.03 DThr0.61+ DMet+DCys0.69
動物試驗全程在華西希望集團農業(yè)研究所肉禽試驗基地內進行,并按基地黃羽肉雞養(yǎng)殖方案執(zhí)行飼養(yǎng)管理和免疫。每日記錄溫濕度、采食量、健康狀況和死淘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
以重復為單位,將每個重復多次采集的排泄物混合均勻并置于65 ℃烘箱內烘至恒重,然后室溫回潮24 h后稱重記錄,用粉碎機粉碎并過40目篩,裝袋制作風干樣品。分別取50 g左右試驗飼糧和排泄物樣品測定其總能、干物質、粗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氮、鈣、磷含量。
1.5.1 指標測定
構樹芽、飼糧和排泄物中粗脂肪含量參照GB/T 6433—2006中方法測定,干物質含量參照GB/T 6435—2006中方法測定,氮和粗蛋白質含量參照GB/T 6432—1994中方法測定,粗纖維含量參照GB/T 6434—2006中方法測定,鈣含量參照GB/T 6436—2002中方法測定,磷含量參照GB/T 6437—2002中方法測定,總能采用氧氮測熱法測定。
1.5.2 營養(yǎng)指標計算公式
1)養(yǎng)分利用率計算公式:
某養(yǎng)分表觀利用率(%)=100×(食入飼糧中該養(yǎng)分含量-排泄物中該養(yǎng)分含量)/
食入飼糧中該養(yǎng)分含量;
某養(yǎng)分真利用率(%)=100×(食入飼糧該養(yǎng)分含量-排泄物中該養(yǎng)分含量+內源排泄物中該養(yǎng)分含量)/飼糧中該養(yǎng)分含量。
2)能量代謝指標計算公式:
飼糧總能代謝率(%)=100×(食入飼糧總能-
排泄物總能)/食入飼糧總能;
待測原料總能代謝率(%)=100×[待測飼糧總能代謝率-基礎飼糧總能代謝率×(1-
替代比例)]/替代比例;
表觀代謝能(AME)=(食入飼糧總能-
排泄物總能)/采食量;
真代謝能(TME)=(食入飼糧總能-排泄物總能+內源總能)/采食量;
氮校正表觀代謝能(AMEn)=AME-(RN1×34.39);
氮校正真代謝能(TMEn)=TME-(RN2×34.39);
RN1(%)=100×[(食入飼糧氮量-排泄物氮量)/
食入飼糧重量]/采食天數(shù);
RN2(%)=100×[(食入飼糧氮量-排泄物氮量+
內源排泄物氮量)/食入飼糧重量]/采食天數(shù);
待測原料代謝能值=[替代飼糧代謝能值-
基礎飼糧代謝能值×(1-替代比例)]/
替代比例。
式中:RN1表示家禽每攝入1 kg飼糧每日氮的沉積率;RN2表示家禽每攝入1 kg飼糧去除內源氮部分每日真正的氮沉積率。
3)氮平衡計算公式:
氮利用率(%)=100×(食入飼糧氮量-
排泄物氮量)/食入飼糧氮量。
試驗數(shù)據使用Excel 2019進行初步計算處理與整理。生長性能數(shù)據采用SPSS 24.0中的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程序進行方差分析,并采用Duncan氏多重比較法進行顯著性檢驗,結果均以“平均值±標準誤”表示,P<0.05表示差異顯著。營養(yǎng)價值評定則利用各項公式計算得出各項指標值,試驗結果采用“平均值±標準誤”表示。
由表3可知,試驗期間采食基礎飼糧的對照組和采食待測飼糧的試驗組黃羽肉雞的生長性能差異不顯著(P<0.05)。
表3 構樹芽對中速型黃羽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4可知,對照組和試驗組飼糧營養(yǎng)指標基本符合《黃羽肉雞營養(yǎng)需要量》(NY/T 3645—2020)[12];各組黃羽肉雞排泄物的常規(guī)營養(yǎng)成分含量表5。
表4 采食組飼糧常規(guī)營養(yǎng)成分含量
表5 黃羽肉雞排泄物常規(guī)營養(yǎng)成分含量
表6為中速型黃羽肉雞飼糧能量代謝指標,表7為通過套算法計算得出的中速型黃羽肉雞構樹芽能量代謝指標。由表7可知,中速型黃羽肉雞構樹芽的AME、TME、AMEn、TMEn分別為9.55、10.22、9.93、9.96 MJ/kg,總能代謝率為44.08%,表觀氮沉積率、真氮沉積率和氮利用率分別為0.64%、0.75%和70.80%。
表6 中速型黃羽肉雞飼糧能量代謝
表8為中速型黃羽肉雞飼糧養(yǎng)分利用率,表9為通過套算法計算得出的中速型黃羽肉雞構樹芽養(yǎng)分利用率。由表9可知,中速型黃羽肉雞構樹芽CP、EE、CF、Ca、P表觀利用率分別為70.96%、84.53%、35.58%、59.45%和78.21%,構樹芽CP、EE、CF、Ca、P真利用率分別為110.32%、87.91%、26.23%、59.85%和108.17%。
表7 中速型黃羽肉雞構樹芽能量代謝
表8 中速型黃羽肉雞飼糧養(yǎng)分利用率
表9 中速型黃羽肉雞構樹芽養(yǎng)分利用率
目前肉雞飼養(yǎng)多采用代謝能體系配制飼糧,而肉雞代謝水平與飼料代謝能值存在差異。此外,研究發(fā)現(xiàn)同種原料代謝能值隨原料本身及肉雞對養(yǎng)分利用率等因素變化而出現(xiàn)差異[13-15],因此,完善黃羽肉雞飼料原料代謝能參數(shù)是實現(xiàn)黃羽肉雞精準飼喂的重要前提。何國英[16]研究發(fā)現(xiàn),產自廣西的構樹葉在三黃雞上的AME、TME分別為6.92、8.11 MJ/kg,總能代謝率為43.30%。左鑫[17]試驗結果顯示,產自河北的構樹葉粉在馬崗鵝上的AME和TME分別為9.76和10.29 MJ/kg,并且不同產地構樹葉的鵝代謝能值存在差異。而目前關于構樹芽對黃羽肉雞能量代謝影響的研究報道尚未發(fā)現(xiàn)。本試驗通過全收糞法結合套算法測定中速型黃羽肉雞(黃花公雞)對構樹芽的AME、TME、AMEn、TMEn分別為9.55、10.22、9.33和9.96 MJ/kg,總能代謝率、氮利用率、表觀氮沉積率和真氮沉積率分別為44.08%、70.80%、0.64%和0.75%。同上述研究結果比較發(fā)現(xiàn),黃羽肉雞對構樹芽的能量利用率高于構樹葉,可能與構樹產地、刈割時期、留茬高度、飼用部位以及肉雞品種等不同相關。目前構樹常被作為蛋白質源飼料添加使用[1,18],張賽等[19]研究報道,80日齡慢速型黃羽肉雞對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的AME分別為10.62、7.94和7.22 MJ/kg,與本試驗中待測原料相比,構樹芽的AME在數(shù)值上接近豆粕,高于棉籽粕和菜籽粕,說明在黃羽肉雞飼糧中添加構樹芽作為蛋白質源飼料,對飼糧能量水平的影響低于棉籽粕和菜籽粕。
構樹養(yǎng)分利用率與其粗纖維含量及蛋白質結構密切相關。粗纖維含量過高會降低動物對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表現(xiàn)出抗營養(yǎng)作用;而蛋白質結構復雜會直接影響腸道吸收,導致動物對養(yǎng)分利用率降低[6]。熊羅英等[4]在飼糧中添加發(fā)酵構樹葉后發(fā)現(xiàn),愛拔益加(AA)肉仔雞對養(yǎng)分的表觀消化率無顯著變化。吳健平等[5]研究表明,在良鳳花肉雞飼糧中添加2%構樹葉粉對飼糧養(yǎng)分表觀代謝率無不良影響,說明使用構樹葉不影響黃羽肉雞對飼糧的消化能力。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中速型黃羽肉雞(黃花公雞)對構樹芽的粗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鈣、磷表觀利用率分別為70.96%、84.53%、35.58%、59.45%和78.21%,真利用率分別為110.32%、87.91%、26.23%、59.85%和108.17%。而何國英[16]研究測得三黃雞對構樹葉的粗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的表觀利用率分別為71.33%、89.78%、17.93%,真利用率分別為89.92%、97.06%和20.55%。本試驗中中速型黃羽肉雞對構樹芽粗蛋白質和粗脂肪表觀利用率與何國英[16]的研究結果接近,但對構樹芽粗纖維表觀利用率較高,這可能是構樹芽能量代謝高于構樹葉的原因之一。此外,本試驗中中速型黃羽肉雞對構樹芽各項養(yǎng)分真利用率與何國英[16]的研究結果差異較大,并且變異范圍大于何國英[16]的研究結果,導致差異的原因可能與試驗設計方法有關,本試驗是橫向分為3組,何國英[16]的試驗則在同批次雞上按時期分別進行基礎飼糧試驗、內源糞便采集和待測飼糧試驗;此外,導致差異的原因還可能與肉雞品種和日齡差異有關,也可能與檢測方法學差異有關。
本試驗條件下,在中速型黃羽肉雞(黃花公雞)飼糧中添加一定量的構樹芽是可行的,可根據其有效能量及蛋白質水平合理搭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