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軍,李月勤,張利衛(wèi),李雯青,謝曉程
(河南牧業(yè)經(jīng)濟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甘草屬于豆科植物,主要含有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1],其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補脾益氣、止咳、止痛、調和藥性,有抗炎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2]。2020年,馮鏡來等[3]給腹瀉模型組小鼠灌注甘草水提物極顯著降低小鼠的腹瀉率;2018年,柳香香等[4]報道甘草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明顯的抑菌作用;2007年,唐光華等[5]研究表明,甘草能使小鼠肺炎模型組肺組織中的IFN-γ、TNF-ɑ、IL-6和IL-10顯著降低,表明甘草可以調節(jié)炎性因子的分泌從而起到抗炎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臨床上,甘草常與瓜蔞配合可以治療雞的肺熱咳嗽、痰液黏稠和白痢等疾病[6,7]。甘草對于胃腸道運動影響的研究較少。本實驗對比甘草乙醇提取液對獺兔的小腸運動影響,旨在探明甘草乙醇提取液對小腸平滑肌運動的作用,為甘草在臨床上的應用提供依據(jù)。
健康獺兔10只,雌雄各半,體重(2±0.5) kg,由河南牧業(yè)經(jīng)濟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BL-420E生物機能實驗系統(tǒng),F(xiàn)T-100生物張力傳感器,HW-400E型恒溫平滑肌槽(均為成都泰盟軟件有限公司生產(chǎn)),電熱恒溫水浴鍋(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10-1000 μL移液槍,臺式液,乙醇,1∶100000氯化乙酰膽堿,硫酸阿托品,1∶1000腎上腺素。
稱取甘草20 g放入圓底燒瓶,加入70 %的乙醇150 mL,浸泡1小時,在溫度為80 ℃的水浴鍋中加熱回流1小時,過濾;在濾渣中加入70%的乙醇150 mL,加熱回流1小時,過濾。合并兩次濾液,放置在旋轉蒸發(fā)儀中80 ℃濃縮,定容至20 mL,最后進行高溫高壓滅菌,得到1 g/mL的甘草藥液。
將獺兔處死,迅速打開腹腔將腸道沿腸壁分離腸系膜,用臺氏液將腸內容物沖洗干凈,置于臺氏液中備用,用時將腸管剪成1-2 cm的小段。打開BL-420E生物機能實驗系統(tǒng),調零,定標。將張力換能器與輸入口連接,設置參數(shù)。分別將制作好的標本兩端穿線系緊,一端系于通氣鉤上,另一端系于換能器上,輕輕放入盛有臺氏液的恒溫麥氏浴槽中,溫度控制在37±0.5 ℃,緩慢通入氧氣(95%氧氣與5%二氧化碳混合氣體),通入氣泡的速度應保持不沖動標本。懸掛的標本要保證不與加藥管的內壁接觸,處于完全懸空狀態(tài),平衡十分鐘,待曲線穩(wěn)定后開始試驗[8-10]。
實驗結果如圖1和表1所示。甘草乙醇提取液具有明顯的抑制十二指腸張力的作用。加入100μL甘草乙醇提取液時,獺兔離體十二指腸的振幅有明顯的減小,與正常腸管的運動相比較,差異極顯著(P<0.01)。與用藥前相比,加入甘草乙醇提取液,可使獺兔離體空腸和回腸的平滑肌自發(fā)性收縮運動減弱,表現(xiàn)為獺兔離體空腸和回腸的張力極顯著降低(P<0.01)、收縮幅度極顯著減小(P<0.01),十二指腸和空腸的收縮頻率減慢,但無明顯差異(P>0.05),回腸的收縮頻率極顯著降低(P<0.01)。實驗后灌流離體腸管,腸管可逐漸恢復至加藥前的運動波形。
圖1 甘草乙醇提取液對獺兔離體十二指腸張力的影響
表1 甘草乙醇提取液對獺兔離體腸管運動的影響
結果如圖2和圖3所示。加入100 μL乙酰膽堿后可以引起獺兔離體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的收縮張力增強;在此基礎上,加入100 μL甘草乙醇提取液后,與加樣前比較,獺兔離體十二指腸和空腸收縮張力極顯著降低(P<0.01),收縮振幅極顯著減小(P<0.01),再次加入同等劑量的乙酰膽堿后,與加入甘草乙醇提取液相比較,獺兔離體十二指腸和空腸收縮張力極顯著提高(P<0.01),收縮振幅極顯著增大(P<0.01),但是,回腸的收縮張力和收縮幅度變化均不明顯(P>0.05)。
圖2 乙酰膽堿作用下甘草乙醇提取液對獺兔離體腸管收縮張力的影響
圖3 乙酰膽堿作用下甘草乙醇提取液對獺兔離體腸管收縮振幅的影響
小腸是動物體內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消化和吸收與小腸的運動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而小腸的運動是由平滑肌的收縮引起的。平滑肌在消化道壁內神經(jīng)叢的作用下,靜息電位達到閾電位進而觸發(fā)動作電位,從而引起小腸平滑肌的收縮活動,這就是消化道平滑肌的自律性。這種運動受到機械、藥物和溫度等因素的影響。離體腸段在模擬體內的條件下可繼續(xù)維持收縮的生理特性[11,12]。
甘草作為中醫(yī)補氣藥,主要用于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藥性,獸醫(yī)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動物脾胃虛弱之便秘或腹瀉等。本實驗結果表明,甘草乙醇提取液對獺兔離體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平滑肌的收縮張力和振幅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乙酰膽堿是典型的膽堿能神經(jīng)介質,乙酰膽堿作用于毒蕈堿型(M)受體,可產(chǎn)生M樣作用,表現(xiàn)為消化道平滑肌運動增強、消化腺分泌增強等。臨床上消化道平滑肌運動過強往往會導致腹痛、惡心、腹瀉等癥狀。乙酰膽堿的作用機制是小腸平滑肌上的M受體與乙酰膽堿結合,最終導致Ca2+通道開放,使Ca2+內流增多,產(chǎn)生動作電位增多,引起腸道運動加快[13]。乙酰膽堿會提高腸道慢波電位的頻率和幅度,從而引起動作電位的頻率增加,同時可以觀察到小腸平滑肌的收縮活動增強。本實驗發(fā)現(xiàn),甘草乙醇提取液對乙酰膽堿引起的獺兔離體腸道收縮有顯著的解痙作用,但未能對后續(xù)加入的乙酰膽堿產(chǎn)生持續(xù)作用,提示甘草乙醇提取液對獺兔離體腸道的作用機制可能不是通過M受體實現(xiàn)。甘草乙醇提取液對獺兔小腸的作用是否直接作用于平滑肌,以及其對獺兔消化功能的影響如何,有待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