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穎
中國茶葉博物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我國唯一以茶和茶文化為主題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由于書畫藝術(shù)品的可觀可賞特性使人們從古老、陳舊的學(xué)習(xí)茶文化知識的渠道中解放出來,從更為直觀的角度來重新發(fā)現(xiàn)、認識、了解、審視我國古代茶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對于弘揚中華茶文化有著非同尋常的特別意義。
在此甄選了本館近年征集的部分古代茶文化相關(guān)書畫作品,賞介如下,以饗讀者。
朱孝臧 行書七言聯(lián)(圖1)
灑金紙本對聯(lián),長132、寬29.5 厘米。1929 年作。
識文:中散暮年須餌術(shù),征君寒具好烹茶??钭R:永丞仁兄屬書,己巳六月,孝臧。鈐?。褐煨㈥坝。ò祝?、強邨(朱)。
朱孝臧(1857 ?1931),原名祖謀,字藿生,一字古微,又作古薇,號漚尹,又號強邨等,浙江歸安(今湖州)人。
光緒九年進士,官至禮部右侍郎、廣東學(xué)政。因病假寓上海。精詞學(xué),為清末四大詞家之一。精通格律,講究審音,守律甚嚴,填詞四聲相依,有“律博士”之稱。工書法,宗顏褚,擅行楷。此對聯(lián)書法以行楷出之,取法顏體,得其雍容寬博之氣,又有溫文爾雅的學(xué)者氣,是朱孝臧的精品之作。
陳達 高士隱居圖(圖2)
設(shè)色紙本,扇頁,長19.5、寬60 厘米。1949 年作??钭R:誰于松下結(jié)孤亭,清曠偏宜逸士情。好把竹煙來坐憩,靜聽濤雜煮茶聲。己丑夏日,仿唐六如筆,奉□□先生雅鑒。茲超作于扈上。鈐?。宏愡_(朱)、茲超(白)。
畫中松樹傲然屹立,竹林隱約若現(xiàn),山石峰巒突兀,仙云環(huán)繞,一股清澈見底的山泉順流而下。兩高士倚泉而坐,另一高士緩步走來,一童子竹爐烹茶,一童子案邊備茶,林茂松清,景色幽致,清風(fēng)月影,品茗賞景,清凈自在。
陳達(1892 ?1975),字小舟,一字志超、茲超,江蘇常熟人。工山水,宗王翚、文徵明及宋元名家,擅花卉、蔬果。為海上名家之一。
李振鈞 行書五言聯(lián)(圖3)
灑金紙本,對聯(lián),長94、寬28.5 厘米。識文:洗研魚吞墨,烹茶鶴避煙??钭R:仲衡李振鈞。鈐?。豪钫疋x?。ò祝?、己丑狀元(朱)。
聯(lián)句語出魏野的詩,魏野出生于公元960 年,全詩如下:“達人輕祿位,居住傍林泉。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嫻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靜想閑來者,還應(yīng)我最偏?!?“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這兩句寫的是閑庭雅致,體現(xiàn)了詩人詩書自娛的曠達,養(yǎng)魚自觀的閑雅興趣,煮茶弄鶴的清雅知趣。硯、墨、魚、茶、鶴,都是雅潔意象,屬于典型的文人書齋生活、隱逸志趣的寫照。
李振鈞(1794 ?1839),字仲衡,號海初,小名燕生。安徽安慶府太湖縣城西樹林沖(今城西鄉(xiāng))人。道光九年進士,同年殿試一甲一名(狀元),先后授翰林院修撰、文淵閣校理、國史館和功臣館纂修、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著有《味燈聽葉廬詩草》兩卷,存詩415 首,另有《粵行日記》《梓行古文》,今已散佚。此聯(lián)書法風(fēng)格出自二王,寫得輕松瀟灑、溫文爾雅、不激不厲。
張謇 行書七言聯(lián)(圖4)
紙本,對聯(lián),長130.5、寬25.5 厘米。識文:青山載酒呼茶局,紫褥傳杯近笛床。此聯(lián)為集清人詩句,前句為集朱琬句,后句為集李良年句??钭R:麟書先生,張謇。鈐?。簩帀厶弥魅藛荼Q(朱)。此聯(lián)書法,脫胎顏體,遒逸婉秀,蘊涵著一種雄強、洞達之美。
張謇(1853 ?1926),字季直,號嗇庵,別署處默、煙波釣叟,江蘇通州(今南通)人。光緒二十年(1894)狀元,授翰林院編撰。擅書法,學(xué)顏歐。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曾劾李鴻章妥協(xié)。后歸里從事實業(yè),建大生紗廠、通海墾牧公司,創(chuàng)辦通州示范學(xué)校、南通博物苑。發(fā)起立憲運動,為立憲派首領(lǐng)之一。辛亥革命時期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實業(yè)總長、北京政府農(nóng)商總長。著有《張謇日記》《張季子專錄》等。
金庭芬 行書七言聯(lián)(圖5)
紙本,對聯(lián),長132、寬32.5 厘米。識文:墨池香藹花間露,茗鼎煙浮竹外云。介臣仁兄先生雅屬,梅先金庭芬。此為佛教僧房的通用聯(lián),香靄指香火燃燒騰起的煙霧;茗鼎指煮茶的器具。意思是墨池前的香火縈繞著花間的露珠,茶器上騰起的煙氣飄到了竹林外,也是借物詠懷,融意于景。鈐?。航鹜シ矣。ò祝?、梅先長壽印信(白)。
金庭芬,生卒年無考,字梅先,別號紅柿村逸史,嘉興人。金昉仙孫,金之駿子。擅刻竹,傳其家學(xué);書法似沈寒柯,淵宴入古,偶畫梅花,頗有清趣。見《近三百年嘉興印畫人錄》。此聯(lián)書法胎息二王及李邕,筆劃線條極富質(zhì)感,厚重瀟灑,端莊大氣,信步閑庭。
朱憶春 仕女煮茶圖(圖6)
絹本設(shè)色,立軸,長119、寬44.5 厘米??钭R:羅衣初換晚涼天,并坐蕉陰未忍眠。話到墻東明月上,竹爐猶是裊茶煙。苕溪外史憶椿朱福駪,并錄前人詩。鈐印:朱福駪(白文)。
此畫絹本,工筆,用筆遒勁挺秀,設(shè)色清麗淡雅,松針、竹葉畫法一絲不茍,蕉葉穿插有致,矮墻若隱若現(xiàn)。以高古游絲描勾勒人物,二位仕女衣袂飄飄,顧盼有情,一仕女手指前方,似召喚另一仕女共沉賞月明之景、共訴相思之情。石桌上繪有提梁石銚壺、風(fēng)爐、水盂及白瓷杯,江南園林中兩位仕女賞景品茶的景象栩栩如生。落款詩文更恰如其分襯托了氛圍。
朱憶春,生卒年無考,近現(xiàn)代畫家,名福駪,浙江吳興人,潘振鏞弟子,家富收藏,幼嗜書畫,又從潘雅聲游,工人物仕女,間寫花卉,筆墨秀逸,頗得其師之妙。
張熊 湖石菖蒲圖(圖7)
紙本,立軸,長133、寬32 厘米??钭R:“清香細泛石菖蒲,茶熟呼童注瓦壺。靜賞不須揮塵尾,雪窗幾閣一塵無。乙酉夏日,八十三老人張熊?!睆埿墚嬶L(fēng)氣息高古、雅俗共賞,這和他喜愛收藏金石書畫、一生收藏了一萬多件古董珍玩的愛好是分不開的。鈐?。簭堊酉椋ò孜模x湖老人(朱文),髯參軍(白文)。
此畫以水墨出之,繪一嶙峋湖石,筆力厚重,層層皴擦渲染,頗見功力。湖石后繪一盆菖蒲,長勢正茂,玲瓏可愛。畫面雖無茶器,落款卻道出了淡淡茶意。
張熊(1803 ?1886),又名張熊祥,字壽甫,亦作壽父,號子祥,晚號祥翁,別號鴛湖外史,鴛湖老人,鴛湖老者,鴛鴦湖外史,西廂客。別署清河伯子,髯參軍,室名銀藤花館。秀水(今浙江嘉興)人。
錢慧安 人鏡芙蓉圖(圖8)
紙本設(shè)色,立軸,長134、寬32 厘米??钭R:人鏡芙蓉,桃花庵主人有此,清溪樵子錢慧安呵毫背摹?!叭绥R芙蓉”語出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李固言遇一老姥,言郎君明年芙蓉鏡下及第。明年果狀元及第,詩賦有‘人鏡芙蓉’之語。” 是預(yù)兆科舉得中的典故,暗喻考試將獲得第一名。鈐?。簩毶饺耍ㄖ煳模?。
此畫繪一老嫗及一書生,老嫗手持銅鏡,書生視線朝向老嫗,若有期待。人物以線條勾畫五官,并施以淡彩渲染,生動自然。樹枝、樹葉以細筆干墨為之,筆意遒勁,人物神態(tài)閑雅,幾案上花盆、書本有序擺放,紫砂茶壺、茶杯相伴,卻月壺上隱約可見“延年”二字。
錢慧安(1833 ?1911),晚清畫家,字吉生,號清溪樵子,上海寶山人。善畫人物仕女,間作花卉和山水,光緒、宣統(tǒng)年間與倪田等人在上海賣畫,名重一時。
何維樸 篆書七言聯(lián)(圖9)
仿古紙本,長132、寬30 厘米。識文:茶煙篆午偏宜淡,菊意凌霜未算遲。鈺亭仁兄大人雅正,詩孫何維樸。鈐印:何維樸?。ò孜模?,詩孫(朱文)。
此聯(lián)行書取法何紹基、顏真卿一路,筆力厚重,結(jié)體寬博,輕重對比強烈,與何紹基書風(fēng)有異曲同工之妙。
何維樸(1842 ?1922),湖南道縣人。字詩孫,晚號盤止,亦號盤叟,又號秋華居士、晚遂老人,室名頤素齋、盤梓山房。何紹基之孫,擅山水畫著稱,宗婁東派,書法學(xué)其祖何紹基并得其形似。
孔小瑜 煮茶圖(圖10)紙本,長113、寬45 厘米??钭R:曲阜孔憲英。
鈐?。盒¤ぃò孜模?。
此畫繪一官人、一童子,官人手持梅花枝條,依稀可見梅花朵朵含苞待放,案頭筆墨紙硯鋪就,書本半開,官人作醞釀詩文狀。童子席地而坐,手持蒲扇,正在扇爐煮茶,爐火正旺,童子回首仰視官人,官人以屏風(fēng)為背景,屏風(fēng)繪有山水,山巒重疊,草木茂盛,得“畫中有畫”之趣味,屏風(fēng)山水畫的意境與官人構(gòu)思詩文的意境互相交錯,融為一體。筆意精到而老辣,人物生動而逼真,典雅精致,頗見時代氣息。
孔小瑜(1899 ?1984),原名憲英,山東籍,生于慈溪莊橋孔家村。初在滬上活動,后赴香港,1951 年參加內(nèi)地建設(shè),1955 年后,應(yīng)邀赴安徽藝術(shù)學(xué)校執(zhí)教,兼任安徽畫院副院長。
汪子仙 品茶圖(圖11)紙本設(shè)色,長128、寬38 厘米。款識:弄璋葉吉,光緒丙申仲春之月,仿玉壺山人筆,海陽汪子仙。
弄璋:古人把璋給男孩玩,希望孩子將來有玉一般的品德,舊時常用以祝賀人家生男孩?!芭啊币辉~出自《詩·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鈐?。鹤酉桑ㄖ煳模簟酰ò孜模?。
汪子仙,畫家無考,從落款“仿玉壺山人筆”
及筆墨畫風(fēng)看,應(yīng)是晚清海派畫家,從改琦(玉壺山人)一路出。人物造型生動精準,以線描勾勒人物、竹節(jié)花架、瓷花觚,花觚內(nèi)插有蘭花,竹節(jié)花架上青瓷茶壺和白瓷茶杯體現(xiàn)了主人對茶的愛好,畫面優(yōu)雅和諧,與主題十分契合。
曹筱園 松風(fēng)煮茶圖(圖12)紙本設(shè)色,扇面,長18.5、寬56 厘米??钭R:松風(fēng)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為佩森先生雅屬,甲申夏,曹筱園。鈐?。簠窍虏軜?biāo)(白文)。
此畫用筆凝練遒勁,松樹橫斜錯落,山石排列自然,花草疏密有致。一高士臨泉彈琴,高士衣袂飄灑,神情自若,畫面左側(cè)童子正在扇爐煮茶,并回首注視高士,風(fēng)爐、紫砂提梁壺以線描勾勒并施以淡淡的赭石,煮茶彈琴的悠閑意境一目了然。
曹筱園,名標(biāo),生卒年無考,民國時期蘇州知名畫家。
畫家吳友如之外甥兼弟子,徐子鶴曾拜其為師學(xué)習(xí)繪畫。
楊天驥 書法(圖13)紙本,立軸,長126、寬55 厘米。落款:振亞仁兄雅屬,丙寅立夏,楊天驥。鈐印:天驥之?。ò孜模瑮钋Ю铮ㄖ煳模?。
此軸書寫宋代陸游詩《八十三吟》:石帆山下白頭人,八十三回見早春。
自愛安閑忘寂寞,天將強健報清貧。
枯桐巴(已)爨寧求識?弊帚當(dāng)捐卻自珍。
桑苧家風(fēng)君勿笑,他(它)年猶得作茶神。
此作書風(fēng)得魏碑剛健雄強筆意,結(jié)體亦有天真爛漫的趣味,自然不做作,輕松自如。
楊天驥(1880 ?1958),字千里,號繭廬,駿公,江蘇吳江人,胡適為其執(zhí)教澄衷學(xué)堂時學(xué)生,《民呼》《民吁》《民立》三報主筆及編輯。家學(xué)淵源,于書法之秦篆漢隸章草魏晉諸家,研習(xí)數(shù)十年,無一不精,又工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