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安,陳港,曾如才,曹淑上
(1 重慶中土勘測設計有限公司,重慶 404100;2 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 400016)
建筑基樁穿過覆蓋層嵌入基巖中稱為嵌巖樁。由于基巖強度較高,壓縮性極小,嵌巖樁能提供很高的承載力。同時嵌巖樁沉降也很小,建筑物沉降在施工過程中便可完成[1],因此嵌巖樁在重慶地區(qū)實際工程中應用廣泛。
嵌巖樁變形特性受樁側阻力及樁端阻力的影響,影響樁側阻力的主要因素有樁周巖土體性質、樁周界面條件及樁-巖土體間相對位移等,影響樁端阻力的主要因素有嵌巖段長徑比、巖石強度及嵌巖模量比等。同時,樁長、樁徑等基樁自有相關參數(shù)同樣對嵌巖樁的豎向變形具有重要影響[2-3]。
本文依托重慶秀山地區(qū)某工程嵌巖樁相關技術資料,考慮在相同的巖土層及施工水平情況下,主要從樁徑、嵌巖深度、樁混凝土強度三個方面分析其對基樁的影響,通過數(shù)值模擬方法對基樁變形特性進行探討,以期為類似工程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
該工程為高層住宅建筑,地上32 層,地下局部1 層;結構形式為剪力墻結構,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為6 度,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標準設防類(丙類),樁混凝土強度為C30。
根據(jù)該工程地勘報告,擬建場地屬巖溶侵蝕剝蝕丘陵地貌,場地上覆土層為素填土和紅黏土,下伏基巖為白云灰?guī)r1、白云質灰?guī)r2,白云質灰?guī)r2 為場地軟弱層,巖體較破碎。
本次模擬分析時基樁樁徑為1800mm,工程樁樁長為16.0m(其中進入紅黏土深度為4m,進入巖層深度為12m),樁頂荷載設為2150kN。
本次數(shù)值模擬采用有限元軟件Midas 進行建模分析,模擬范圍為上方取至地表,模型平面為18×18m 正方形,深度取50m。模型的邊界條件通過限制模型四個側面和底面法向的位移來實現(xiàn),頂面自由?;鶚恫捎昧簡卧M。模型概貌如圖1 所示,基樁及巖土材料參數(shù)如表1 所示[4-6]。
表1 基樁及巖土材料參數(shù)
圖1 模型概貌圖
根據(jù)計算結果分析,不同樁徑荷載-沉降值如表2 所示(其余參數(shù)與原設計相同)。
表2 樁頂沉降值對比表
當樁徑變大,各加載階段樁頂沉降均呈逐漸減小趨勢,特別是樁徑從1m 增大到1.4m,甚至到1.8m 這個過程,樁頂沉降減小明顯,其變化差值分別達到-1.002mm 及-0.483mm,差異百分率分別達到56.5%及37.4%,說明在這個階段樁徑增大使得樁基承載性能增強幅度較大,效果明顯。當樁徑從1.8m 增大到2.0m 時,樁頂沉降變化趨緩,其變化差值為-0.024mm,差異百分率僅為1.9%,說明在這個階段樁徑增大使得樁基承載性能增強幅度較小,效果不再明顯。
根據(jù)計算結果分析,不同嵌巖深度荷載-沉降值如表3 所示(其余參數(shù)與原設計相同)。
表3 樁頂沉降值對比表
當嵌巖深度變大,各加載階段樁頂沉降均呈逐漸減小趨勢,特別是嵌巖深度小于7.2m(四倍樁徑)這個過程,樁頂沉降減小明顯,其變化差值為-0.53mm,差異百分率達到35.9%,說明在這個階段嵌巖深度增大使得樁基承載性能增強幅度較大,效果明顯。
當嵌巖深度介于7.2m(四倍樁徑)~10.8m(六倍樁徑)之間時,樁頂沉降變化趨緩,其變化差值分別為-0.089mm 及-0.095mm,差異百分率分別為6.42%及7.36%,說明在這個階段嵌巖深度增大使得樁基承載性能增強幅度較小,效果不再明顯。
特別地,當嵌巖深度達到16.2(九倍樁徑)時,由于數(shù)值模型樁尺度影響,樁頂沉降出現(xiàn)反向增大,其變化差值為0.042mm,差異百分率為-3.15%;當嵌巖深度達到21.6m(十二倍樁徑)時,樁頂沉降繼續(xù)輕微減小,其變化差值為-0.0014mm,差異百分率為1.1%,說明在這個階段嵌巖深度增大使得樁基承載性能變化不明顯,繼續(xù)增大嵌巖深度已無必要。
針對不同的樁身混凝土強度,取不同的混凝土彈性模量以達到分析目的。根據(jù)計算結果分析,不同樁身混凝土強度荷載-沉降值如表4 所示(其余參數(shù)與原設計相同)。
表4 樁頂沉降值對比表
當樁身混凝土強度變大,各加載階段樁頂沉降總體呈逐漸減小趨勢,特別是當混凝土強度小于C30 時,樁頂沉降減小相對明顯,其變化差值分別達到-0.075mm 及-0.051mm,差異百分率分別達到5.59%及3.95%,說明在這個階段混凝土強度增大使得樁基承載性能增強幅度較大,效果相對明顯。
當混凝土強度為C35,甚至C40 時,樁頂沉降雖然繼續(xù)不斷變小,變化差值分別為-0.035mm 及-0.022mm,差異百分率分別為2.78%及1.78%,但趨勢明顯變緩,樁基承載性能增強幅度較小,效果不再明顯。
本文以重慶秀山地區(qū)某工程為背景,對嵌巖樁變形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主要從嵌巖樁樁徑、嵌巖深度、樁混凝土強度三個方面來分析其對基樁的影響,基于此對該工程基樁變形特性進行進一步探討,得到的主要結論如下:
(1)該工程基樁樁徑及嵌巖深度的變化對樁基承載性能發(fā)揮影響相對明顯,而樁身混凝土強度的變化對樁基性能發(fā)揮影響相對較小;
(2)該工程基樁樁徑、嵌巖深度及混凝土強度參數(shù)對基樁變形特性存在瓶頸效應,盲目增大相關參數(shù)不會對樁基變形特性產(chǎn)生明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