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抱著僥幸心理問:癌癥有不治而愈的可能嗎?偶爾有新聞報道一些癌癥患者沒有經(jīng)過任何針對性治療,癌癥卻消失了。
其實,這些所謂癌癥“不治而愈”,大多是誤診,沒有被確診為癌癥。這里說的確診是要病理確診,而不是僅僅做了CT、彩超等檢查就說確診了癌癥,更不能是一句“你這個可能是某某癌”就下結論確診為癌癥。
其實,極少數(shù)“運氣好”的人癌癥“不治而愈”,這種概率非常低。要實現(xiàn)“不治而愈”,免疫系統(tǒng)是關鍵。
2020 年,國外一位晚期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感染了新冠肺炎,但他在4 個月后檢查時發(fā)現(xiàn),體內(nèi)的腫瘤病灶消失了。一些癌癥不治而愈的患者在患癌之前經(jīng)歷了某種嚴重的感染,而入侵的細菌或病毒激活了身體的免疫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為了消滅來犯之敵,變得異常強大,不僅消滅了細菌或病毒,連體內(nèi)的腫瘤細胞也消滅了。
癌癥不治而愈的原因很復雜,如果輕易相信,會嚴重延誤病情,耽誤治療最佳時機。得了癌癥,一定要根據(jù)病情進行規(guī)范的診治。及時治療才是追求治愈、長期生存或疾病控制延長生存的可靠保證。
此外,還要保持戰(zhàn)勝癌癥的信心,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這樣才能使免疫系統(tǒng)處于最佳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