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曉,孫麗媛
(江蘇護理職業(yè)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5)
課程思政背景下,各門課程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在知識傳授的同時進行價值觀塑造和引領[1-2]。護理學導論是護理專業(yè)大一新生的必修專業(yè)基礎課,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yè)觀,培養(yǎng)職業(yè)認同感,利于后續(xù)其他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在護理學導論教學中融入護理職業(yè)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等思政元素,有助于培養(yǎng)具有愛崗敬業(yè)的工匠精神、嚴謹求實的工作態(tài)度和高度責任心的優(yōu)秀護理人才。但護理學導論理論性較強,且與臨床護理直接聯系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以往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中心,但教師全程授課會抑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需要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來鼓勵學生,提升護理學導論教學效果。BOPPPS教學模型是由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教學和學術發(fā)展中心首次提出的,包括導言(Bridge-in)、學習目標(Objective)、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測(Post-assessment)以及總結(Summary)6個環(huán)節(jié),形成了有效的教學閉環(huán)[3]。該模型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參與互動來實現教學目標。BOPPPS教學模型可以輔助分解和分析教學活動,改進教學過程[4]。國內護理教育中有學者單一應用該教學模型,或與微課、線上教學平臺等聯合應用于護理學專業(yè)實訓課程如婦產科、急危重癥護理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5-6],但應用于護理專業(yè)理論課程中的研究尚少。因此,本研究嘗試在護理學導論教學中應用BOPPPS教學模型,教學效果令人滿意,現報告如下。
研究對象為我校2020級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均為高中畢業(yè)生,學制三年,年齡 17~21歲,平均(18.61±0.76)歲,入學時依據高考成績由教務部門隨機分班。將一個班設為對照組,共51人;另一個班設為觀察組,共49人。兩組在年齡、性別、生源上無顯著性差異(均P>0.05),具有可比性。
護理學導論課程于一年級第一學期開設,此時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信息技術水平,喜歡借助手機、網絡學習。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以教師講授為主。觀察組應用BOPPPS教學模型,具體如下。
教師準備:(1)實施前對師資隊伍進行BOPPPS教學模式、學習通教學平臺使用培訓,并對已建設好的護理學導論課程思政案例庫進行研討,精選討論案例。(2)使用統一教材,即由李曉松、章曉幸主編的“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護理學導論》,統一發(fā)放教學資料,包括教案、課件、備課筆記等,創(chuàng)建授課教師溝通群,進行即時溝通和討論。護理學導論課程共16學時,1學時45分鐘,每周1次課2學時。以第一章“緒論”中的“護理學的發(fā)展史”這部分內容為例,BOPPPS教學設計見表1。
表1 “護理學的發(fā)展史”BOPPPS教學設計
1.3.1 平時理論測驗 各章節(jié)授課結束后進行線上理論測驗,題型均為選擇題,滿分100分。要求兩組在規(guī)定時間內在學習通平臺上完成考核,各章節(jié)平均成績作為平時理論測驗成績。
1.3.2 期末考試成績 學期末課程負責人統一組織期末考試,題型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總分100分。試卷依據統一標準,流水批閱??偝煽?平時理論測驗成績×50%+期末考試成績×50%。
1.3.3 批判性思維能力 選用由彭美慈等[7]修訂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教學實施前在問卷星平臺上發(fā)放問卷并收回,教學結束后再次發(fā)放問卷,兩次問卷回收率、有效率均為100%。
1.3.4 學習效果評價 教學團隊自制學習效果評價表,對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觀察和分析問題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進行評價。統一發(fā)放問卷,回收率為100%。
數據采用SPSS 2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定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計數資料以頻數表示,采用χ2檢驗進行組間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2 兩組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組考試成績比較(±s,分)
n觀察組對照組49 51 t P組別 平時理論測驗成績89.39±8.70 78.12±8.78 6.447 0.000期末考試成績76.75±11.04 72.03±12.36 2.012 0.047總成績83.07±9.76 75.08±10.51 3.936 0.000
教學前兩組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得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均P>0.05),教學后觀察組認知成熟度維度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3、4)。
表3 教學前兩組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得分比較(±s,分)
表3 教學前兩組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得分比較(±s,分)
組別 尋找真相35.73±5.84 35.98±6.17-0.204 0.839 n 開放思想 分析能力觀察組對照組49 51 t P 34.47±6.16 34.92±6.12-0.368 0.713 37.90±4.39 37.39±5.50 0.507 0.613系統化能力36.43±5.30 37.37±5.81-0.847 0.399批判性思維的自信心37.94±5.16 39.12±6.45-1.006 0.317求知欲38.35±4.33 37.98±6.14 0.344 0.732認知成熟度35.92±6.23 33.69±6.94 1.690 0.094總分257.53±18.26 254.37±37.32 0.534 0.595
表4 教學后兩組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得分比較(±s,分)
表4 教學后兩組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得分比較(±s,分)
組別 尋找真相37.00±6.69 36.00±6.15 0.779 0.438開放思想n 分析能力觀察組對照組49 51 t P 35.65±6.97 35.18±6.50 0.354 0.724 38.94±5.36 37.24±5.72 1.536 0.128系統化能力37.71±6.00 37.65±5.87 0.057 0.955批判性思維的自信心39.04±5.67 39.35±6.50-0.255 0.799求知欲39.29±5.28 38.20±6.14 0.950 0.345認知成熟度36.92±7.01 34.04±6.85 2.077 0.040總分264.86±38.83 257.80±36.72 0.933 0.353
教學后觀察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兩項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5)。
表5 兩組學習效果評價比較(n)
近年來,國內院校開始將翻轉課堂、對分課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BOPPPS教學模型等單一或聯合應用,效果較好[8-10]。譚楊波等[9]將BOPPPS教學模型應用于外科護理學教學,結果顯示可有效提高教學效果。Liu Q[11]等的系統評價顯示混合式教學提高了衛(wèi)生健康專業(yè)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能力。但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BOPPPS教學模型融入課程思政的探索鮮有報道。本研究顯示,課程思政背景下基于學習通平臺的BOPPPS教學模型有利于提高護理學導論課程教學效果。BOPPPS教學模型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程目標,利于系統化知識體系的構建[12],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查閱課程資料,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實現自我提升。此外,BOPPPS教學模式的面對面參與式學習可以避免學生在課堂上失去學習興趣。
護理學導論教學中,筆者將教學過程分為課下小組主動學習、課中師生參與式學習兩個階段。課前,教師通過學習通平臺發(fā)布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思政案例、護理前沿及討論話題等供小組課下學習。課中師生積極互動,進行典型案例討論,如“機器人進隔離病房當護士,職業(yè)傷害醫(yī)療風險雙降”“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護士為保護病人隱私懟警察”等,情景模擬護患關系、護理程序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同時,適時融入“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和勞動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之情,激發(fā)為護理事業(yè)奮斗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此外,借助教學平臺采集數據,收集前測和后測結果,以便教師及時進行學情分析,改進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果。后期我們將對前測和后測方式進行優(yōu)化,如增加課前調查、課后專題宣傳報設計和參與勞動情況考查等,強化過程性評價,將學習通平臺中學生的在線學習情況、話題討論情況等納入平時考核,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習效果。
本研究中,教學前兩組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得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而教學后觀察組認知成熟度維度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BOPPPS教學模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是評價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護士的核心技能之一[13]。護理學導論教學內容中有科學的工作方法,如護理程序、批判性思維和臨床護理決策,可以起到提升學生獨立解決護理問題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效果。傳統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主動思考意識和能力欠缺。BOPPPS教學模型應用于護理學導論教學,創(chuàng)設思考的環(huán)境,導入真實案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但由于本研究學生人數、學時有限,BOPPPS教學模型僅在提升認知成熟度方面效果較好,對其他維度的提升作用不明顯,有待更長期、更廣泛的應用和研究。
表5顯示,觀察組學生對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兩項的評價優(yōu)于對照組(均P<0.05),表明學生對BOPPPS教學模型普遍認可,這與陳玉紅等[14]的研究結果一致。BOPPPS教學模型注重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小組討論時選擇的思政案例大多來源于臨床實際和時政新聞,學生關注度高,可以提升溝通交流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在課前工作任務的引領下,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yè)能力,因此學生認可度較高。姚潔等[15]的研究表明,線上教學方式能提升護理專業(y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后期我們也會嘗試將自主學習能力納入評價。
本研究顯示,BOPPPS教學模型應用于護理學導論教學,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職業(yè)能力,受到學生的喜愛。但也有學生難以適應這種新的學習方式,認為課程要求高、沒有時間觀看微視頻等。所以,教師應合理選擇章節(jié)內容進行BOPPPS教學,合理分配時間,既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不增加學習負擔。此外,本研究樣本量較少,需要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進行更深入、廣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