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射陽湖鎮(zhèn)中心初級中學 徐兆宏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加強青少年憲法教育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時代關切與責任擔當。依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的要求,筆者認為符合青少年年齡特征和實踐需要的憲法教育創(chuàng)新模式,必須做到五“字”登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維護憲法尊嚴和權威,推動憲法完善和發(fā)展,這是我國憲法保持生機活力的根本原因所在?!雹倭暯剑骸陡幼⒅匕l(fā)揮憲法重要作用 把實施憲法提高到新的水平》,《人民日報》2018年2月26日。要對完善和發(fā)展青少年憲法教育這一時代命題書寫出完美的答案,就必須引導廣大青少年在溯源歷史中真正理解現(xiàn)代憲法的本真,讓憲法精神厚植于他們的內心。
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誕生于1954年,也被稱作“五四憲法”?,F(xiàn)行憲法即“八二憲法”,于1982年頒布,是對“五四憲法”的繼承與發(fā)展?!鞍硕椃ā鳖C布之后,我國又分別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對其進行了修正,相繼產生了五部憲法修正案,最新一部修正案即《2018年憲法修正案》,對我國現(xiàn)行憲法作出了二十一條修改,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進了憲法,增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發(fā)展進程以及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民族關系的內容進行了充實完善,并且修改了國家主席任職期限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有關規(guī)定。實踐證明,只有不斷吸納新經驗、新成果,作出新要求、新規(guī)范,才能使憲法具有先進的時代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我們要真正弄清楚以下幾個問題,才能幫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我國現(xiàn)行憲法與廣納民意深得民心的1954年憲法在一脈相承中所不斷進行的完善和改變。這些問題分別是:一、人民與國家的關系的問題;二、人民如何行使國家權力的問題;三、公民的基本權利與基本義務相統(tǒng)一的問題;四、國家基本制度以及國家機構的相互關系的問題;五、國家總體與局部之間的關系的問題。從這些問題不難看出,憲法雖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但它卻不是不可親近的高深理論,憲法如同空氣和水一般,時時刻刻在我們身邊。
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憲法法律至上”,有利于牢固確立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有利于切實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憲法法律在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①顧功耘:《憲法法律應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探索與爭鳴》2015年第1期。青少年的價值取向關乎國家的未來,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2月24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從青少年抓起,把憲法法律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引導青少年從小掌握憲法法律知識、樹立憲法法律意識、養(yǎng)成遵法守法習慣?!雹诹暯剑骸陡幼⒅匕l(fā)揮憲法重要作用 把實施憲法提高到新的水平》,《人民日報》2018年2月26日。這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重要意義。
根基不牢,地動山搖。青少年憲法教育必須溯源歷史,使青少年充分認識憲法的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深刻體會憲法在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tài)等諸多方面發(fā)揮的規(guī)范、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
但如何幫助青少年溯源憲法歷史呢?筆者認為,可以有以下做法:一是精心制作憲法歷史短視頻,通過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卡通動畫或漫畫的形式,直觀形象地向他們展現(xiàn)我國近七十年來在憲法建設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二是編印《走進“憲法”》閱讀教材,幫助青少年了解憲法、親近憲法、尊崇憲法;三是引導青少年從憲法中尋找“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這三大終極問題的答案,調動他們對憲法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的追問反思、探索求知欲。當然,這需要視青少年學段的不同,靈活選擇相應的內容和方法對其進行教育。
就學校而言,課程思政中的憲法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從2016年起,教育部就將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tǒng)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且將小學六年級上冊和初中八年級下冊設置為法治教育專冊,使“道德與法治”課程成為開展青少年憲法教育的重要載體。正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龐麗娟所說:“要加強對兒童、青少年的憲法教育,讓憲法真正進課堂、進教材、進腦入心,讓他們從小就樹立憲法的意識?!薄暗赖屡c法治”課要承擔起開展青少年憲法教育的職責與使命。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對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修訂情況舉行了新聞發(fā)布會,在新頒布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課程目標”第一部分“核心素養(yǎng)內涵”章節(jié)強調了“政治認同、道德修養(yǎng)、法治觀念、健全人格和責任意識”五個方面的學科素養(yǎng)關鍵要素,每一個要素都滲透著憲法教育的因子。如,政治認同主要表現(xiàn)為“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家國情懷”;法治觀念主要表現(xiàn)為“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利義務相統(tǒng)一”等;責任意識主要表現(xiàn)為“主人翁意識、擔當精神、有序參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要求加強憲法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一目了然。
“道德與法治”課培根鑄魂,以法正心,以德潤心,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要想培養(yǎng)青少年的家國情懷、道德與憲法修養(yǎng)、職業(yè)精神、主人翁意識,就需要在“道德與法治”課中更加注重培養(yǎng)青少年自主發(fā)展、合作共進、創(chuàng)新實踐的能力,并根據(jù)不同學段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對教師的教育方式進行改變。如,在小學階段,應多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為學生講授憲法知識,輔以實地參觀、情景再現(xiàn)等活動強化其感性認知;在初中階段,應多采用以案說憲、參與體驗等方式幫助青少年加深對憲法的理解,激發(fā)其對憲法實踐活動的參與熱情;在高中階段,則應多采用議題式教學、項目化學習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幫助學生辨析憲法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其他學科課程以及與憲法教育聯(lián)系密切的德育課程、校園環(huán)境課程、校本法治課程也都需要尋找行之有效的憲法知識、憲法意識、憲法信仰教育路徑,讓憲法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目前,全國統(tǒng)編的中小學語文教材、中小學歷史教材中也有對青少年進行憲法教育的內容和教學要求,“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可以對語文教材、歷史教材中這些與憲法相關的內容進行整理、拓展與延伸,推動憲法教育與學科教學互融,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憲法的理解。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銘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里,它形成了國家的真正憲法。”①[法]盧梭:《社會契約論》,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10頁。課程思政理念下,青少年的憲法教育不再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而是踏踏實實地改變青少年思維、信仰和行為方式的積極、有效舉措。
加強青少年憲法教育,需要提升教師法治素養(yǎng),打造一支信仰堅定、業(yè)務過硬、善于鉆研的法治教師隊伍,這是青少年憲法教育固本求穩(wěn)的長遠發(fā)展之計。目前,中小學思政專職教師還比較欠缺,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鄉(xiāng)鎮(zhèn)學校的思政專職教師,他們不管從數(shù)量還是從質量上都很難達到國家對發(fā)展憲法教育的要求。如今的現(xiàn)狀是,不少初中為了應付中考在初三年級配備了一定數(shù)量的專業(yè)“道德與法治”課教師,但其他年級負責上法治課的教師大多是由班主任或其他任課教師兼任的。這種情況在小學更為普遍。
憲法中有大量專業(yè)術語,比如,公民與人民、權利與權力、制度與體制、國家機構與國家機關等,要幫助學生準確把握其中的科學內涵,教師的憲法法治素養(yǎng)必不可少。讓專業(yè)的人干專業(yè)的事,才能把憲法知識正確地傳授給學生,使之樹立憲法法律意識,養(yǎng)成遵法守法習慣。
自2019年《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頒布實施以來,我們欣喜地看到各地教育主管部門開始集中力量,著手培養(yǎng)一支“政治認同感強、事業(yè)精進心強、育人基本功強”的“三強”思政教師隊伍,由此形成“專職為主、專兼結合、大中小一體化”的思政育人格局,為全面開展青少年憲法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根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在全國不少地方制定出臺了各自的思政教師專業(yè)標準,在幫助憲法課教師提升自身專業(yè)技能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全員跟蹤培訓制度的不斷完善,也讓專兼職法治教師的知識水平得到了提高,法治素養(yǎng)得到了提升。在制定落實憲法教育“三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原則的基礎上,有些學校編寫了自己的憲法教育校本教材,并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讓專兼職法治教師準確把握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憲法教育的目標要求。除此之外,思政課老中青教師的傳幫帶機制也得到了健全與完善,實行的捆綁制目標考核,促使青年教師盡快成長、成熟。不少地區(qū)還利用教育集團化辦學模式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集團內優(yōu)秀教師的示范引領與輻射帶動作用,創(chuàng)新出不少立體多維的憲法教育新方法,并打破校際壁壘,實現(xiàn)多校憲法法治教育資源的線上線下互通互聯(lián)。
隨著我國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各地區(qū)為青年教師的憲法教育展示課、名優(yōu)教師的示范引領課、大中小學教師同上的一堂憲法教育主題課搭建的平臺日臻完善,其上加載的資源日益豐富。要引導廣大教師充分利用平臺上的相關資源,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3·18”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的“八個相統(tǒng)一”的指示精神,即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tǒng)一、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tǒng)一、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tǒng)一、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tǒng)一、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相統(tǒng)一、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tǒng)一、灌輸性和啟發(fā)性相統(tǒng)一、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tǒng)一,不斷發(fā)揮思政課教師參與青少年憲法教育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設出青少年喜聞樂見,愿意學、愛學的憲法法治課。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通過參觀訪問、現(xiàn)場觀摩、志愿服務、生產勞動、研學旅行等方式走向社會,增進學生對國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增強愛國情感。鼓勵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擴展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能力,學以致用,知行合一?!雹僦腥A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年版,第49頁。
現(xiàn)實中,受到課程、課時安排,師資力量等因素的制約,真正能夠用于開展憲法教育的德育課常常十分有限,因此要活絡憲法教育的經脈,借助豐富多彩的拓展活動開展憲法法治教育。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著力開辟憲法教育的“第二課堂”,這是強化青少年憲法教育的有效之舉。至于“第二課堂”活動內容的安排,筆者以為,各中小學校既要有“規(guī)定動作”,如每年12月4日國家憲法日前后教育部組織的各項憲法主題教育活動;也要有獨具本校特色的“自選活動”,比如,校級“憲法游戲做一做”“憲法知識比一比”“憲法征文寫一寫”“憲法板報展一展”“憲法辯論秀一秀”等活動。以上述活動新穎、活潑、趣味的特性吸引學生參與,使其愛學憲法、自覺遵守憲法、主動守護憲法,進而提高運用憲法解決日常問題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其次,定期開展憲法教育實踐體驗活動。這樣可以提升學生對學習憲法的參與感,效果也比課堂上的知識講解、案例分析更直接、更持久,更能直擊學生的心靈。比如參與每周升旗儀式,旁聽法院案件審判,參觀公職人員憲法宣誓儀式,組織模擬法庭活動,觀摩社區(qū)人大代表選舉,去當?shù)胤ㄖ挝幕珗@游覽,去司法機關采訪司法工作人員等,都可以使學生們在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的同時,將憲法內容牢記于心。
再次,“青少年憲法大講壇”也是開展憲法教育活動的有效形式,教師可以根據(jù)青少年的學段,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從憲法主題(課題)的選定到憲法主講專家的邀請再到組織過程的細化,力求做到有的放矢,針對國家出臺的最新方針政策、最新理論知識,社會熱點、群眾焦點、重大時政(如迎接黨的二十大的召開)展開憲法視域下的解讀。
最后,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青少年憲法活動。當代中國處于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時代,青少年憲法教育必須與時俱進,學??衫眯旅襟w技術,在班級微信群、QQ群、學校微信公眾號、校園智慧網站等,定期向學生、家長推送與憲法教育相關的學習資源,充分利用新媒體傳播便捷、互動方便的特點,將憲法教育與學生日常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
2021年教育事業(y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全國中小學(含中等職業(yè)高中)在校生1.97億人,近23萬所學校。如此龐大的青少年學生群體是憲法教育的重要對象。要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理解憲法思想、體會憲法精神,領悟憲法在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生態(tài)文明建設等方面確立的指導思想、根本任務、發(fā)展道路和奮斗目標等,就必須讓憲法教育全覆蓋、無死角地進入青少年的學習、生活領域,一個人也不能少、一個環(huán)節(jié)也不能漏。在黨的統(tǒng)一領導下,學校、家庭、社會、政府正在形成高效互補的協(xié)同育人機制。
學校作為開展憲法教育的主陣地,在推動憲法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進實踐基地”的過程中,應按照新課程標準邏輯、學生認知邏輯、課堂教學邏輯,以及生活實踐邏輯將憲法精神融入各學科學習之中、融入校園軟硬件建設之中、融入校內校外教育銜接之中,使學校在憲法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強化,讓普及憲法的相關工作步入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和持久化的良性運行軌道。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極其細致而復雜的任務?!闭f明家庭教育同學校教育一樣,也能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第二章“家庭責任”中第十四條第一款強調:“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yǎng)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p>
因此,家庭也可開展憲法教育,但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展開,比如圍繞家長的監(jiān)護權與孩子的隱私權、家長的管理權與孩子的個性自由選擇權等,將抽象的憲法知識轉化為生活中青少年常見的現(xiàn)象和事件,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理解憲法。
政府主管部門在青少年憲法教育協(xié)同育人機制中也應積極承擔相應的責任,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好頂層設計,既要從依法治國的宏觀方略上提出完善青少年憲法教育的意見或建議,也要從中觀、微觀的實踐層面提出開展青少年憲法教育切實可行的辦法和措施,由此強化協(xié)同育人的效果。此外,還要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憲法教育網絡輿論環(huán)境,將優(yōu)質憲法教育網絡資源引入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為青少年學習憲法提供更多的方式、內容。
在上述各方通力配合下,青少年憲法教育的春天必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