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笛 ,崔鑫鈺 ,袁悅瑩 ,張雨婷 ,于雪 ,吳晏 2,3,
(1.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學院,北京 100029;2.證候與方劑基礎(chǔ)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29;3.證候與方劑基礎(chǔ)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29;4.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藥研究院,北京 100029)
糖尿病是全球流行的慢性終身代謝性疾病,近年來,中國糖尿病患者數(shù)量急劇增加,經(jīng)濟負擔沉重?!吨袊难芙】蹬c疾病報告2020》指出,中國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及病死率逐年上升,糖尿病患者發(fā)生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和嚴重程度都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發(fā)癥如心肌梗死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3]。微血管病變是糖尿病心血管并發(fā)癥的一個重要類別,血管生成因子表達減少和血管新生受損是其主要表現(xiàn)。高血糖可破壞微血管內(nèi)皮細胞完整性,導致毛細血管和小動脈嚴重受損,同時阻礙新生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降低[4]。心肌微血管數(shù)量的逐漸減少導致心肌灌注降低,最終引發(fā)不可逆的心臟功能障礙。
心肌梗死(MI)是由于冠狀動脈持續(xù)性缺血缺氧、心肌灌注不足,心肌細胞大量且不可逆死亡,最終導致心力衰竭,是全球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因素[5]。血管新生是指通過內(nèi)皮細胞增殖和遷移,在原有血管基礎(chǔ)上生成新的血管。MI后,促進血管新生有利于減少梗死面積和細胞死亡,因此血管新生是心肌組織修復的關(guān)鍵過程,在挽救缺血性心臟病和促進心功能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6]。在糖尿病進程中,心臟早期即出現(xiàn)微血管損害,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表達降低、微血管生成減少的病理改變[7],對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十分不利。因此保護心臟微血管對于延緩或減輕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至關(guān)重要[8],促進心臟血管新生和改善心肌微循環(huán)功能已成為改善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潛在靶點[9-10]。
麝香通心滴丸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等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臨床療效確切[11-13]。本研究旨在探究麝香通心滴丸通過促進血管新生改善心肌微循環(huán)障礙,保護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疾病心功能的藥效及作用機制。
1.1 動物 雄性SPF級SD大鼠,體質(zhì)量(200±20)g,購自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SCXK(京)2016-0006]。大鼠飼養(yǎng)在北京中醫(yī)藥大學SPF級動物房[SYXK(京)2020-0033],溫度(23±2)℃,濕度55%±5%,每12 h明暗交替,自由飲食水。動物實驗全程均嚴格按照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倫理委員會要求,實驗過程符合動物倫理指導原則并通過審批,審批編號為BUCM-4-2021031502-1094。實驗全程嚴格遵循3R原則,給予人道關(guān)懷。
1.2 儀器 Onetouch Ultraeasy血糖儀與Onetouch Ultra試紙(美國,強生公司);脫水機、包埋機、病理切片機(中國,武漢俊杰電子有限公司);ICC50HD光學顯微鏡(德國,Leica公司);Pannoramic SCAN數(shù)字切片掃描儀(匈牙利,3DHISTECH公司);Wes全自動蛋白質(zhì)印跡定量分析系統(tǒng)及配套試劑(美國,ProteinSimple公司);Vevo2100小動物超聲影像系統(tǒng)(加拿大,Visual Sonics公司);ALC-V8動物呼吸機(中國,奧爾科特公司)。
1.3 藥物及試劑 麝香通心滴丸(每粒35 mg,國藥準字Z20080018,內(nèi)蒙古康恩貝藥業(yè)有限公司);戊巴比妥鈉(P3761,美國Sigma公司);鏈脲佐菌素(STZ)(S0130,美國Sigma公司);口服葡萄糖粉劑(國藥準字H45021416,廣西梧州制藥公司);注射用青霉素鈉(獸藥字030201248,華北制藥集團動物保健品有限責任公司);利多卡因(獸藥字080231659,哈爾濱三馬獸藥業(yè)有限公司);呋塞米(獸藥字190751182,廣東萬士達動物藥業(yè)有限公司);檸檬酸鈉緩沖液(0.1 mmol/L,pH4.5,C1013,索萊寶公司);Masson 染色試劑盒(G1006,中國 Servicebio公司);蘇木精-伊紅(HE)染液(G1005,中國 Servicebio公司);β-肌動蛋白(β-actin)鼠單克隆抗體、血管生成素-1(Ang-1)兔多克隆抗體、酪氨酸激酶受體-2(Tie-2)兔多克隆抗體、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兔多克隆抗體(20536-1-AP、23302-1-AP、19157-1-AP、18985-1-AP,美國Proteintech公司);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EGF)鼠單克隆抗體(sc-7269,美國Santa Cruz公司);磷酸化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受體2(p-VEGFR2)兔多克隆抗體、內(nèi)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鼠單克隆抗體(ab5473、ab76198,英國 Abcam 公司);磷酸化內(nèi)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NOS)兔多克隆抗體(9570,美國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羊抗兔二抗(BN20601,北京百瑞極生物科技公司);麥胚凝集素(WGA)兔多克隆抗體(L5142,美國 sigma公司);血小板-內(nèi)皮細胞黏附分子-1(CD31)兔多克隆抗體(GB11063-2,中國servicebio公司)。
1.4 動物模型制備及干預 大鼠適應性飼養(yǎng)1周后,根據(jù)體質(zhì)量(BW)隨機分組,正常血糖假手術(shù)組(Sham組)6只,其余為糖尿病組。糖尿病組禁食12 h后予以STZ 55 mg/kg單次腹腔注射造模,7 d后檢測空腹血糖(FBG),F(xiàn)BG≥16.7 mmol/L為造模成功;正常組腹腔注射相應劑量的檸檬酸鈉緩沖液。
糖尿病模型成功建立的所有動物第2日行冠狀動脈左前降支結(jié)扎術(shù)(LAD)制備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鈉(45 mg/kg)麻醉后仰臥位固定,胸前區(qū)備皮消毒,經(jīng)口行氣管插管,接小動物呼吸機輔助呼吸。于胸骨左側(cè)第3、4肋間逐層切開皮膚、分離肌肉并暴露心臟。破除心包膜后在肺動脈圓錐與左心耳下1~2 mm處穿線結(jié)扎冠狀動脈左前降支,肉眼可見左室前壁心肌顏色變蒼白且心電圖顯示ST段顯著抬高時,放回心臟,關(guān)閉胸腔,逐層縫合肌肉與皮膚。Sham組大鼠僅穿線,不結(jié)扎。嚴格照看傷口,預防感染。
隨機將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模型制備成功的大鼠分為: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組(MI組)、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后麝香通心滴給藥組(STDP組),每組6只。大鼠手術(shù)蘇醒后即可給藥。根據(jù)成人臨床等效劑量換算,STDP組灌胃給予麝香通心滴丸每日20 mg/kg,Sham組與MI組灌胃予同體積蒸餾水。每日灌胃1次,給藥第28天處死大鼠并檢測FBG與BW。
1.5 心臟功能檢測 取材前測定大鼠心功能,采用Visual Sonics Vevo 2100小動物超聲影像系統(tǒng)進行經(jīng)胸二維M型超聲心動圖檢查。將大鼠麻醉后置于平臺上,經(jīng)胸骨旁短軸切面在M模式下采集圖像,計算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EF)和左心室短軸縮短率(FS)。使用Vevo 2100分析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1.6 樣本收集 超聲檢測后,麻醉大鼠,經(jīng)腹主動脈取血,處死動物后迅速分離心臟,隨后放入預冷的生理鹽水中,清理至心臟中無血液,漂凈并擦干水分后,迅速取大鼠左心室心肌組織,部分放入4%多聚甲醛固定,部分立即放入液氮中保存?zhèn)溆谩?/p>
1.7 HE染色與Masson染色 取固定好的心臟組織,常規(guī)脫水、包埋、切片,并進行HE染色與Masson染色,于400倍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大鼠心肌結(jié)構(gòu)及膠原纖維的含量變化,每個樣品選取3個視野(n=6),并采集圖像。使用Image J軟件分析膠原容積分數(shù)(CVF),CVF(%)=(膠原面積/視野心肌組織面積)×100%。
1.8 免疫組化染色法檢測心肌組織CD31的表達 石蠟切片脫蠟至水,置于檸檬酸抗原修復液中抗原修復,自然冷卻后磷酸鹽緩沖溶液(PBS)清洗3次,每次5 min,3%雙氧水溶液室溫避光孵育25 min,3%BSA室溫封閉30min,甩除后加一抗CD3150μL/片,4℃孵育過夜,滴加二抗(HRP標記)覆蓋組織,室溫孵育50 min,DAB顯色,顯微鏡下控制顯色時間,沖洗切片終止顯色。蘇木素復染,梯度酒精、二甲苯及中性樹膠脫水、透明、封片。用數(shù)字切片掃描儀(3DHISTECH)掃描染色切片,CD31細胞陽性呈棕黃色,在400倍視野下每張切片隨機選取3個視野(n=6)進行毛細血管計數(shù),再除以視野面積(0.18mm2)即為毛細血管密度(個/mm2)。
1.9 免疫熒光染色法檢測心肌組織麥胚凝集素(WGA)的表達 石蠟切片脫蠟至水,置于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原修復液中抗原修復,自然冷卻后PBS洗3次,每次5 min,切片甩干后滴加WGA染液,避光37℃恒溫孵育30 min,DAPI復染細胞核,用抗熒光淬滅封片劑封片。使用數(shù)字切片掃描儀(3DHISTECH)掃描染色切片,綠色表示心肌細胞邊界,400倍視野下每張切片隨機選取3個視野(n=6),每視野取10個細胞,量化平均心肌細胞面積(μm2),以確定是否存在心肌細胞肥大改變。
1.10 Wes、蛋白免疫印跡法(Western blot)檢測心肌組織蛋白中 VEGF、p-VEGFR2、Ang-1、Tie-2、eNOS、iNOS、p-eNOS的表達 使用美國ProteinSimple公司的Wes全自動蛋白質(zhì)印跡定量分析系統(tǒng)[14],每個樣品上樣量為 3 μl(包括 5×Master Mix 0.6 μL,樣品原液與 0.1×Sample Buffer共 2.4 μL,以 95 ℃、10 min條件變性)。一抗使用試劑盒自帶的Antibody diluent 2進行稀釋。樣品及一抗制備好后,按照封閉液、一抗、二抗、樣品、發(fā)光液、清洗液的順序逐孔加入12~230kDaWes測定板,機器自檢無異常后,放入測定板及毛細管,開始檢測后,機器通過毛細管抽取400 nL樣品,按分子量大小對蛋白質(zhì)進行電泳分離,然后通過使用HRP偶聯(lián)的二抗對心肌組織蛋白中 VEGF、p-VEGFR2、Ang-1、Tie-2、eNOS、iNOS進行基于過氧化物酶(HRP)的檢測。同批次提取的心肌組織蛋白原液加入loadingbuffer混勻后煮沸10 min蛋白變性,后配制10%分離膠進行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DS-PAGE),轉(zhuǎn)膜,5%脫脂奶粉封閉,磷酸化誘導型一氧化碳合酶(p-eNOS)一抗(1∶1 000)4℃搖床孵育過夜,TBST洗膜后加入羊抗兔二抗(1∶20 000)室溫搖床孵育1 h,洗膜后滴加發(fā)光液,凝膠成像顯影,使用Image J軟件分析各條帶灰度值。上述目的蛋白均以β-actin作為內(nèi)參蛋白,用目的蛋白與內(nèi)參蛋白的灰度值的比值表示該目的蛋白的表達量。
1.11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狀態(tài)觀察 注射STZ前,各組大鼠BW量、FBG無統(tǒng)計學差異;注射STZ 7 d后,MI組、STDP組與Sham組比較,F(xiàn)BG顯著升高、BW顯著降低(P<0.01),并出現(xiàn)明顯的多飲多食多尿的癥狀;Sham組BW穩(wěn)定上升,MI、STDP組持續(xù)下降,但STDP與MI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MI與STDP組持續(xù)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見表1。
表1 模型建立后各組大鼠FBG及BW比較(±s)Tab.1 Comparison of FBG and BW after the model establishment in each group(±s)
表1 模型建立后各組大鼠FBG及BW比較(±s)Tab.1 Comparison of FBG and BW after the model establishment in each group(±s)
注:與 Sham 組比,*P<0.05,**P<0.01。
術(shù)后28 d BW(g)Sham 組 6 4.36±0.35 4.81±0.64 381.03±24.31 468.33±34.97 MI組 6 29.48±2.57** 32.88±0.84** 318.2±14.58** 258.1±30.33**STDP 組 6 25.98±3.22** 30.76±3.69**321.03±12.81** 289.5±16.02**組別 動物數(shù) STZ注射7 d后FBG(mmol/L)術(shù)后28 d FBG(mmol/L)STZ注射7 d后BW(g)
2.2 心功能檢查 經(jīng)超聲心動圖檢測大鼠心功能,與Sham組相比,MI組大鼠的EF和FS明顯降低(P<0.01),提示模型大鼠已出現(xiàn)明顯左心室收縮功能障礙;與MI組相比,STDP組EF、FS均明顯增加(P<0.01 或 P<0.05),見圖 1。
圖1 各組大鼠心功能指標比較Fig.1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of rats in each group
2.3 心肌纖維化和心肌細胞肥大檢測 HE染色可見Sham組大鼠心肌細胞排列整齊,細胞形態(tài)正常、邊界清晰;MI組心肌組織染色不均勻,有明顯梗死區(qū),肌束排列紊亂,細胞輪廓不清、破碎,出現(xiàn)大量結(jié)締組織增生;STDP組心肌結(jié)構(gòu)有明顯改善,心肌細胞排列大致整齊,組織染色大致均勻,少量組織增生。
采用Masson染色評估大鼠心肌纖維化情況,圖中呈藍色的為膠原纖維,呈紅色的為肌纖維和紅細胞。Sham組大鼠心肌組織分布均勻,結(jié)構(gòu)清晰,細胞排列整齊,心肌細胞間質(zhì)和周圍血管無明顯藍色膠原纖維,鏡下視野呈紅色;與Sham組相比,MI組的心肌組織明顯減少,大量膠原纖維沉積,心肌組織結(jié)構(gòu)破壞,鏡下視野多呈藍色,CVF明顯升高(P<0.01);與MI組相比,STDP組大鼠心肌完整度較好,膠原纖維減少,鏡下視野大致以紅色為主,CVF明顯降低(P<0.01),見圖 2、3。
圖2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HE、Masson染色圖(×400)Fig.2 HE,Masson staining of myocardial tissue of rats in each group(×400)
圖3 各組大鼠基于Masson染色的膠原容積分數(shù)柱狀圖Fig.3 Collagen volume fraction histogram based on Masson staining of rats in each group
WGA染色結(jié)果顯示,選取連續(xù)完整的細胞膜圍成的心肌細胞計算面積,與Sham組[(247.10±19.66)μm2]相比,MI組[(629.94±39.75)μm2]心肌細胞面積明顯增加(P<0.01);與 MI組相比,STDP 組[(381.44±51.87)μm2]心肌細胞面積明顯降低(P<0.01),見圖 4。
圖4 各組大鼠心肌細胞WGA染色示意圖(×400)及面積分析Fig.4 WGA staining diagram(×400)and area analysis of rat myocardial cells in each group
2.4 心肌毛細血管密度檢測 作為內(nèi)皮細胞的標志物,CD31陽性代表毛細血管密度的變化,因此采用CD31染色檢測各組大鼠心肌毛細血管密度。結(jié)果顯示,與Sham組[(1 090.85±257.97)個/mm2]相比,MI組[(195.37±72.72)個/mm2]心肌組織中CD31陽性細胞密度顯著降低(P<0.01);與MI組相比,STDP組[(412.65±74.04)個/mm2]心肌CD31陽性細胞密度升高(P<0.01),見圖 5。
圖5 各組大鼠心肌組織CD31染色示意圖(×400)及毛細血管密度分析Fig.5 CD31 staining diagram(×400)and capillary density analysis of myocardial tissue of rats in each group
2.5 心肌組織 VEGF、p-VEGFR2、Ang-1、Tie-2、eNOS、iNOS、p-eNOS蛋白表達的檢測 Wes全自動蛋白質(zhì)印跡定量分析結(jié)果表明,與Sham組相比,MI組心肌組織中 VEGF、p-VEGFR2、Ang-1、Tie-2、eNOS、p-eNOS蛋白的表達水平顯著降低(P<0.01),iNOS表達水平顯著增加(P<0.01);與MI組相比,STDP 組心肌組織中 VEGF、p-VEGFR2、Ang-1、Tie-2、eNOS、p-eNOS 蛋白表達升高 (P<0.01 或 P<0.05),iNOS 表達降低(P<0.05),見圖 6。
圖6 Wes全自動蛋白質(zhì)印跡定量分析系統(tǒng)檢測心肌組織中相關(guān)蛋白表達Fig.6 Wes automatic protein blot quantitative analysis system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related proteins in myocardial tissue in each group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是糖尿病患者發(fā)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5-16]。糖尿病患者MI的發(fā)病率明顯高于非糖尿病患者[17],同時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重癥率及病死率也顯著高于單純MI患者[18]。諸多實驗證實糖尿病通過抑制血管生成相關(guān)因子表達,阻礙血管新生,造成心肌微循環(huán)障礙,使得MI后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情況更加惡化[19-22]。促進血管生成目前被認為是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一種創(chuàng)新性治療方法[23]。因此迫切需要尋找新的藥物保護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受損的心肌微血管,提高心功能,治療心力衰竭。
麝香通心滴丸依據(jù)“至寶丹”加減化裁而來,由人工麝香、人參莖葉總皂苷、蟾酥、丹參、人工牛黃、熊膽粉、冰片7味中藥組成,有芳香益氣通脈,活血化瘀止痛之功,可有效緩解胸痛胸悶、心悸氣短、神倦乏力等癥狀,臨床用于治療冠心病穩(wěn)定型勞累性心絞痛,現(xiàn)已被納入《冠心病合理用藥指南(第2版)》。目前對麝香通心滴丸的研究多集中在冠狀動脈慢血流、急性冠脈綜合征、穩(wěn)定型冠心病等方面[24-26],尚未見到對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疾病的臨床或藥理文獻報道。本研究超聲結(jié)果提示,麝香通心滴丸可明顯提高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大鼠EF和FS值,改善心功能,但對其BW及FGB等糖尿病癥狀無明顯治療作用;同時既往研究報道提示,麝香通心滴丸具有顯著的血管內(nèi)皮保護功效以及明顯的促血管新生作用[27-28],由此推測其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疾病中可以通過改善心肌微循環(huán)以保護心功能。
MI后,心肌組織缺血缺氧狀態(tài)可代償性誘導冠狀動脈側(cè)枝循環(huán)產(chǎn)生,為梗死心肌組織提供血液灌注,促血管新生相關(guān)因子如VEGF、Ang-1在缺血缺氧誘導的血管新生調(diào)節(jié)中起關(guān)鍵作用[29]。然而,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動物的心肌組織中,VEGF及其受體水平均明顯下降[30]。實驗證實,糖尿病可破壞心肌微血管新生,導致心肌微循環(huán)障礙,又進一步抑制和阻礙MI后代償性血管新生。因此,提高血管新生能力,促使內(nèi)皮細胞生成側(cè)枝循環(huán)及復雜血管網(wǎng),對于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治療及預后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此類藥物開發(fā)尚嫌不足。
治療性血管新生是通過藥物促進和刺激新生血管,包括小動脈和毛細血管,進而形成血管網(wǎng)絡,以恢復缺血組織的血流循環(huán)[31]。在評價血管新生和微血管密度時,多采用免疫組化法對內(nèi)皮細胞標志物CD31進行染色。免疫組化染色結(jié)果顯示,麝香通心滴丸可提高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大鼠CD31表達,提示該中藥復方可有效促進血管新生,增加心肌微血管密度,改善心肌微循環(huán)。
糖尿病患者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發(fā)揮生理作用與維持正常的心肌毛細血管密度和正常左心室功能有關(guān)[32]。內(nèi)皮細胞需要接收多種生長因子刺激才能增殖、遷移成新的側(cè)枝循環(huán)[33],VEGF、p-VEGFR2、Ang-1、Tie-2、eNOS等參與其中。VEGF對血管新生具有中心調(diào)控作用[34],可刺激內(nèi)皮細胞生長,促進血管新生[35]。VEGFR2是VEGF的主要特異性受體及關(guān)鍵信號傳導因子[36]。VEGFR2與VEGF結(jié)合后發(fā)生磷酸化[37],p-VEGFR2繼而調(diào)控下游信號通路,通過增殖、遷移和抗凋亡等途徑維持內(nèi)皮細胞生存,促進新生血管形成[38-39]。既往研究結(jié)果顯示,糖尿病可引起VEGF/p-VEGFR2水平明顯下調(diào)[40-42],血管新生受損,心肌毛細血管密度降低[35];VEGF表達水平和毛細血管密度的顯著降低可導致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障礙[43]。Ang-1/Tie-2信號系統(tǒng)在血管成熟與穩(wěn)定中起關(guān)鍵作用[42]。糖尿病血管新生異常與Ang-1/Tie-2信號通路傳導受損密切相關(guān)[43-44]。Ang-1募集平滑肌細胞到新生血管中,使其形成肌性小動脈和靜脈,促進新生血管在初始階段進一步發(fā)育成熟[45],達到改善心肌血流、修復心肌的目的[46-48]。增加Ang-1/Tie-2信號通路表達,可顯著提高毛細血管密度[44,49]。eNOS 是通過產(chǎn)生一氧化氮(NO)介導 VEGF誘導血管新生的重要分子,p-eNOS是其活化狀態(tài)[50-51]。iNOS可促進eNOS解偶聯(lián)[52],對內(nèi)皮功能有消極作用。既往研究表明,通過提高eNOS/iNOS比值能有效增加NO生物利用度,改善氧化應激,抑制血管衰老,促進側(cè)枝循環(huán)血管網(wǎng)形成[52-53]。
全自動蛋白定量結(jié)果顯示,MI組大鼠心肌中VEGF、p-VEGFR2、Ang-1、Tie-2 蛋白表達較 Sham降低,eNOS/iNOS失衡,提示糖尿病及冠脈結(jié)扎復合刺激使血管新生相關(guān)蛋白顯著減少。麝香通心滴丸可有效提高 VEGF、p-VEGFR2、Ang-1、Tie-2 蛋白表達量,恢復eNOS/iNOS平衡,提示麝香通心滴丸可通過調(diào)節(jié)上述蛋白表達,以期促進血管新生。
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麝香通心滴丸通過促進血管新生,增加微血管密度,修復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損傷,改善心肌微循環(huán)障礙,從而保護心功能。麝香通心滴丸促進血管新生的藥理作用可能與上調(diào) VEGF、p-VEGFR2、Ang-1、Tie-2、eNOS、peNOS蛋白表達水平,降低iNOS表達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