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盧娜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圖/視覺中國
過去,說起香港的藝術與文化名片,人們首先會想到巴塞爾藝術展,還有各類藝術展和拍賣會,但隨著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開幕,它所在的西九文化區(qū)也開始廣為人知。游客們忽然發(fā)現(xiàn),在繁華的香港西九龍,有的不光是TVB劇集里常見的“重案組”,還有了一個欣賞藝術和放松身心的新去處。那么本期,我們就一同走進這個炙手可熱的香港新地標,在眺望美景的同時,感受文化與藝術的熏陶。
雖然大多內(nèi)地游客對香港西九文化區(qū)之名是近期才有所耳聞,但早在20年前,西九文化區(qū)的藍圖便已徐徐展開。
1998年,時任香港特區(qū)行政長官董建華在當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要在西九龍的填海區(qū)興建一系列世界級的文化設施,希望借此提高香港的文化水平與世界地位。”作為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文化項目之一,西九文化區(qū)將擁有絕美的海景,同時集藝術、教育和公共空間于一體,旨在打造推動文化發(fā)展的當代休閑新空間。
歷經(jīng)20多年的籌劃、建設與發(fā)展,位于香港維多利亞港畔的西九文化區(qū),現(xiàn)已成為香港的藝術文化新名片。隨著各類世界級文化藝術項目,如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M+博物館等重磅藝術地標的落成,讓這個多姿多彩的文化地帶逐步成形。
地址:九龍西九文化區(qū)博物館道8號
開放時間:
星期一丶三丶四丶日:上午10時至下午6 時
星期五丶六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8時
博物館是城市記憶的守護者,也是城市歷史的收藏者,細細描摹著城市生活的文化脈絡。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談道:“香港擁有50多座各具特色的博物館,豐富多彩的博物館文化活動已經(jīng)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內(nèi)容。博物館的存在不僅清晰了香港的歷史脈絡,更為民眾提供了集體回憶的空間,也為每位觀眾安排了一場場面向未來的想象之旅?!?00多萬市民有超過一半人次在一年中參觀過博物館,香港的博物館普及度可見一斑。”
7月2日,歷經(jīng)4年籌劃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為西九龍文化區(qū)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博物館共設九個展廳,914件北京故宮博物院外借文物悉數(shù)登場,這是故宮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藏品外借,絕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在香港展出。這批文物種類齊全,涵蓋故宮博物院藏品的各大門類,有繪畫、書法、青銅器、陶瓷、金銀器、琺瑯、玉器、漆器、玻璃、璽印、織繡、首飾、雕塑、圖書典籍、古代建筑等25個門類,時間跨度為五千年。其中一級文物共有166件,屬“國寶”級別,占借展品總數(shù)18%。
《虞摹蘭亭序》卷,唐,虞世南摹,紙本,行書,縱24.8厘米,橫57.7厘米 圖/故宮博物院網(wǎng)站
定窯孩兒枕(殘),宋 圖/故宮博物院網(wǎng)站
“大清受命之寶”,清崇德,白玉質(zhì),盤龍紐方形璽 圖/故宮博物院網(wǎng)站
這些文物構(gòu)成了五大專題展覽和兩大特別展覽,其中兩個專題展覽(展廳1和2)介紹明清的紫禁城以及清代宮廷生活;三個專題展覽(展廳3、4和5)分別聚焦陶瓷、清代帝后畫像和工藝珍寶;兩個特別展覽 (展廳8和9) 展示中國古代書畫瑰寶和以馬為主題的珍品。其中展廳9的“馳騁天下:馬文化藝術”同時展出13件來自盧浮宮的珍藏,與故宮文物互鑒,開展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
事實上,除了國寶之外,“香港故宮”的外形也是極大的看點。其設計者嚴迅奇是近二十年來香港最成功的建筑師之一,作品遍布亞洲,包括香港政府總部大樓、中環(huán)花旗銀行大廈等標志性建筑。前所未有的項目關注度讓嚴迅奇深感責任重大,不僅要將建筑與西九文化區(qū)的整體氛圍協(xié)調(diào),內(nèi)部也要保留與北京故宮相呼應的細節(jié)。最終,他決定把紫禁城的中軸線概念融入香港故宮中:嚴迅奇先是設計了一個巨大的廣場,用來模擬太和廣場,觀眾穿過廣場,就如走過故宮博物院的中軸線,再非常有儀式感地進入朱紅大門,朱紅大門上整齊地排列著玻璃門釘,呼應著北京故宮帶黃銅門釘?shù)膶m門。
為了讓這里成為他心目中“一個能夠讓古今中西對話的地方”,他在建筑整體外形上借鑒了中國傳統(tǒng)器物“上寬下聚,頂虛底實”的美學特點,呈現(xiàn)出方鼎的獨特造型,營造出一種穩(wěn)定而厚重的歷史感??臻g方位向上遞進,引領觀眾向上參觀。在高層,向南可見中環(huán),向西可見日落,港島天際線及大嶼山的景觀盡收眼底。
地址:九龍博物館道38號西九文化區(qū)M+
開放時間:
逢星期二至四、周末及公眾假期:早上10時至下午6時星期五: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
星期一:休館
欣賞過國寶的古韻魅力,我們再用當代藝術的方式打開香港。在香港西九文化區(qū)的亞洲首家全球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博物館可以了解二十世紀及二十一世紀香港乃至世界各地的當代視覺文化。而M+博物館不光是香港最大的博物館,其大樓建筑設計本身,亦擁有獨特的藝術文化意義。這里不僅是香港城市文化新地標,也將極大地延展行業(yè)在視覺藝術方面的全新探索。
走進博物館內(nèi),你更會發(fā)現(xiàn)處處皆是驚喜,每一處細節(jié)都體現(xiàn)了設計師的匠心獨運,每一件藏品都訴說著它的故事。據(jù)了解,M+博物館的大約8000多件藏品里,有23%是香港藝術家的作品,另有60%來自內(nèi)地或亞洲其他區(qū)域,其余來自歐美國家。同時,M+策展團隊的成員構(gòu)成也非常多元,策展人涵蓋中國、韓國、日本等多個區(qū)域。因而,其定位不僅僅是一家香港的博物館,也可以跟亞洲以及全球有文化對接。
地址:西九文化區(qū)管理局大樓
除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和M+博物館之外,香港作為在亞洲藝術品拍賣市場起到風向標作用的城市,還吸引了擁有逾200年歷史的國際拍賣行富藝斯亞洲區(qū)總部入駐西九文化區(qū)。
將于2022年秋季正式啟用的富藝斯新總部坐擁逾48000平方英尺的六層空間,其中有地面三層的商業(yè)空間、頂樓兩層的展廳及拍賣場,以及一層辦公室空間。而達14米高、坐擁維多利亞港美景的頂樓落地窗是此建筑的亮點,到訪者將置身于灑滿自然光的展覽空間內(nèi)欣賞藝術、設計及各門類藏品,能為亞洲的藏家群體就近帶來更好的觀展體驗與視覺享受。
富藝斯亞洲區(qū)主席陳遵文(Jonathan Crockett)此前表示:“這個嶄新的拍賣廳和藝術空間將讓我們在全年任何時刻都可以舉行展覽、拍賣及其他形式的活動,而不再受限于每年兩季香港拍賣的固有模式。在西九文化區(qū)中心地帶設立全新總部,讓我們可提供配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M+和西九文化區(qū)的節(jié)目及活動,進一步推展西九成為世界級的藝術文化地標?!?/p>
西九文化區(qū)靠近海濱長廊和維港,如畫的風景可謂拍攝網(wǎng)紅照片的最佳地點。從廣闊的港灣景致到風格各異的壯觀建筑,西九文化區(qū)讓你簡單一張風景隨拍也能化為具質(zhì)感的相片。
想捕捉到香港最瑰麗的落日景致嗎?西九文化區(qū)內(nèi)藝術公園絕對是城中最佳的拍攝地點之一,不論是單純拍攝落日余暉映晚霞的壯麗景色,還是想在維港海岸夕陽西下留倩影,藝術公園及海濱長廊均是你最佳的選擇。
一邊享受海景與微風,一邊迎接夜幕降臨,放空心靈仔細感受,或是以鏡頭留住剎那光景,不負這美好時光。
戲曲中心糅合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設計元素,以其屢獲殊榮的建筑設計,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戲曲藝術的進化與演變。其弧形外墻表面,由超過10,000塊的“銀葉片”裝飾所組成,其獨特的空間鋪排處理及流線外型,呈現(xiàn)出“氣”的概念,使其從不同角度的拍攝,都可作為完美的背景,輕松拍攝到富有層次感的構(gòu)圖。
位于西九海濱長廊的“Growing Up”展亭是首屆“香港新晉建筑及設計師比賽”的獲選設計。設計上參考了木柱、走廊、中式屋頂?shù)炔簧傧愀劢ㄖ厣淙谌氍F(xiàn)代元素的建筑風格亦呼應了西九文化區(qū)貫通中西,為城市孕育藝術文化的特質(zhì),亦是社交網(wǎng)絡上常見的打卡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