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玲 陳玲紅 連麗鳳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10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福建省泉州市 362000
腹水為肝硬化的常見嚴重并發(fā)癥,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療難度大、易反復,且預后效果不佳,患者極易發(fā)生焦慮、抑郁等心理應激反應。較大的心理負擔使其不斷形成消極的應對方式,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信心及生活質(zhì)量,因此積極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具有重要意義[1]。Snyder希望理論是一種基于希望和心理彈性水平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種動力狀態(tài),通過樹立積極的趨向目標來引領患者看到希望,促使患者以積極的態(tài)度和行動來面對疾病,起到促進康復的作用[2]。在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健康教育中融入Snyder希望理論或許能夠起到不錯的效果,為此本文探討基于Snyder希望理論的健康教育應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使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19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已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1)符合肝硬化診斷標準;(2)腹腔穿刺確診合并肝腹水,積液>200ml。排除標準:(1)合并肝癌等惡性腫瘤者;(2)認知或溝通交流障礙,無法配合干預者;(3)預計存活時間<3個月者。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用藥指導、飲食指導、疼痛控制、心理干預、防感染、家屬指導等常規(guī)健康教育。觀察組采用基于Snyder希望理論的健康教育。選擇1名護士長、2名具有心理咨詢資格的護士、4名??谱o士、2名主治醫(yī)師成立干預小組。護士長為小組組長,負責科研管理及工作指導,護士負責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及出院后的隨訪,主治醫(yī)師負責患者的病情診療,提供臨床指導。小組成員經(jīng)過系統(tǒng)、專業(yè)的Snyder希望理論學習培訓,依據(jù)Snyder希望理論開展干預。(1)責任護士根據(jù)患者入院時的臨床資料初步評估患者的病情,通過口頭詢問了解患者疾病知識掌握情況,干預初始階段主要以了解掌握、取得信任、建立良好關(guān)系為主。(2)心理咨詢護士使用HHI、CD-RICS量表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分析評估結(jié)果,判斷患者有無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3)通過組織開展講座、面對面教育等方式向患者介紹Snyder希望理論的基本概念、意義、實施方法,取得患者的信任及配合。希望理論干預具體內(nèi)容:(1)格式塔心理暗示療法:由心理咨詢護士進行治療,治療時播放輕音樂輔助,約1h。通過溝通交流的形式暗示患者,活在當下,不要去思考以后的事情,將注意力放在今天,做好今天應該完成的事情;面對實際,減少思考,多去感受,體會當下最本能的感受;學會接受不愉快的情感;不評判他人的做法和想法,減少與他人的矛盾,形成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不參與他人的附和眾議;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對自己負責;充分發(fā)揮自身潛能,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2)敘事療法:由心理咨詢護士進行治療,治療時播放輕音樂輔助,約1h。引導患者分享患病前的人生經(jīng)歷,回憶人生中的美好階段;患病后自己是如何看待的,有什么希望,現(xiàn)階段覺得希望還能否實現(xiàn);共同分析阻礙希望達成的影響因素;治療者通過分享曾經(jīng)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診治過程幫助患者改變心理動機。(3)塑造療法:將長時間的治療過程分解為多個階段,協(xié)助患者共同制定各個階段的小目標,在不斷地目標達成下幫助患者重塑希望,提高治療信心,增加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飲食、用藥等干預措施的開展。(4)團體心理治療,組織開展病友會,邀請積極樂觀的患者上臺分享經(jīng)驗,取得相互之間的情感慰藉?;颊叱鲈汉笸ㄟ^微信消息、視頻、語言等方式開展延續(xù)護理,持續(xù)保持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預,并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防止消極情緒的產(chǎn)生。干預包括住院期間及出院后隨訪,共8周。
1.3 觀察指標 (1)希望水平:分別于干預前后使用Herth 希望量表(HHI)進行評價,包括積極態(tài)度、積極行動、與他人保持親密關(guān)系三個方面,總分48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希望水平越高。(2)心理彈性水平:分別于干預前后使用心理彈性量表(CD-RICS)進行評價,包括堅韌、力量、樂觀三個方面,總分100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心理彈性水平越高。(3)生活質(zhì)量:分別于干預前后使用WHO 生存質(zhì)量評估簡表(WHOQOL-BREF)進行評價,包括軀體功能、認知功能、情感功能、社會功能四項條目,每項評分總分100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越高。
2.1 希望水平 干預后,觀察組的HHI各項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希望水平比較分)
2.2 心理彈性水平 干預后,觀察組的CD-RICS各項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心理彈性水平比較分)
2.3 生活質(zhì)量情況 干預后,觀察組的WHOQOL-BREF各項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生活質(zhì)量情況比較分)
肝硬化腹水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進展性肝病,多由鈉、水過量潴留、門靜脈高壓、RAAS失衡等所致,具有病死率高、治療難度大的特點。據(jù)統(tǒng)計,肝硬化腹水患者的1年病死率約為15%,5年病死率高達44%,因此積極控制腹水的發(fā)生和進展對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3]。肝硬化腹水的治療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藥物、控制飲食、腹腔穿刺等均是重要的治療手段,但臨床上的肝硬化腹水普遍存在消極的情緒及應對方式,治療信心及希望水平嚴重不足,影響治療效果及預后[4]?,F(xiàn)階段臨床上常采用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來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疾病認知,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雖可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對疾病及護理知識的認知,對消極情緒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并不能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患者仍缺乏治療信心和希望[5]。
希望是個體實現(xiàn)目標的一種積極信念,是提高個體能量感及滿足感的一種正向、積極的心理,能夠幫助患者形成積極的治療心態(tài),激發(fā)內(nèi)在動力及自我效能,與消極心理相互中和[6]。心理彈性是指個體在面對疾病時的應對和適宜能力,良好心態(tài)彈性能夠促使患者積極地面對疾病,配合治療,接受疾病,避免消極情緒的產(chǎn)生[7]。Snyder希望理論是一種以希望和心理彈性為基礎的心理干預方法,其認為目標是完成個體活動的基礎,通過后天的學習來形成一種積極的個體思維和行為傾向,提高個體在完成目標時的認知和信心,進而促進目標的達成[8-10]。相關(guān)研究表示,采用Snyder希望理論干預可提升骨腫瘤患者的心理韌性及希望水平,能夠促成積極應對方式形成[12]。由此可見Snyder希望理論在癌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但目前有關(guān)肝硬化腹水患者應用的相關(guān)研究報道鮮有。
本文結(jié)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的HHI、CD-RICS、WHOQOL-BREF的各項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基于Snyder希望理論的健康教育相比常規(guī)健康教育能夠顯著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希望水平及心理彈性水平,改善生活質(zhì)量。分析原因:基于Snyder希望理論的健康教育根據(jù)不同患者的實際情況設定不同階段的目標,通過敘事療法、塑造療法來引導患者完成目標,在不斷達成目標地刺激下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進而增加治療信心,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同時通過格式塔心理暗示療法、團體心理治療等措施來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以動力思維作為指導,激發(fā)患者的個人動力,調(diào)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改善消極情緒,減輕心理壓力,進而提高患者的心理彈性水平。良好的希望水平及心理彈性水平使患者無論在院內(nèi)還是院外都能夠以積極的心態(tài)和態(tài)度來面對疾病,配合醫(yī)護人員,增加治療的依從性,有利于腹水癥狀的控制和改善,進而起到提高生活質(zhì)量的作用[11-12]。
綜上所述,基于Snyder希望理論的健康教育能夠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希望水平及心理彈性水平,改善生活質(zhì)量,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