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珠海市金灣區(qū)教科培中心 樂曉華
本次調查的目的是為了了解深度學習視域下當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教學過程中是否采取深度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以及深度學習這一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被應用到何種程度的現(xiàn)狀,以此來分析當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為了了解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本研究編制了兩份問卷。一份是針對教師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淺層次學習現(xiàn)狀調查問卷》,問卷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認識等幾個維度進行設計。每份問卷設計10 道單項選擇題,包括教師在教學中秉持的教學理念、對深度學習的認識及對教學過程的把握程度等。另一份是為了了解初中學生基于深度學習的語文學習現(xiàn)狀,研制了《學生深度學習能力調查問卷》,問卷由15 道單項選擇題組成,共分為三部分:學生的深度學習傾向調查、學生的深度學習行為調查和學生的深度學習策略調查。
1.教師調查對象
研究選擇來自廣東省珠海市各個區(qū),各個層次學校的初中語文教師作為調查對象。本次調查過程中,共有144 名教師參與調查,最終有效問卷的數(shù)量為141 份,三個年級的教師人數(shù)基本持平。
2.學生調查對象
本次研究選取的問卷調查對象為廣東省珠海市初中學生,隨機抽取多個學校的初中學生作為本研究的調查對象,共發(fā)放問卷1770 份,參與調查的學生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
根據(jù)問卷設計,教師問卷結果分成教師教學理念、教師教學認知和教師教學方法三大類來進行討論分析。
1.教師教學理念調查結果
教師教學理念主要調查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遵循的教學理念和指導思想。針對“你目前堅持的教學理念是( )”這一問題,所有老師都有自己堅持的教學理念,共有135 人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占到95.74%。
針對“你認為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是( )”這一問題,其調查結果如圖1 所示。
圖1 “你認為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調查結果圖
從圖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認為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素養(yǎng)得到提升,14.18%的教師認為要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有3.55%的教師認為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學習掌握知識,但沒有人選擇讓學生理解知識。
2.教師教學認知調查結果
教師教學認知對應問卷主要調查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對深層次學習和淺層次學習的認知和理解。針對“在課堂教學中淺層次學習是指( )”這一問題,其調查結果如圖2 所示。
圖2 “你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淺層次學習是指”問題調查結果圖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認為課堂教學中淺層次學習就是學生學習知識、識記知識和理解知識的學習,占到58.16%,還有26.24%的教師認為課堂教學中淺層次學習是教師教學生朗讀課文、背誦知識點的學習??梢?,大部分教師認為只關注教學目標的記憶、理解層面的學習是相對淺層的。但也有12.77%的教師認為針對學生的分析、綜合、運用和評價能力的學習是淺層次學習。
針對“你認為目前在課堂教學中淺層次學習狀態(tài)情況是( )”這一問題,其調查結果如圖3 所示。
圖3 “你認為目前在課堂教學中淺層次學習狀態(tài)情況”調查結果圖
從上述數(shù)據(jù)可以看,認為目前在課堂教學中淺層次學習狀態(tài)普遍存在和大部分存在的教師共占到約91%,可見,大部分教師認為淺層教學依然充斥著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教師一旦不注意,便很容易導致教學的表層和粗糙。還有8.51%的教師表示不太清楚,也與上一個問題的調查結果相對應,部分教師對什么是淺層次學習并不了解。
針對“深度學習課堂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 )能力為主”這一問題,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94.33%的老師認為深度學習課堂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為主,這與深度學習的概念和要求也是匹配的。
針對“你平常在教學工作中聽說過深度學習的概念嗎?”這一問題,95.74%的老師都有聽說過深度學習的概念,有6 個老師表示沒聽過或不知道。55.32%的教師認為非常有必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深度學習教學,34.04%的教師認為較有必要,還有近14 位教師認為沒有必要或者無所謂。
3.教師教學方法調查結果
教師教學方法調查主要調查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喜歡和目前使用的教學方法。針對“你最喜歡利用的教學方式是( )”這一問題,結果顯示62.41%的教師喜歡用講練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31.21%的教師喜歡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授課,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喜歡講授方式授課的老師占4.26%,還有2.13%的老師采取其它的一些教學方式。
針對“你目前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是( )?”這一問題,其調查結果如圖4 所示。
圖4 “你目前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問題調查結果圖
可以看出,39.72%的教師在課堂上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用講練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29.79%的教師使用任務驅動法,組織學生開展深度學習,而使用講授法的教師占16.31%,使用其它方式的占14.18%。
學生問卷共15 道單項選擇題,采取五點記分法,分為“非常符合”“符合”“一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五個等級。
1.深度學習傾向調查結果
深度學習傾向包括五個題目選項,主要調查學生語文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感受,其總體分析如圖5 所示。
圖5 深度學習傾向調查結果圖
從圖可以看出,學生認同度最高的一點是“當老師提供的學習資源比較有趣時,我就會很認真地學習”,這也說明學生對教學資源充滿期待,教師精心和充分的準備能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第二,66%的學生認為有時探究老師提出的問題就像看一部非常棒的小說一樣令人興奮,說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提問也能讓學生保持好奇和動力。第三,只有3%的學生不認同“學習是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學習能帶來愉快、滿足的感受。”因此,總體上來說,學生的學習傾向是積極主動的,是能感受到趣味和意義的。
2.深度學習行為調查結果
第二部分是學生的深度學習行為調查,其總體分析如圖6 所示。
圖6 深度學習行為調查結果圖
從圖可以看出,五個行為中與學生實際情況最符合的是“積極地參與課堂討論”和“遇到不懂的問題向老師或同學請教”,而與學生實際情況最不符合的是“上課前會充分地預習”,只有16%的學生認為非常符合,還有9%左右的學生上課前完全不預習。而針對回顧反思,只有17%的學生認為非常符合,學生的回答總體得分偏中,表明學生對反思的表現(xiàn)和重視程度都一般。針對提問行為習慣,不符合的占8%,完全符合的也是17%,說明學生提問的意識和能力都有待提升。
3.深度學習策略調查結果
第三部分是學生的深度學習策略調查,其總體分析如圖7 所示。
圖7 深度學習策略調查結果圖
從學生的學習策略上來看,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主動性欠缺的問題,缺少目標性,只有18%的學生有明確的目標。只有15%的學生會對某一問題進行充分的思考和分析,可見學生把學習時間和內容比較多地局限在課堂上,而不太注重課后的擴展和深化,這是深層學習能力欠缺的表現(xiàn)之一。大約95%的學生都喜歡利用多種渠道和手段獲取想要的信息,這也是新時代學生的特點之一,體現(xiàn)了其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約94%的學生都會把對知識的理解作為評價的標準。
整體而言,絕大多數(shù)教師對深度學習處于聽說過或不了解的狀態(tài),對深度學習的理念認知不夠深入,大都是從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中表達對深度學習理解??梢?,深度教學理念已經得到較多教師的認可,部分教師具備一定的深度學習理念。絕大部分教師對深度教學是認可和積極的,愿意在教學中去嘗試使用深度學習,只有少數(shù)人持否定和無所謂的態(tài)度。
從調查結果中發(fā)現(xiàn),盡管絕大多數(shù)老師喜歡的教學方法多樣,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大多數(shù)的初中語文教師仍采用“講授法為主導”作為課堂的主要授課方式。被調查教師在使用講授法的同時,也開始注重對自主學習、情境法、對話法、討論法等其它方法的使用,但又產生了一些活動形式化的問題??傊壳暗某踔姓Z文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面更加多元化,但是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和使用缺乏整體的設計,多側重知識點的傳授,并不能達到教學方法使用的最大價值,需要進一步的改善。
調查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的教學過程出現(xiàn)不夠深層的問題,91%的教師都認為課堂教學中淺層次學習狀態(tài)普遍存在,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過程的實施環(huán)節(jié)過于表面,教學深度不夠。很多教師追求課堂表面的熱鬧以及對課堂的控制,而忽略學生的參與和互動。較多教師對語文學科性質的理解還不夠深,不同內容的教學過程把握不夠準確。
從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學生學習傾向總體上是積極主動的,能感受到語文學習的趣味和價值??梢钥闯?,學生對一成不變的教學缺少新鮮感,只有積極主動的探索所學課程知識,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點未建立起濃厚的興趣和主動學習的能力。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只有少數(shù)學生會主動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做到查缺補漏。大多數(shù)學生仍然需要老師的推動才能繼續(xù)前進。
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深度學習策略的應用不夠深入。首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建構整合,多數(shù)學生對于零散的語文知識只是偶爾進行歸納和總結,而是以死記硬背為主。其次,學生更偏向于接受知識,把學習時間和內容比較多地局限在課堂上,而不太注重課后的擴展和深化。對于初中語文來說,語言的運用能力需要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如果只停留于書本上和試卷里,沒有了實際應用,深度學習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理論是實踐的基礎,教師教學理念是開展教學的指導和方向。隨著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提出,在基礎教育層面上也倡導著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而進行教學活動,這就要求學校不斷的更新其辦學理念,及時地關注前沿的教學理念,重視國家頒布的關于教學改革的決策,認真學習并實踐相關的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重視使課堂教學由表層走向深入,以此來確保學生的深度學習以及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語文教師也需要及時學習前沿的語文教育理念,充分認識深度學習的重要性。倡導學校為教師們提供一定的條件讓其定期接受相關理論的培訓,并鼓勵教師們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將所學到的新理論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學習,進而感受到學習的意義。
深度學習并不是自然發(fā)生的,它需要促發(fā)條件。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和教學實施能力都將影響初中語文深度學習的實現(xiàn)。初中語文課教學設計是指教師依據(jù)學科教學特點、課程標準的要求,為學生所要達到三維教學目標所需,對某一課時的教學活動所進行的預先計劃。擬定科學化的教學設計需要教師綜合各個方面的教學因素進行分析探究,具體而言,包括對教材內容和課程標準的把握、學生基本學情的了解、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內容的組織安排等。其中,為達到實現(xiàn)學生深度學習的目的,教師在擬定科學的教學設計的同時,應把握好最為關鍵的三個“深度”——深度分析課程標準、深度分析教材內容以及深度分析學生需求。
深度學習視域下的教學實施要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學實施是教學理念落地為實踐行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要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產生深度學習行為離不開教師的深度教學。具體來說,一是任務和問題化。把知識內容轉化成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好的學習任務可以促進學生的深度思考能力,并有益于學生和教師的深度互動。通過設計有挑戰(zhàn)的任務,學生學習動機就會被激發(fā),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釋問題,或者分析推理、溝通交流,最終達到問題的解決。二是增強情境性。在學生的成長方面,使學生從解決課堂知識問題的能力轉向提高在實際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高階思維的發(fā)展,所以,教師的教學要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進行情境選材,設置以解決生活化中的情境問題。以幫助和引導為學生對提出問題的理解、促成問題解決的實施。
以深度學習為核心的初中語文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深度教學注重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強調完整深刻地處理知識,增強學生知識學習的意義感、自我感和獲得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能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yǎng)學生批判反思能力。學生的參與使語文課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更有意義,教師的教學功能得以實現(xiàn)。教師必須更新觀念,改進教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使學生的課堂學習由淺層走向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