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沙 群
韓佳童的長篇小說《福如東海》是一本講述美食文化傳承的作品,這本書通過少年福海的視角,對傳統(tǒng)文化、對中國美食和菜式、對廚師行業(yè)進行了深入肌理的描寫,刻畫了世間百態(tài),是一部向傳統(tǒng)文化致敬的作品。
小說語言精彩,敘述與描寫非常到位,細節(jié)豐富、生動、飽滿,能給讀者帶去很大的閱讀快感。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成為傳統(tǒng)文化獨具魅力的組成部分。主人公對廚藝的細心誠心、精益求精,彰顯了中國人所長久稱道的工匠精神、對精熟技藝的敬畏之心與孜孜以求。
比如大廚燒完菜后在洗勺之前專門有道“蹭勺”工序,主人公福海學(xué)徒的頭兩年,基本就在做這件事。書中是如此描述的:
師父們出完一道菜,為了避免這道菜的味串到下一道菜里,當(dāng)時就把炒勺往旁邊一扔,另換新勺。福海就得趕緊把炒勺撿起來先刮去上面殘存的湯汁,再用鍋底灰摻了細沙,在勺上慢慢地蹭,直到把剩料全蹭干凈了,沒有余味,才能拿水沖洗。
而“蹭勺”之后呢?書中說道:
蹭勺靠的是日久天長,日積月累。福海聽師父說過,蹭勺三年,后面還有顛勺三年。刀功要拿得出手,也要三年。至于火候,就更別提了,那得靠一輩子悟去。
小說也著重體現(xiàn)了延續(xù)和發(fā)揚古老技藝的過程中,薪火相傳的師徒之情、同門之誼,展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溫暖醇厚的情感,以及對少年成長的影響與滋養(yǎng)。這些熠熠閃光的美德,正如傳統(tǒng)技藝一樣,一代一代流傳并不斷豐厚,讓人們堅守與傳承。
熬過粥的都知道,先把蓮子、薏米等泡上一天,和數(shù)種谷物加水淘洗,晚上放進燉鍋里,微微火力煨上一夜,次日清晨,米散湯稠,百谷的精氣神都散在粥里,濃郁芬芳。不禁懷想,百谷雜糧都是耗了頗多農(nóng)力、陽光、水、運力才抵達我們的。
一粥一飯皆不能急功,閱讀這本書我們會更加深刻地理解這一點。勤勉、盡責(zé)、積極行動,這些樸素的價值會讓我們有一種最扎實的自我實現(xiàn)力,促使我們不斷地接力與堅守。
《福如東?!肥亲髡唔n佳童的第一本書,可創(chuàng)作歷程卻前后歷經(jīng)五個寒暑。
早在2018 年,韓佳童就創(chuàng)作了短篇小說《九大碗》,這是《福如東海》這本書的雛形。之后的五年里,作者始終聚焦、不斷豐富山東老家游廚題材,以此為背景,持續(xù)關(guān)注一對師徒對于美食文化傳統(tǒng)的接力與堅守。于是,經(jīng)歷五年多灶臺上蒸煮煎炸烹熘燉炒的歷練,故事中的“小福?!睆膶W(xué)徒即將升任三灶師父,而作者也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本書。
這本書還榮獲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第三屆曹文軒兒童文學(xué)獎”長篇佳作獎?;乜醋髡叩膭?chuàng)作歷程,感慨萬千,經(jīng)歷五個寒暑,作者的新書獲獎,這背后的堅守是什么呢?不過是心無旁騖地專注、下苦功,持之以恒地不懈堅持以及對自己的信心。■
韓佳童 著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2022年6月定價: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