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卞文志
今年6月20日,喬羽先生因病在京去世。他曾擔任中國歌劇舞劇院院長、中國音樂文學學會主席、中國社會音樂研究會名譽會長、第八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等職。本刊曾在2020年第5期“文化戰(zhàn)士天地”欄目刊登了《詞壇大家“喬老爺”:每一首歌都為愛流淌》一文。本期再發(fā)一篇《喬羽,淡然背后的家國情懷》,以表對詞壇大家“喬老爺”的緬懷之情。
著名詞作家、劇作家喬羽于6月20日凌晨駕鶴西去。他的代表作有《難忘今宵》 《讓我們蕩起雙槳》 《大風車》等。一首歌能影響一代人是不容易的,而膾炙人口的歌曲能被幾代人所傳唱并成為經(jīng)典,更是難上加難。喬羽創(chuàng)作出多部經(jīng)典作品,卻始終耳熟能詳,傳唱至今。2019年6月,《讓我們蕩起雙槳》入選中宣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yōu)秀歌曲100首”;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的歌詞“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幾乎家喻戶曉;他的多首歌曲還曾在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演唱;他在劇作方面還創(chuàng)作了《劉三姐》 《紅孩子》 《勝利列車》 《花開滿山頭》等多部作品。
喬羽1927年出生于山東省濟寧市的一個書香世家,祖父是清朝秀才,在家鄉(xiāng)辦的書墅遠近聞名,父親也是當?shù)匚牟啪慵训淖x書人,60多歲時生了他,取名喬慶寶(喬羽是后來為秘密進入晉冀魯豫邊區(qū)的北方大學就讀時改的名)。老來得子,父親對他可謂倍加呵護。喬羽得益于書香世家的良好基因,又浸潤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中,年僅四歲就已認得3000多字。母親雖不識字,但靠著民間口口相傳的傳奇故事與歌謠,也為他勾勒了一個充滿詩意的童年。
著名詞作家喬羽
憑著自己的聰慧與父母的悉心教導,小時候的喬羽就能夠應情應景地對古詩信手拈來。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再滿足于家里父母的教育,他更希望同其他孩子一樣可以進入學堂接受更系統(tǒng)的教育。但他出生時,喬家已衰敗,以至于連他上學的錢都捉襟見肘。恰好當時德國人在本地辦學招生,喬羽在店鋪中做工的大哥,為了滿足弟弟上學的期望,攢了幾個月,為弟弟湊夠了一個大洋作學費。這一個大洋開啟了喬羽不一樣的人生。
當時學校有規(guī)定,每年考試成績第一名可以免下一年的學費。為了能夠接著讀書、減輕家里的負擔,喬羽學習非常努力刻苦,年年都拿第一。僅靠著這一個大洋,他就讀完了小學。喬羽也總戲稱自己“是因為窮才這么努力的”。
1946年春,經(jīng)共產(chǎn)黨地下工作者的引薦,喬羽秘密進入晉冀魯豫邊區(qū)的北方大學就讀,終于不再為基本的溫飽犯難了。幼時受家庭長期的文學影響和熏陶,再加上勤于苦讀,他很快便掌握了格律詩、樂府和古今民歌的特點。他博聞強記,又有來自民間的稟賦,都為寫作夯實了基礎。喬羽開始在報刊發(fā)表詩歌和小說,還寫秧歌劇。此時的他已小有名氣了。
幾十年的人生經(jīng)歷給了他最大的學問。他常說,寫作時的許多感受都來自于生活。他將自己的才華用于寫歌詞,但在他眼里最神圣的,是用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去謳歌時代的發(fā)展和變化。
喬羽經(jīng)常說:“我一向不把歌詞看作是錦衣美食、高堂華屋。它是尋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飯、粗布衣,或者是雖不寬敞卻也溫馨的小小院落?!痹谒闹校瑤е緲愕纳顨庀⒑湍嗤练曳季褪亲詈玫淖髌?。從喬羽創(chuàng)作的一首首歌曲中,不難看出他作為一個山東漢子的直爽性子。有人說他的歌詞比較土,但一句句最直白的話卻構成了一首首經(jīng)典的歌。他的歌通俗易懂,但每個遣詞用句都是經(jīng)過仔細推敲的。他將自己全部的熱情傾注在歌詞里,這些都是他心血的凝結。
藝術無國界,但藝術家有祖國。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那天,喬羽站在金水橋上,仰望國旗,熱淚盈眶。那一年,他22歲。喬羽說,“祖國”這個話題是永恒的,和“愛情”是永恒的一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xiāng),每一個人都有屬于命里注定的民族,不管你后來怎樣,人的血管里都流淌著這個民族的血液。你沒有理由不屬于她,也沒有理由不報效她?!备兄x天賦,喬羽找到屬于自己的愛國方式,那就是為深愛的祖國寫歌。
《東方紅》是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5周年而創(chuàng)作的音樂舞蹈史詩,規(guī)模宏大,有近3500人參加演出。1964年初排練時,喬羽擔任了創(chuàng)作組的組長,劇組的總導演是周恩來總理。在與大家接觸的過程中,聽到其他組員都稱喬羽為“喬老爺”,幽默風趣的總理也隨大流稱他“喬老爺”?!皢汤蠣敗钡拿^就這樣打了出去,那時他才37歲。
為了使《東方紅》音樂舞蹈史詩能夠在人民大會堂的表演中更加出色,作為總導演的周總理常與創(chuàng)作組溝通,因此喬羽也幾次成為“西花廳”的座上賓,他經(jīng)常去與總理討論細節(jié)問題??偫碇浪麗酆染?,每每談罷就會邀請他喝一杯,喬羽便高興地與總理對飲起來。即使是在最苦難的十年浩劫時期,喬羽也不改樂觀的心態(tài)。后來他總是說,雖然蹲“牛棚”也蠻殘酷的,但因為心里裝著祖國,他相信黨相信國家,遇到坎坷與困難就不怕了,一切都能挺過去。
人們耳熟能詳、經(jīng)久傳唱的“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舒緩、悠揚的歌曲,卻是來自一部描述殘酷戰(zhàn)爭的電影《上甘嶺》。喬羽之所以為戰(zhàn)爭片配上一曲舒緩優(yōu)美的歌,是希望用美好的東西,喚起人們對和平生活的希望。歌詞從“一條大河”開始娓娓道來,是因為不管你是哪里人,家門口總會有條河,只要一想起家,就會想起這條河。家國是連在一起的,“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中國著名文學家、劇作家、詞作家閻肅評論喬羽的“一條大河”,是一個“謎”,又是一個“天才之作”?!段业淖鎳肪瓦@樣誕生了。喬羽以他最溫暖的筆觸、最柔美的歌聲,表達出最強烈的愿景,把熱愛祖國的心聲表達得淋漓盡致。
喬羽與少先隊員
喬羽在寫關于祖國的歌詞時,最先考慮的是大多數(shù)人的情感,讓大家唱這支歌的同時,從中享受美、珍惜美,并產(chǎn)生一種深厚的情感:為了這美好的國家,為了讓河流改變模樣,自己得為她多作一些貢獻?!白屛覀兪幤痣p槳,小船兒推開波浪……”,這首描寫上個世紀50年代少年兒童生活狀態(tài)的歌曲,被傳唱至今。此后每一代人的童年里,都唱著這一首歌。它被寫進教材里,用作上下課鈴聲,北海公園西岸還特別設立了“讓我們蕩起雙槳”的主題碼頭。
喬羽創(chuàng)作了一千多首歌曲。他以青春之筆詠赤子之歌,從20歲寫到90歲,用一種接近于大白話的通俗語言,將宏大而復雜的家國情懷和人類最美好的情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氣勢磅礴。這些灌注了他生命體驗和感悟的歌詞,點燃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心靈深處的真摯情感。然而,德高望重的他,對一些尊稱卻不敢茍同,多年來,像什么“歌壇泰斗”、“音樂文學界大師”等,都是他反對的。他在前些年曾說過:“泰斗是那些永遠明亮的、指引方向的,而我只是一個歌詞作者罷了,我的責任就是用手中的筆,抒發(fā)真情實感歌頌祖國。”
在十年浩劫中,喬羽與被勞改的知識分子們在一起相談甚歡。他們總是講故事,經(jīng)過自己的琢磨與加工,將故事講得引人入勝,連看守他們的人也時常被吸引,忍不住地放寬管制,任由他們交流。“文革”對知識分子的打壓尤為厲害,在這段時間里,喬羽僅僅寫了兩首歌,共274字,創(chuàng)作熱情被壓抑。終于在十年浩劫過后,他的才華爆發(fā)出來,一發(fā)不可收拾。他創(chuàng)作的《心中的玫瑰》 《牡丹之歌》 《難忘今宵》等一首首歌曲傳唱到祖國各個角落,讓喬羽直接進入自己的創(chuàng)作高峰期。此后,他創(chuàng)作的《愛我中華》 《思念》等成為國人張口即來的歌曲。
如果說《讓我們蕩起雙槳》記錄了50后、60后的童年,那么《大風車》則是80后、90后的兒時記憶。每晚伴隨著“大風車,吱呀吱喲喲地轉(zhuǎn)”的歌聲,成千上萬的小朋友守在電視機前等待著快樂時光的開啟。這首歡快、簡潔的歌詞,被“鞠萍姐姐”稱為兒歌范本。她說:“兒童歌曲就要像喬羽老師寫《大風車》,四句話或者八句話,小孩都記得住。”許多人都知道,喬羽的文字既參與了我們的童年,也不忘我們的老年。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喬羽用文字陪伴了幾代人走過他們?nèi)松闹匾獣r刻。其中,《難忘今宵》作為每年春晚的“絕對保留曲目”,堪稱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中文經(jīng)典歌曲之一。
這首由喬羽作詞、王酩作曲、李谷一演唱的經(jīng)典歌曲,在1984年春晚上一炮而紅,傳唱至今,已經(jīng)成為全球華人的年度情感記憶。許多人說如果每年沒有聽到《難忘今宵》,仿佛就像沒有過年一樣。6月20日,李谷一在聽聞喬羽逝世的消息后,第一時間發(fā)文悼念:“難忘我的喬老爺!我敬重、熱愛的合作伙伴!人世間雖再無他的身影,但他高尚的愛國愛民的精神,樸實無華、善良可愛幽默的人品性格,無人能超越的偉大藝術才能和作品卻永遠留存在人世間,留存在億萬人的心中!喬羽老爺子,我永遠想念您,一路走好!”
在歌詞的創(chuàng)作中,喬羽認為,帶有淳樸生活氣息和泥土芬芳的作品應當是好作品。他說:“搞創(chuàng)作除了生活體驗、創(chuàng)作技巧以外,最重要的是心靈。你如何看待人生,看待社會,都可以通過你的心靈用歌曲去反映。因為音樂有一種靈性,它是一種感性的東西,需要有情感的共鳴。”90多歲的喬羽,總是在重復地聽著自己寫的這些歌。這對于別人來說是青春的記憶,對于他來講則是他的一生?!叭绻f我是成功者的話,我是一個字一個字寫成功的,不是想成功就可以成功,這要付出心血的?!?/p>
縱觀喬羽作品,20世紀80年代和50年代不大一樣。20世紀50年代的作品大部分還是宏觀的作品,如《我的祖國》 《祖國頌》等。到了20世紀80年代,喬羽的作品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吹揭恍┈F(xiàn)象,他就想寫。喬羽的作品開始涉及微觀世界,寫得很多,都是個人在生活當中的感受,除了個人抒情,還有批評社會的一些不良現(xiàn)象的。“我對我多年來的作品看法是,說不定后人對我作品的評價,是由于我80年代的歌,而不是我50年代的歌。”喬羽曾這樣評價自己。
喬羽用自己的才華,踏著時代的腳步,隨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描繪出了一部部令人難忘的篇章。他創(chuàng)作的那些膾炙人口的佳作,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也深深地烙下一個又一個的時代印記,或蘊含深厚的文化底蘊,或記錄歷史的風雨滄桑,或折射時代的精神,或散發(fā)淳樸的生活氣息。即使在晚年的夕暉里,喬羽淡然的背后依然有一顆雄心壯志。而今,喬羽走了,他為自己寫歌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句號。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最好的悼念方式,莫過于繼續(xù)傳唱他創(chuàng)作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