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旺,徐揚濤
(1.利津縣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山東 利津 257400;2.東營市利津縣雙瀛水產(chǎn)苗種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利津 257400)
1.來源 一是自然海區(qū)捕撈的野生魚,經(jīng)人工馴化和營養(yǎng)強化培育后可作為親魚使用;二是人工養(yǎng)殖群體中選擇生長速度快、生長性能優(yōu)良的個體作為親魚使用。
2.外觀 選擇體色正常、體質健壯、游泳能力強、體形完整、具有典型生物學特性的個體。
3.規(guī)格與雌雄配比 選擇親魚3~5 齡、雌魚個體重1 500 克以上、雄魚200 克以上為宜,雌雄比例以1∶5為宜。
4.親魚的運輸 運輸前48 小時停食。運輸溫度12~14℃,水量為活魚袋的1/4。用長70 厘米、寬20 厘米的活魚袋單尾充氧運輸。親魚運回來后,培育池內溫差小于2℃,鹽度差小于5。
1.培育池 培育池為圓形鍋底狀為宜,池底中間設排水口,坡比以30%為宜,池底最好刷水產(chǎn)專用白色環(huán)保漆,池深以1.0~1.5米為宜。
2.培育管理 主要技術如下。
(1)密度。親魚放養(yǎng)密度不宜過大,雌雄分開單獨培育,雌魚可控制在2尾/米2,雄魚可控制在6尾/米2。
(2)光照強度及時間。光照強度控制在500~800勒克斯,光線均勻、柔和;光照時間從18小時開始,每天縮短光照時間5分鐘,90天后光照時間穩(wěn)定在11~12小時。
(3)環(huán)境條件。培育用水必須用沙濾水,水體清澈透明。水溫21~25℃(以23℃為宜),鹽度28~32,pH 7.8~8.6,溶氧6毫克/升以上,氨氮小于0.1毫克/升。
(4)日常管理。以鮮活餌料(沙蠶、貝類和冰鮮魚肉)為主,并適當投喂配合飼料,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1次,投餌量為魚體重的1%~3%;每天清底1次,放水大排污2次,換水量每天不少于8個循環(huán)(800%)。
1.自然產(chǎn)卵 半滑舌鰨屬于分批成熟、多次產(chǎn)卵類型魚。當水溫、光照達到一定程度,雌性親魚腹部逐漸隆起呈“胡蘿卜”狀時,按比例將雌雄魚放入產(chǎn)卵池中。雄魚有明顯的追逐雌魚的現(xiàn)象,當追逐到一定程度時,雌雄魚出現(xiàn)產(chǎn)卵、排精現(xiàn)象,卵子和精子在水中結合受精。自然產(chǎn)卵對水質要求比較高,水體要清澈透明。
2.收集卵 受精卵需要人工收集,一是可以通過100目的三角錐網(wǎng)進行人工撈取,二是通過溢水法將受精卵收集至池外容器內,將收集的受精卵用清水洗凈后進行人工孵化。
3.人工催產(chǎn)、授精 主要技術如下。
(1)人工催產(chǎn)時間。在雌性親魚呈“胡蘿卜”狀時將其挑選出來進行激素注射。
(2)催產(chǎn)藥物種類。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LRH-A3)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混合使用。
(3)使用劑量。每千克魚使用5 微克LRH-A3+50單位HCG。
(4)注射方法。采用肌肉注射,雄魚不用注射。
(5)人工授精。將擠出來的卵與精液混合,用手輕輕攪拌30 秒后,加入魚卵同等重量的水繼續(xù)攪拌30 秒,攪拌時注意手不能碰到容器壁,且要攪拌均勻,靜置20分鐘后用干凈的海水洗凈。
4.孵化 將受精卵洗凈后靜置20 分鐘,選取透明上浮的受精卵進行稱重、孵化,一般采用育苗池內放置80 目網(wǎng)箱微流水孵化,孵化密度500 克/米3、孵化水溫23℃、鹽度30、光照500 勒克斯,每天早晚各1 次清除網(wǎng)箱內死沉卵,微充氣。孵化36小時后進行布池。
1.布池 布池前將苗種培育池消毒、洗凈,加入沙濾干凈的海水至滿水,再全池潑灑EDTA 5克/米3。微充氣,布卵密度為10克/米3。
2.苗種培育條件 水溫23℃、鹽度30、pH 8.0~8.4、溶氧5 毫克/升以上、氨氮小于0.1 毫克/升、光照強度2 000勒克斯。
3.仔稚魚培育 孵化36小時后布池(當天可孵化破膜)。前3 天不需要投喂;第4 天投喂小球藻和輪蟲,小球藻的投喂密度為200 萬個/毫升,輪蟲投喂密度為5~8 個/毫升;第10 天開始投喂鹵蟲無節(jié)幼體(鹵幼),適當減少投喂輪蟲,鹵幼投喂密度為0.5~1 個/毫升;第15 天停投輪蟲,加大投喂鹵幼量,1~2個/毫升;第18天,仔魚開始變態(tài);第24 天仔魚變態(tài)基本完成,魚苗呈附底、附壁狀態(tài),進入稚魚期,投喂鹵幼量繼續(xù)加大。仔魚2.5~3 厘米時逐漸改投鹵蟲成蟲,3.5~4 厘米開始馴化攝食配合飼料。注意輪蟲、鹵幼在投喂前需進行營養(yǎng)強化。
4.仔稚魚期管理 主要技術如下。
(1)換水量。第6 天開始換水,每天10 厘米;至投喂鹵幼時加大換水量,每天1~2 個循環(huán)(100%~200%);投喂鹵蟲成蟲時,換水量每天3~4個循環(huán)(300%~400%);投喂配合飼料時,每天換水在5個循環(huán)(500%)以上。
(2)清底排污。投喂鹵蟲成蟲后,每天清底1次、排污2次。
(3)分池。個體大小差異會影響苗種的成活率,應及時進行苗種分選。目前,半滑舌鰨的苗種分選主要依靠人工按苗種大小進行目測分選。體長2.5~3 厘米時,放養(yǎng)密度在2 000 尾/米2;3.5~4厘米時,放養(yǎng)密度在1 000尾/米2;5~8厘米時,放養(yǎng)密度在500尾/米2。
1.苗種質量 苗種要求體色正常、色澤明亮、游泳迅速、反應敏捷、無白化與黑化、無傷殘、無畸形、無疾病、攝食良好、伏底能力強。
2.苗種規(guī)格 苗種培育至全長5厘米后就可以出池。
3.出池方法 半滑舌鰨苗種可使用撈網(wǎng)慢慢撈取,或在排水口綁集苗網(wǎng)箱后再放苗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