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巍巍,石興蓮,鄒亞莉
(遵義醫(y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貴州 遵義 563000)
五官科護理學是大學本科護理學專業(yè)的主干課程,包括眼科護理、耳鼻咽喉科護理和口腔科護理三部分,是臨床護理學的一個分支,任務是使學生能夠運用護理程序對五官科常見疾病進行護理,而護理程序是評判性思維在臨床護理實踐中的具體應用[1]因此,在五官科護理學的教學中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
傳統(tǒng)課堂教學法(lecture-based teaching/learning, LBT/LBL)[2],是指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傳播知識,學生通過被動聽課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具有成本低,有利于系統(tǒng)、高效地傳授和學習知識的優(yōu)點,但也同時存在學生參與度不足、不利于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等缺點。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是一種以患者的疾病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能提高醫(yī)學生解決患者問題的能力[3],但在校生開展PBL教學本質上仍是“以學科為中心”的教育,學生仍未接觸臨床,不利于醫(yī)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病例教學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將真實的臨床病例用于教學的方法[4],因其能縮短臨床與課堂的距離,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能提高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而備受青睞。但調查發(fā)現(xiàn),因缺乏與教材配套的規(guī)范病例限制了CBL教學法的應用[5]。
五官科護理學中口腔科病人的護理部分,主要講授口腔科常見病、多發(fā)病的護理,口腔科常見病發(fā)病率高,且發(fā)病部位容易觀察,具備開展學生自身病例教學的條件。本研究調查了628名護理專業(yè)本科生,為開展學生自身病例教學提供依據(jù)。
(一)調查對象。
將某高校護理專業(yè)2016、2017級本科生整體納入調查對象。
(二)調查方法。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生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學生自身口腔疾病患病情況及學生對用自己和同學口腔疾病病例來現(xiàn)場教學的態(tài)度。在上課之前發(fā)放調查問卷二維碼(問卷星),學生掃碼匿名獨立填寫,現(xiàn)場提交。
(一)一般資料。
共收回問卷628份,其中男生48人(7.64%),女生580人(92.36%)。
(二)學生口腔常見疾病患病經(jīng)歷及用其自身病例教學的意愿分析。
口腔科疾病患病情況及對自身病例教學法的態(tài)度見表1。
表1 學生口腔疾病患病情況及對自身病例教學法的態(tài)度(n=628)
(一)大學生常見口腔疾病發(fā)病率高,具備開展自身病例教學的基礎條件。
通過本次問卷調查得知,73.73%的學生有過牙痛經(jīng)歷,93.47%的學生有刷牙時牙齦出血的經(jīng)歷,81.85%的學生表示得過口腔潰瘍,32.8%的學生表示得過齲齒??谇豢谱o理教學單元中主要涉及齲病、牙周病、牙髓炎、口腔潰瘍等疾病,牙齦出血是牙周病的主要癥狀之一,牙痛是牙髓炎、根尖周病等疾病的主要癥狀。具備開展學生自身病例教學的基礎條件。
(二)學生對開展自身病例教學的意愿較高。
62.74%的學生表示愿意分享自己口腔疾病經(jīng)歷,86.94%的學生表示愿意了解同學所患口腔科疾病,學習口腔科病人的護理。67.83%的學生愿意在口腔科護理學習過程中,讓同學檢查自己的口腔,而76.11%的學生愿意在口腔科護理的學習過程中檢查同學的口腔。這就為開展學生自身病例教學保證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而有利于教學效果。
(三)其他。
學生自身病例教學法,是一種創(chuàng)新性教學方法的設想,是基于學生自身真實病例開展教學,具備CBL教學法的優(yōu)點,且可以讓學生早接觸臨床。但自身病例教學法究竟具體如何開展,效果如何,還需要下一步的實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