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樂山市關(guān)工委 郎天全 徐顯龍 文/圖
親愛的孩子你好,
我在給你寫信,是第一次,也許也是最后一次。
也許這封信你永遠也不會看到,這些種種對你的不公,也是爸爸不愿意看到的。孩子,爸爸是愛你的,但為了天下勞苦大眾和中華民族子孫后代的幸福,爸爸可能無法等你了!我相信你長大了會明白爸爸的割舍內(nèi)心!
孩子,請你記住,你爸爸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是將解放全人類的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作為自己的畢生信仰,為之奮斗終身,并甘愿為這份崇高信仰犧牲自己的一切!
親愛的孩子,感謝你在我即將離去的時候,勇敢地來到這個不平的世間,用你的美麗延續(xù)父親執(zhí)著的靈魂,演繹一段沒有結(jié)尾的生命傳奇,并在將來的成長中自覺地用共產(chǎn)主義偉大理想來驗證生命的承諾!
當你有一天真正長大了,我相信你一定會感知父親從來沒有離開過你,父親就站在你身后時刻在為你鼓勁,為你祝?!?/p>
親愛的孩子,愿你健康成長,永遠幸??鞓罚?/p>
你未曾見面的爸爸吳振鵬1933年6月13日凌晨
這是一封烈士吳振鵬在就義前兩天寫給自己即將出世的孩子的絕筆信。信中提到的那個孩子就是王行。如今,王行已是年近九旬的老人,每次讀起父親留下的家書,她依然感慨萬千。
吳振鵬1906年出生于安徽大龍山鎮(zhèn)。1922年秋他進入安徽省立第一師范學習。1923年參加革命,歷任共青團中央委員兼學運部長和宣傳部長、中共江西省委委員、中共中央總行動委員會委員,中華蘇維埃中央局成員。
在校期間,他辦夜校,組織文學團體。畢業(yè)時逢五卅慘案發(fā)生不久,吳振鵬被派往工人集中的引翔港,化名進入一家紡織廠做工。他以自己做苦工的經(jīng)歷,寫成紀實小說《端午節(jié)》。
1926年6月,吳振鵬任團引翔港部委書記。他組織青年工人開展團的工作,被譽為上海青年工人運動的“四大金剛”之一。同年,他成為中共黨員。
1927年5月,在共青團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吳振鵬被選為團中央委員,任共青團江西省委書記,主編團省委機關(guān)刊物《紅燈》。他用自己手中的筆,寫下《紅燈之下的蔣介石》等文章,猛烈抨擊蔣介石的反革命行徑。蔣介石惱羞成怒,立刻查封《紅燈》雜志,要抓捕吳振鵬。
1928年6月,吳振鵬赴莫斯科參加共青團第五屆全國代表大會,當選團中央委員。1929年9月,根據(jù)黨、團中央指示,吳振鵬領(lǐng)導發(fā)動了以上海青年工人為主體的“九二”總同盟罷工。
1933年5月,由于叛徒告密,吳振鵬被捕,他作為要犯被押解到南京國民黨憲兵司令部監(jiān)獄。不論敵人利誘威逼,吳振鵬都沒有留下一個字的口供。敵人用老虎凳砸斷了他的雙腿,用烙鐵燙得他體無完膚。獄吏在旁邊看著都感到于心不忍。然而敵人也只聽到他口里吐出過幾個字:紅旗,紅旗……
就在寫完這封家書的第二天,27歲的吳振鵬又被拖進了審訊室,在這次嚴刑逼供后,他再也沒能醒來。
家人贖回了他的遺體,在他貼身衣服的口袋里發(fā)現(xiàn)了這封沾滿鮮血的家書。就在父親英勇就義的23天后,王行出生了。
為了確保她的安全,王行一出生便被送往她的母親王履冰的家鄉(xiāng)重慶,由舅舅、姨母撫養(yǎng)?;厮萃暧洃?,王行就是那個一直渴望見到父親的孩子:“一歲多能夠走路的時候,我看到別人都是爸爸媽媽帶著孩子。我就問他們,我的爸爸到哪去了。我就傻傻地,經(jīng)常搬一個小板凳坐在那個門口,等爸爸回來?!?/p>
終于,在王行3歲那年的一個清明節(jié),她的姨母和舅父帶她來到雨花臺郊外,指著一個被荒草淹沒的孤墳對她說:“小鵬(王行的小名),快跪下,你的爸爸就躺在這里面?!?/p>
“我邊哭邊撲在那個墳頭上,高聲地哭喊,爸爸你怎么躺在這里啊……爸爸你和我一起回家吧……”王行回憶著。時至今日,每每看到電視劇里革命烈士英勇就義的畫面時,她都會很傷心,仿佛看到了89年前,父親在監(jiān)獄里最后的時刻。
直到1985年,52歲的王行才第一次看到父親在獄中拍下的唯一一張照片。那個無數(shù)次在腦海里模糊的父親的面龐終于有了清晰的模樣?!澳暇h史辦的同志是(20世紀)八十年代才找到我的,就帶來了這張照片,和我做夢想的幾乎差不多,在我想象中間,他是一個很英俊,很儒雅的一個共產(chǎn)黨人。”王行擦拭著父親的照片說。
“咱們關(guān)工委‘老少同聲頌黨恩 攜手喜迎二十大’的主題教育活動,我要參加。我要多去學校為孩子們講講南京雨花臺烈士的故事?!?89歲的王行向樂山市關(guān)工委請纓。
作為樂山市關(guān)工委宣講員、市中區(qū)關(guān)工委宣講團特邀講師,王行忍著腿傷的反復發(fā)作,堅持為青少年作《紅燈永遠照亮中國》的紅色報告。2021年3月以來,她先后到中小學校宣講30余場,是市中區(qū)黨史學習教育紅色宣講員中宣講場次最多的一位。
這種責任感,來源于王行對父親精神的銘記。她總是拿著父親的書信反復閱讀,時間久了,字字句句都刻進了她的心里。王行始終在追問,“共產(chǎn)主義信仰的力量是什么”,她將此作為人生信念,在工作崗位上勤懇努力。
1950年11月,17歲的王行從原西南團校畢業(yè)后,先后在共青團樂山地委、樂山地委宣傳部工作。1957年2月起調(diào)任樂山三中校長,從此開啟了自己的教育生涯,直到1985年退休。退休后,王行投身關(guān)心下一代事業(yè),擔任樂山市教育局關(guān)工委常務(wù)副主任、市老教師文藝宣傳隊隊長。
宣傳隊的首場演出,是她自編自演的懷念父親吳振鵬烈士的配樂詩朗誦《三張?zhí)厥庹掌贰!芭_上我泣我訴,臺下學生們淚流滿面。再配合各種形式的節(jié)目,學生的觀后感像雪片一樣飛來?!毖莩鲂Ч麡O好,王行堅定了信心。
作為樂山市教育關(guān)工委常務(wù)副主任,王行組織宣傳隊的同志們舉辦多次大型攝影圖片展。包括《愛我中華,振興中華》大型攝影圖片展,《南京大屠殺》圖片展及《抗日戰(zhàn)爭勝利六十周年》攝影圖片展。共展出圖片3000余張,展板100多幅。王行和關(guān)工委的同志們帶著這些圖片巡回各校展出。一位老紅軍,拄著拐杖,由孫子攙扶著來看展覽。老紅軍深情地說:“樂山有你們這樣一群關(guān)心下一代的優(yōu)秀教師,我們放心了。”
“傳承紅色基因,從我家做起?!蓖跣薪逃约旱?個兒子,要像外公那樣,做有遠大理想的人,做對國家有貢獻的人。王行的二兒子黃品沅是上山下鄉(xiāng)的知青,后來成為著名影視演員,以飾演革命英雄人物著稱。他從小就聽王行講外公吳振鵬的故事,也曾與母親同讀外公留下的那封絕筆信。他擔任了雨花臺紅色文化志愿者,向更多人傳遞雨花臺烈士們的精神?!拔覀兝辖逃ぷ髡哂羞@個責任?!蓖跣姓f:“其實,教育孩子就是在踐行革命先烈的遺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中華兒女的后代。祖國的未來需要一代代人不斷地努力奮斗,是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chǎn)黨!是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chǎn)黨!永遠跟黨走,這就是共產(chǎn)主義信仰的力量!”
王行相信,父親的絕筆信,不僅僅是寫給自己的,也是寫給未來的,寫給所有孩子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