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頻”課程中抽頭變換的應用條件分析

    2022-07-30 06:24:16于紅旗蓋龍杰杜湘瑜羅笑冰
    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2022年3期
    關鍵詞:電子線路計算方法并聯(lián)

    于紅旗 蓋龍杰 杜湘瑜 羅笑冰

    (國防科技大學 電子科學學院, 長沙 410073)

    “高頻電子線路”中常使用電容、電感等抽頭電路完成阻抗的變換,以削弱負載和內(nèi)阻對LC諧振回路的影響。在“高頻電子線路”課程中,對抽頭電路的分析經(jīng)常會遇到,而抽頭電路常采用抽頭變換的方法進行分析,抽頭變換的分析方法也是“高頻電子線路”課程中的一項重要的分析處理方法。通過翻閱多本教材,發(fā)現(xiàn)有的教材對此沒有涉及,有的則沒有明確說明具體應用條件限制。甚至在不同教學輔導材料中對抽頭電路習題采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同一道題目出現(xiàn)了兩種答案。

    以圖1所示的題目為例,為了簡化電路分析,將抽頭并聯(lián)電路進行阻抗變換,將抽頭部分全部變換到LC回路兩端。許多教材直接引入了接入系數(shù)p,但未詳細說明抽頭變換本身就是一種近似計算,特別是對于圖1所示的多負載情況(包含電容)。

    圖1 多負載情況的抽頭電路原理圖

    方法一是先將CL與C2進行并聯(lián)計算后再計算接入系數(shù)p,方法二是把CL和RL看成兩個負載分別抽頭變換至L的兩端。不同教學輔導材料給出了不同的解答方法,如文獻[2]第27頁題目2.9采用了方法一的解答;文獻[3]第29頁題2-6采用了方法二的解答。兩種解答結果完全不一樣,造成了學生的困惑。本文對抽頭變換電路一類題目的這兩種解答方法進行比較,對抽頭網(wǎng)絡變換方法的適用條件進行分析。以厘清抽頭電路分析這一重要分析工具的使用條件。

    1 抽頭變換公式推導

    首先分析兩個器件并聯(lián)時的電路阻抗。Z1、Z2分別表示這兩個器件的阻抗,則通用阻抗表達式為

    Z1=R1+jX1,Z2=R2+jX2

    (1)

    通常高頻電子線路的回路滿足

    X?R

    因此,并聯(lián)電路兩端的阻抗可以通過阻抗并聯(lián)公式得到

    (2)

    由于X?R,可得

    R1+jX1≈jX1

    R2+jX2≈jX2

    (3)

    因此,可得

    (4)

    當次電路達到并聯(lián)諧振時,

    X1+X2=0

    代入(4)式,可得

    (5)

    結合并聯(lián)諧振時X1+X2=0,可得

    (6)

    由此可知,并聯(lián)諧振的阻抗等于一個并聯(lián)支路電抗的平方除兩個并聯(lián)支路中的電阻之和[1]。

    接下來,我們以圖2所示的電路為例,來進行電容抽頭電路的分析。

    圖2 電容抽頭變換

    需要注意的是,進行抽頭變換時一定是在有并聯(lián)諧振電路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即抽頭變換不能破壞原來的并聯(lián)諧振電路。

    在并聯(lián)諧振時,回路中所有電抗之和為0。

    圖2電路中,根據(jù)并聯(lián)時的阻抗分析公式(6),可知

    (7)

    (8)

    (9)

    這里的推導是在并聯(lián)諧振電路未接入負載的情況下得出的。在接負載阻抗的情況下,不少教材里都是直接給出以上抽頭變換的式子,并未做精確的計算。

    下面對精確的抽頭變換做出推導。

    以圖3為例,根據(jù)等效前后電流源輸出功率P不變,而P=UIS,可知等效前后C1串聯(lián)C2兩端的電壓是不變化的。根據(jù)負載阻抗等效變換前后消耗功率不變,可得

    (a)待抽頭變換電路

    (b)抽頭變換電路圖3 抽頭變換過程

    (10)

    可得

    (11)

    (12)

    (13)

    2 抽頭變換應用方法

    通常在高頻電子線路中,經(jīng)常會遇到圖1所示的電路。在分析其諧振頻率,通頻帶等特性時,不同教材給出了不同的解答方法。以下介紹兩種方法,并通過后續(xù)的仿真綜合判斷哪種方法更為合理。

    已知L=0.8 uH,無載Q0=100,C1=C2=20 pF,Ci=5 pF,Ri=10 kΩ,CL=20 pF,R0=5 kΩ。

    2.1 負載電容與并聯(lián)電容合并[2]

    C2′=CL+C2=40 pF

    (14)

    所以接入系數(shù)

    (15)

    將RL折合到回路兩端,得

    (a)計算方法1

    (b)計算方法2圖4 兩種計算方法比較

    (16)

    跨接于回路兩端的總電容為

    (17)

    諧振頻率為

    (18)

    諧振阻抗為

    RP=Q0ωpL=20.9 kΩ

    (19)

    把諧振電阻轉化成電感串聯(lián)的電阻r

    (20)

    2.2 負載電容直接抽頭變換[3]

    由已知條件

    (21)

    (22)

    (23)

    (24)

    則諧振頻率

    (25)

    諧振電阻

    RP=Q0ωpL=20 kΩ

    (26)

    把諧振電阻轉化成電感串聯(lián)的電阻r

    (27)

    兩種方法得出了不同的諧振頻率和諧振電阻,原因在于方法(1)只用了一次抽頭變換,而方法(2)用了兩次抽頭變換。下面將兩種計算方法分別與仿真結果比較,并得出最終結論。

    3 仿真

    由于計算的諧振電阻不同,即電感串聯(lián)的電阻r不同,則根據(jù)不同r值進行兩組Multisim仿真:

    3.1 r=2.09 kΩ

    圖5示出計算方法1的仿真電路和波特圖。

    (a)計算方法1仿真電路

    (b)計算方法1波特圖圖5 計算方法1仿真

    波特圖顯示諧振頻率為41.588 MHz,與方法(1)計算結果相同。

    3.2 r=2 Ω

    波特圖顯示諧振頻率也為41.588 MHz,可見改變電感串聯(lián)電阻對諧振頻率結果影響較小,但其與方法(2)計算結果相差較大。

    理論分析和仿真都表明,第一種計算方法更為合理。

    4 結語

    理論分析和仿真結果表明,第一種計算方法與Multisim仿真結果更接近。理論推導表明,抽頭變換是近似計算,只有當X?RL才可以做簡單的抽頭變換。

    (a)計算方法2仿真電路

    (b)計算方法2波特圖圖6 計算方法2仿真

    所以在實際運用中應該盡量減少抽頭變換使用的次數(shù),并盡量在滿足X?RL的條件下使用近似變換公式,從而提高計算的精確度,得到較為準確的諧振頻率。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并聯(lián)諧振回路抽頭變換進行更深入的講解,使學生充分理解抽頭變換本身的只是一種近似等效,理解等效的條件,并靈活運用在解題過程中。

    猜你喜歡
    電子線路計算方法并聯(lián)
    浮力計算方法匯集
    識別串、并聯(lián)電路的方法
    Multisim13.0在《高頻電子線路》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電子制作(2019年13期)2020-01-14 03:15:30
    高職高專高頻電子線路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靜電放電對電子線路干擾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1期)2017-05-17 03:54:26
    審批由“串聯(lián)”改“并聯(lián)”好在哪里?
    隨機振動試驗包絡計算方法
    并聯(lián)型APF中SVPWM的零矢量分配
    一種軟開關的交錯并聯(lián)Buck/Boost雙向DC/DC變換器
    不同應變率比值計算方法在甲狀腺惡性腫瘤診斷中的應用
    东辽县| 奉贤区| 贵德县| 济阳县| 瑞安市| 东明县| 稻城县| 舒兰市| 遵化市| 仁布县| 彰武县| 连南| 仁化县| 琼海市| 五指山市| 万盛区| 论坛| 日土县| 高邮市| 汉阴县| 济南市| 定安县| 贵定县| 上蔡县| 长阳| 即墨市| 高台县| 六枝特区| 长阳| 长武县| 通州市| 双柏县| 巴里| 布尔津县| 天峨县| 芒康县| 太保市| 科尔| 南开区| 萝北县| 凉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