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西游記》里的“二師兄”,大家一定很熟悉。天蓬元帥被貶下凡間,掉進(jìn)了豬圈,結(jié)果變成了一頭豬。于是,“二師兄”成了豬的另一個稱呼。它的存在,對我這樣的農(nóng)村孩子來說,不僅僅是餐桌上的清燉排骨、紅燒豬蹄、梅菜扣肉……更是一段難忘的童年回憶。
每年春節(jié)過后,父親都要花上幾百塊錢,從很遠(yuǎn)的地方買來幾只小豬。那時候本地不出產(chǎn)豬苗,得到別的地方去買。剛買來的小豬很可愛,個頭小,身子白(在我們這個地方帶點(diǎn)兒黑色花斑的豬賣不出好價錢)。父親一松開麻袋,小豬馬上從袋子里拱出來,在豬圈的水泥地上撒歡打轉(zhuǎn),紅紅的豬鼻子往前凸著,上面鑲嵌著一雙小小的眼睛,黑色的小眼珠骨碌碌地轉(zhuǎn)著,好奇地東張西望,一副活潑機(jī)靈的模樣。與其他動物相比,小豬的眼睛格外清亮,大豬的眼睛格外慈祥。不知怎的,一看到大豬的眼睛,我就會想到奶奶。
“二師兄”貪吃,這是眾所皆知的事情。它們一旦肚子餓了,就扯著嗓子大叫,聲音又尖又亮,此起彼伏,吵得人頭痛。你走到豬圈旁,想責(zé)罵它們幾句。它們卻以為你喂食來了,一擁而上,把兩只前蹄搭在豬欄上,大鼻子對著你,呼哧呼哧地喘著氣,似乎在說:“快點(diǎn)!快點(diǎn)!你終于來了!”你擠著我,我擠著你,還一個勁兒地?fù)u著短尾巴。力氣小的被擠下去了,又抓著同伴的脊背爬上來,就像是一群沒有老師管著的看表演的小朋友。如果等了一會兒,見你還沒有動靜,它們就開始第二輪尖叫,叫得更起勁了。這時候,你不得不先抓一把草丟進(jìn)去,先安撫一下。
趁這個機(jī)會,我趕緊把裝有豬食的鐵桶拿過來。“二師兄”似乎能預(yù)先感知似的,丟下青草,迫不及待地湊過來,擋在豬欄上,讓人無法下手?!氨控i,快讓開!你擋著,我怎么給你們吃?”我騰出一只手,敲打最前面那頭豬的頭。它大概聽懂了,馬上把前蹄從豬欄上放下來。我把鐵桶擱在豬欄上,微微一傾斜,豬食就倒了下去?!岸熜帧眰兡銚沃业募贡?,我踩著你的腳趾,把腦袋都塞進(jìn)了食槽,低頭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根本不顧及鐵桶里還沒倒完的豬食。于是,余下的豬食就毫無懸念地落在了埋頭大吃的它們的頭上、脖子上、身子上。如果豬食是剛燒好的,還有點(diǎn)兒燙,它們覺得不舒服了,也只是搖一搖頭,把豬食從上面甩下來,可嘴巴卻絲毫不曾停下。有時候,為了搶食物,還彼此用鼻子拱著對方,想把對方從食槽里拱出去。
“二師兄”的世界里,除了吃和睡,似乎沒有第三件事情了。它不像雞鴨鵝等家禽,吃完了還想著做個游戲,或者出去溜達(dá)一圈。“二師兄”的生活空間就那么大,小時候跟同伴生活在一個豬圈,稍大一些后,就會單獨(dú)住一個豬圈。但它們也并不總是那么聽話,偶爾也會來次越獄,只是目的非常簡單,那就是找吃的。
有一次,我們外出的時間有點(diǎn)長,只為“二師兄”提供了早餐。下午回來后,發(fā)現(xiàn)一個豬圈的柵欄被撞開了,“二師兄”不見了。這可是花了幾百元錢買來的,得趕緊出去找。幸好它走得并不遠(yuǎn),就在家附近的一塊空地上吃草。我拿著掃把過去,它看到有人過來撒腿就跑。我們在村子里展開了人豬大追逐。“二師兄”是沒有預(yù)定的逃跑路線的,看到哪里能過去,就從哪里過。路過二伯家的菜地,就從一棵棵青菜上踩過去,順便啃上幾口;路過小嬸家晾曬著的干菜架子,一頭就撞了上去,結(jié)果干菜倒了一地……小伙伴看見了,加入到趕豬的隊伍中來。幾個孩子拿掃把的,拿木棒的,嘴里吆喝著,大叫大嚷著?!岸熜帧辈恢朗菄樑铝?,還是樂得與我們玩,反而跑得更快了。這樣一來,遭殃的可就更多了。
鄰居二嬸子看不下去了,喝止了我們這群小孩子。她從自家拿出一個臉盆,裝上豬食,慢慢向“二師兄”靠近,嘴里還“喏喏喏”地叫著。豬不知是被她的叫聲喚回來的,還是被豬食吸引過來的,竟然慢慢地走了過來。二嬸子拿著臉盆在前面倒退著走,二師兄在后面跟著,慢慢地,慢慢地,就回到了我家的豬圈。一看豬進(jìn)了豬圈,大伙兒一齊用力,馬上把豬欄關(guān)上。這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拴著豬欄的鐵絲都被二師兄咬斷了,只得重新?lián)Q上一根,然后去收拾剛才追趕時留下的那片狼藉??墒恰岸熜帧眳s是一副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過的樣子,早把頭埋進(jìn)了食槽,“呼哧呼哧”地吃著二嬸子倒進(jìn)去的那點(diǎn)豬食了。
如今,家里早就不養(yǎng)豬了,但那段有關(guān)“二師兄”的記憶,依舊是我們家人之間茶余飯后的談資,常談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