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鄒城市古路口中學 張培平
“重力的方向”是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七章第3 節(jié)的內容。對于該內容,教材和教師教學用書都沒有設計實驗探究,只是簡單地介紹了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然而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認為重力的方向既可以理解為豎直向下,也可以理解為垂直向下。即使筆者對此進行糾正,學生還是常常將重力方向畫成垂直向下,這說明依靠記憶無法真正地理解和運用知識。因此,在教學時應讓學生去探究重力的方向,通過親身實驗改變自己的錯誤認識。但由于實驗室沒有探究重力方向的裝置,師生只能自制實驗教具來探究重力的方向。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教師教學用書建議采用如圖1 所示裝置探究重力的方向。實驗過程如下:讓學生觀察鉛垂線的方向與水平桌面和斜面的關系,以此來區(qū)分豎直向下和垂直于接觸面這兩個概念是不同的。此時教師可以從數(shù)學角度強調豎直也是一種垂直,是特殊的垂直情況,是與水平面垂直。
圖1
圖2
蘇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二節(jié)《重力 力的示意圖》中采用如圖2 所示裝置判斷重力的方向,具體活動設計如下:[猜一猜]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試一試]用如圖2 所示的器材進行實驗。緩慢改變木板的傾角,觀察懸線的方向。剪斷懸線,觀察小球下落的方向。[議一議]你還能設計出判斷重力方向的其他實驗方案嗎?
不管是人教版教師教學用書還是蘇教版教材,在探究重力方向時都是采用定性研究,無論用圖1 還是圖2 裝置都很難測量鉛垂線與水平面和斜面的夾角,而且不能進行多次實驗。為了定量研究重力方向與水平面和斜面的關系,而且通過多次實驗得出結論,筆者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制成探究重力方向的實驗裝置。
廢棄的塑料光具座、兩張光盤、連接光盤用的合頁、螺絲釘、兩個塑料滑塊、帶細線的金屬圓錐體、自動雨傘的兩節(jié)金屬桿和螺絲刀、熱熔膠槍等。
(1)將合頁打開至兩面水平(最大角度180°),將兩張光盤A 和B 用熱熔膠粘貼在合頁兩面上,則兩張光盤相互平行。
(2)在光盤A 上鉆兩個合適的小孔,用螺絲釘將光盤A 固定在塑料滑塊C 上,光盤A 與塑料滑塊C 平行。
(3)將廢棄的塑料光具座拆開,用其中的一個底座和一節(jié)雨傘上的金屬桿組成探究重力方向實驗裝置的支架。
(4)將帶光盤的塑料滑塊C 安裝在支架上,由于塑料滑塊與金屬桿垂直,此時光盤與支架底座平行。
(5)在支架的金屬桿上端再安裝一個塑料滑塊D,把另一節(jié)金屬桿安裝在塑料滑塊D 的小孔中,擰緊螺絲釘,固定好金屬桿。在金屬桿上拴好帶細線的金屬圓錐體,讓圓錐體穿過光盤B 的小孔。調整好圓錐體與光盤B 中心的位置,使細線不接觸光盤B。探究重力方向的實驗裝置制作完成了,如圖3 所示。
圖3
圖4
注:自制教具要從教材和教學實際需要出發(fā),考慮學科的深度和廣度,盡量做到能根據需求拆卸、組裝,且方便攜帶和保管。
(1)探究重力方向與水平面的關系。將支架放在水平工作臺上,轉動合頁使光盤B 至水平方向(如圖3)。待圓錐體靜止時用手機拍照,打開手機量角器APP,測得細線與光盤B 間的夾角為90°,說明重力方向與水平面垂直。
(2)探究重力方向與斜面的關系。轉動合頁,使光盤B 變成傾斜面(如圖4)。待圓錐體靜止時用手機拍照,并用手機量角器APP 測得細線與光盤B 間的夾角小于90°,說明重力方向與斜面不垂直。
(3)將圓錐體從光盤B 的小孔中取出,轉動合頁,使光盤B 與光盤A 垂直,調整鉛垂線位置,使其靠近光盤B,觀察發(fā)現(xiàn)鉛垂線與光盤B 平行。
(4)多次實驗表明,重力方向只與水平面垂直,不與斜面垂直。實驗證明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而非垂直向下。
(1)實驗裝置制作材料易得,制作過程簡單,便于開展分組實驗。廢棄光盤、雨傘金屬桿、合頁和細線,生活中可以很容易找到。實驗室每年配置新式光具座,將老式光具座變廢為寶,每個光具座可以制作兩個支架。只需螺絲刀和熱熔膠槍等簡單工具,就能輕松組裝探究重力方向的實驗裝置。足夠的裝置方便在課堂上進行分組實驗,學生通過做、學、思,總結歸納出重力的方向,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還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2)實驗操作簡單,效果明顯。小組進行實驗時,只需轉動合頁,就能輕松調節(jié)光盤B 與水平面的角度。實驗現(xiàn)象直觀明顯,通過觀察和測量,很容易得出實驗結論。實驗完成后,通過拆卸,可以方便地保管實驗器材。
(3)將定性研究變?yōu)槎垦芯?,使實驗結論更可靠。測量細線與光盤的夾角時,可以使用量角器測量,也可以使用手機量角器APP 測量,將信息技術與物理學科教學融合起來,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學科教學。
物理教學要通過自制教具扎實開展實驗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培育其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精神和意志品質,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