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壇壇
迎接了自己孕育的第二個生命后,鐠冉搬到了這座層疊新居,在這里,她最深的感受是空間和親密關系的重新排列組合。這里不僅成為她與世俗繁蕪拉開了些許距離的庇護所,也成為她追逐極致自我的堅固載體。
當然,這一切也取決于在設計之初,設計師張萍并沒有著急馬上著手設計,而是從主人的生活出發(fā)。去她當時的家里做客,與孩子們打成一片,了解長輩的生活喜好,去體會她對生活的感受、對特定器物的熱愛、對日常的理解,在各方面與煙火氣相關的生活解讀中,探索鐠冉一家與新空間聯(lián)結的通道。
鐠冉的興趣十分廣泛,家里處處都透露著她對新事物的探索,從潮玩手辦、專門用于滑雪器具收納的櫥柜到不同產地咖啡豆的瓶瓶罐罐陳列都是她的“心頭好”,也是她的精神自留地。在與自己的相處中,鐠冉絕不會虧待自己,即便是晉升為母親,鐠冉的好奇心也從未消餌。她笑稱自己很愛熱鬧,她和愛人對具有“沙龍”性質的會客廳心生向往。搬進這個家之前,他們與朋友聚會時,通常會尋找市里時髦的咖啡店和茶館,或者直接打包行李,選擇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民宿住上十天半月。而搬進新家之后,地下二層便成為了“鐠冉的客廳”,朋友們的到來,讓原本幽閉的地下室被神奇地構筑成熱鬧且具有社交功能的會客區(qū)。
動線的分離讓地下客廳區(qū)隔于上面的家庭生活區(qū),成為相對獨立的會客區(qū),酒窖、圓桌餐區(qū)、開放式導臺的設置可以讓到此的朋友們完全放松。設計師張萍考慮到這種社交并非常規(guī)的會客,還帶有沙龍文化的溝通性質,所以她也為溝通、想法的交流碰撞設置了渲染浪漫的空間。天窗和側窗將光線引入,加上綠植遍布,弱化了幽閉感,非常規(guī)的地下空間理念拉近了地下空間與自然的關系,為思維開拓了空間格局。很多次,鐠冉不經意地就從夜晚的幽靜中聽到了清晨的鳥鳴,在這里,時間的流逝很容易被忽略。
張萍認為,邊界的劃分并不是以完全的隔斷來實現(xiàn)的,在自由通透的整體空間中,通過合理的空間分層與布局,可以達到一種彼此區(qū)分卻又交融的自在狀態(tài)。透光的藍色連廊玻璃、自然順暢地連接起上下的空間,讓各層空間彼此互有關聯(lián),但又不會互相打擾。
用空間容器重新梳理家的親密關系,消除家庭成員之間隔閡的同時,又可以讓他們保持各自的獨立。張萍發(fā)現(xiàn),中國人在邊界感上有很神奇的兩面性:在與家人的親密關系中,邊界感幾乎消失;但是在社交關系中,邊界感又會變得異常明顯。因此,在地上的家庭空間設置中,她略微強化了個人空間的獨立屬性特質,保證了與自己相處的空間;而地下的客廳設置在努力消除界限,可以讓朋友達到完全的放松。
現(xiàn)代都市社區(qū)的生活方式漸漸讓鄉(xiāng)村鄰里間的熟悉感消失了,“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場景好像永遠地被留在記憶中的“桃花源”里,獨棟的空間形態(tài)更是疊加了距離和隔閡。而利用空間的魔法,讓鐠冉在家中便得以擁有親密關系的構建契機。張萍將傳統(tǒng)用于會客的一層變?yōu)閮H供家人共處的獨屬空間,移至地下的社交空間則間接地拒絕了尷尬產生的可能,朋友和家人都可以自在地享受屬于各自的空間。鐠冉對這個空間的評價很特別:“在這里,我能做的事情太多了,隔離在家的時光更讓我感到興奮?!彼X得張萍的設計讓這個家脫離隔離的“孤島”,變成了一個融合多維空間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