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明成 秦 璇 薛宏彥
甘肅省天水市婦幼保健院兒科,甘肅天水 741000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傳染性疾病類型,患者群體涉及所有年齡階層,但多以嬰幼兒、老年人為主。其中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多以病原體感染為主,不同地區(qū)流行特征存在差異[1]。統(tǒng)計證實,能夠引發(fā)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人腺病毒等多種類型,對患兒身體健康、生長發(fā)育均造成不利影響[2]。因此必須及時鑒別診斷急性呼吸道感染,采取對癥治療與病因治療措施遏制患兒病情持續(xù)發(fā)展。在抗生素濫用現(xiàn)象十分嚴重的背景下,近年來多種中成藥物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兒的治療中廣泛使用,取得良好效果。研究證實,中成藥能有效縮短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程,降低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予以患兒不同辨證分型的對癥治療[3-4]。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種以穿心蓮內(nèi)酯磺化物為主要成分的中成藥,具有清熱解毒、止咳止痢等諸多功效,對呼吸系統(tǒng)疾病治療具有顯著效果[5]。本研究將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兒治療進程中,研究其治療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機制。
選取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天水市婦幼保健院兒科收治的96 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試驗組(n=48)和對照組(n=48)。試驗組中,男26 例,女22 例,年齡2~12 歲,平均(6.91±1.52)歲;病程1~7 d,平均(3.11±0.62)d;上呼吸道感染30 例,下呼吸道感染18 例。對照組中,男28 例,女20 例,年齡2~12 歲,平均(6.62±1.49)歲;病程1~8 d,平均(3.19±0.45)d;上呼吸道感染32 例,下呼吸道感染16 例。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家長知曉本研究,簽訂同意證明。納入標準:①患兒診斷結果符合《實用小兒呼吸病學》中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斷標準[6];本研究前2個月患兒無抗病毒藥物、抗生素服用史;③患兒依從性較好,能配合本研究按時服藥。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中所用藥物(克洛己新干混懸劑、喜炎平注射液)存在過敏性反應患兒;②伴有身體其他位置急性感染癥狀,或伴有其他感染性疾病患兒;③伴有免疫系統(tǒng)缺陷,以及基于其他原因不能完成療程的患兒。
兩組患兒均予以吸氧、吸痰等對癥治療措施,予以支持治療,確?;純汉粑劳〞场?/p>
對照組予以克洛己新干混懸劑(江蘇正大清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142,規(guī)格:6 袋/盒)治療。20~40 mg/(kg·d)溫水送服,持續(xù)治療7 d。
試驗組予以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2020022603,國藥準字Z20026249,規(guī)格:每支2 ml:50 mg)治療。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0.2~0.4 ml/kg 喜炎平注射液(最高劑量≤250 mg)混合后靜脈滴注,速度30~40 滴/min,1次/d,持續(xù)治療7 d。
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臨床癥狀、炎癥指標、不良反應。①治療效果。顯效:患兒治療結束后咳嗽、肺啰音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體溫正常,影像學檢查患兒肺部無陰影;有效:患兒治療結束后咳嗽、肺啰音等臨床癥狀明顯緩解,體溫正常,影像學檢查患兒肺部陰影明顯減少,但未完全消失;無效:患兒治療結束后咳嗽、肺啰音等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影像學檢查患兒肺部陰影無縮小,甚至增多[7]。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臨床癥狀。治療期間每天觀察患兒臨床癥狀發(fā)展,記錄患兒咳嗽、發(fā)熱、咽喉腫痛、鼻塞、肺啰音五項癥狀的消失時間。③炎癥指標。采集治療前、治療后患兒晨起空腹靜脈血樣3 ml,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患兒血清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細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④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統(tǒng)計患兒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包括腸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皮膚紅疹等。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的比較[n(%)]
試驗組患兒咳嗽、發(fā)熱、咽喉腫痛、鼻塞、肺啰音癥狀的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除時間的比較(d,±s)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除時間的比較(d,±s)
組別 咳嗽 發(fā)熱 咽喉腫痛 鼻塞 肺啰音試驗組(n=48)對照組(n=48)χ2 值P 值4.72±0.91 6.05±1.13 6.351<0.001 2.71±0.55 3.19±0.88 3.205 0.001 1.66±0.35 2.87±0.96 8.204<0.001 5.16±1.33 6.52±1.41 4.861<0.001 5.83±1.26 6.67±1.51 2.959 0.002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血清IL-6、IL-1β、TNF-α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的血清IL-6、IL-1β、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實驗組患兒的血清IL-6、IL-1β、TNF-α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指標的比較(±s)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指標的比較(±s)
注 IL-6:白細胞介素-6;IL-1β:白細胞介素-1β;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
組別 IL-6(mg/ml) IL-1β(ng/L) TNF-α(pg/ml)試驗組(n=48)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對照組(n=48)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18.25±3.11 5.93±1.02 26.079<0.001 84.61±9.72 41.26±6.77 25.355<0.001 12.95±3.13 9.01±2.06 7.285<0.001 t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P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t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P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17.76±3.12 7.51±1.08 21.509<0.001 0.771 0.221 7.369<0.001 85.72±9.85 58.61±7.39 15.253<0.001 0.556 0.290 11.994<0.001 12.88±3.27 10.08±2.91 4.432<0.001 0.107 0.457 2.079 0.020
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的比較[n(%)]
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基層醫(yī)院最常見的幾種疾病之一,患兒由于年齡尚小,抵抗力薄弱的情況下基于細菌、病毒感染導致呼吸道炎性感染。調查提示,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病毒(90%左右)為主要病原體,疾病本身具有自限性的特點[8]。當前臨床針對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兒的治療以對癥治療、抗菌治療為主,通過使用抗生素藥物清除患兒體內(nèi)病原菌。克洛已新干混懸劑屬于頭孢菌素類藥物,具有極廣抗菌譜,對革蘭氏陰性菌具有較強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對清除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病菌、遏制細菌毒素水平、改善細菌毒素損傷均有積極作用[9-10]。但抗生素藥物長久不僅會導致耐藥問題,還會對小兒器官功能、組織功能造成損傷,對小兒生長發(fā)育造成負面影響[11]。
中醫(yī)治療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豐富歷史,根據(jù)患兒辨證采取內(nèi)外施治方法,對提升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療效發(fā)揮了積極作用[12]。本研究中使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喜炎平注射液包括穿心蓮甲素、穿心蓮乙素、新穿心蓮內(nèi)酯等多種成分,對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具有滅活功能,對傷寒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具有殺菌抑菌功能,同時還具有解熱消炎、鎮(zhèn)咳止喘、增強機體免疫能力等多重功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兒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兒咳嗽、發(fā)熱、咽喉腫痛、鼻塞、肺啰音癥狀的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顯著效果,能夠更加迅速地遏制患兒各項臨床癥狀。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亦具有足夠的安全性,不會引發(fā)患兒嚴重毒副反應。臨床研究亦證實,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能夠快速發(fā)揮治療功效,顯著提升患兒家屬滿意程度[13]。
對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的功效進行深入分析??梢悦鞔_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病原因是基于患兒體質衰弱,細菌、病毒入侵導致患兒免疫能力降低,樹突細胞釋放炎癥因子并引發(fā)患兒身體局部炎癥反應,細菌毒素導致患兒身體局部組織損傷,導致患兒身體炎癥反應進一步加重。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兒體內(nèi)炎癥反應發(fā)生的過程中,巨噬細胞、內(nèi)皮細胞、成纖維細胞由于IL-1、TNF-α 等細胞因子水平上升,導致IL-6 水平上升,炎癥反應逐步惡化[14]。在此過程中,IL-6 因子既會促進患兒體內(nèi)B 細胞增殖分化,又會刺激血管內(nèi)皮細胞、炎癥細胞發(fā)揮毒性作用,造成人體器官功能損傷。因此在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診治過程中,IL-6 水平是評價患兒感染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15]。TNF-α 則是基于單核-巨噬細胞激活而分泌的一種促炎因子,能夠提升人體中性粒細胞吞噬功能,引發(fā)急性呼吸道感染發(fā)熱癥狀。TNF-α 水平嚴重升高時,還會對患兒身體免疫功能造成負面影響[16]。IL-1β 則屬于IL-1 細胞因子的家族激動劑,能夠激活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釋放毒性氧與氮自由基,是導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兒器官、組織損傷的一項重要因子。IL-1β 能夠結合和激活受體伴侶,促進人體內(nèi)TNF-α、IL-6 等炎癥因子的釋放,參與人體免疫反應[17]。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患兒的血清IL-6、IL-1β、TNF-α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喜炎平注射液對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兒體內(nèi)IL-6、IL-1β、TNF-α 水平的增長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因此推測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機制,就在于通過對患兒體內(nèi)IL-6 因子釋放的抑制,遏制患兒體內(nèi)TNF-α 與IL-1β水平的增長,積極改善患兒發(fā)熱等臨床癥狀,提升患兒身體免疫能力,增強患兒抵抗力,充分抑制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導致的機體炎癥反應,保證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效果。研究結果亦證實,喜炎平注射液對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血清TNF-α 水平增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能夠抑制人體炎癥反應,提高人體免疫功能[18],與本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喜炎平注射液治療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兒效果顯著,患兒癥狀得到顯著改善的同時機體炎癥反應得到有效抑制,具體治療機制可能與喜炎平注射液對人體IL-6、IL-1β、TNF-α 水平的抑制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