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立晶
山東國欣頤養(yǎng)集團萊蕪中心醫(yī)院婦產科,山東濟南 271100
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時間有特殊性,即在妊娠期內出現,部分患者在妊娠前存在糖耐量潛在減退的情況,一般妊娠結束后血糖即會恢復,但該病極大影響了妊娠安全性。胰島素需求改變、激素異常分泌、血容量稀釋等均可能造成該病,血糖控制不當,可造成酮癥酸中毒問題,且血糖水平也會經臍帶影響到胎兒發(fā)育,增加妊娠風險,可能出現較多不良妊娠結局[1-3]。既往治療以飲食控糖為主,存在控糖治療方案單一的情況,即使血糖得到控制,自身代謝異常等因素作用下易造成血糖的反復。規(guī)范化治療優(yōu)勢多,涉及面廣,經多個維度完成控糖治療,并重視胰島素的使用,可保證控糖的持續(xù)性,降低血糖波動性,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圍,利于減少高血糖對妊娠造成的負面影響[4-6]。對此,該研究選取2020 年1 月—2022 年1月該院收治的80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重點評估規(guī)范化治療的作用?,F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80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規(guī)范組和參考組,各40 例。規(guī)范組:妊娠時間23~34 周,平均(28.41±1.79)周;24 例經次妊娠,16 例初次妊娠;年齡22~42 歲,平均(32.55±2.06)歲。參考組:妊娠時間24~35 周,平均(29.16±1.85)周;23 例經次妊娠,17 例初次妊娠;年齡23~43 歲,平均(33.26±2.41)歲。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納入標準: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者;既往無糖尿病史者;簽署同意書者;甲狀腺功能正常者;子宮發(fā)育正常者。
排除標準:產前檢查資料缺失者;雙胎妊娠者;高血壓者;習慣性流產者;宮頸病變者。
參考組:一般化治療。即進行飲食治療,掌握妊娠時間以及胎兒發(fā)育狀態(tài)后,統(tǒng)計各患者體質量以及BMI 指數。BMI 指數×30 cal/kg+300 cal=攝入熱量,以此為原則攝入熱量,嚴格控制糖分食物的攝入,可使用糖分較低的水果,注意葉酸的補充即可。同時口服二甲雙胍(H20213504,0.5g),此藥單次劑量為0.25mg,早晚分別口服一次。
規(guī)范組:規(guī)范化治療。①飲食治療:和參考組治療相同。②運動治療:了解患者當前運動習慣,以慢走、瑜伽等為主要運動治療途徑,增加上肢活動量,治療時間在30 min 左右,運動治療期間減少腹部活動,防止產生負面影響。③藥物治療:以胰島素為主要治療藥物,準備門冬胰島素(國藥準字S20153001,3 mL∶300 U),在三餐前針對患者進行注射,單次注射劑量為3 U,注射后監(jiān)測血糖變化情況,若控制不理想,可增加劑量,劑量單次增加2~4 U,最終控制在10 U即可,經此提高控糖效果。④分娩治療:未經胰島素治療即得到較好控糖效果,可評估后行自然分娩,經胰島素作用能得到較好控糖效果,可擇期行剖宮產,也可進行自然分娩,胰島素使用后仍有血糖控制不住可行地塞米松(國藥準字H41020056,1 mL:2 mg)靜滴,促進胎兒肺部成熟,降低終止妊娠風險。
①血糖,獲取空腹靜脈血,后指導患者正常飲食,2 h 后獲取靜脈血,針對得到的標本均行離心處理,參數保持在4 500 r/min,經全自動分析儀完成血糖的測定即可,包括餐后2 h 血糖和空腹血糖。
②產婦妊娠結局,包括酮癥酸中毒、感染、羊水過多等。
③胎兒妊娠結局,包括新生兒窒息、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等。
采用SPSS 24.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規(guī)范組血糖指標比參考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130、4.389,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糖指標比較[(±s),mmol/L]
表1 兩組血糖指標比較[(±s),mmol/L]
規(guī)范組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5.00%(2 例)比參考組25.00%(10 例)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275,P=0.012)。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妊娠結局比較[n(%)]
規(guī)范組胎兒的不良結局發(fā)生率7.50%(3 例)比參考組27.50%(11 例)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541,P=0.019)。見表3。
表3 兩組胎兒結局比較[n(%)]
妊娠期糖尿病較常見,波動的血糖可增加羊水量,且較高的酮癥酸中毒風險,均會降低妊娠安全性,還可能影響產婦生命安全。血糖異常代謝情況下會影響到胎兒發(fā)育情況,有較高的窒息、低血糖事件發(fā)生概率,為減輕各胎兒損傷,需重視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7-8]。由于妊娠后機體結構會改變,多數患者擔心藥物會影響到胎兒的發(fā)育,因而多行一般化飲食治療,即限制糖分、熱量的攝入來控制血糖。但血糖影響因素多,而胎兒發(fā)育需要較多營養(yǎng)物質,很難精準把握各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仍有較多血糖波動問題,需調整糖尿病治療方案。規(guī)范化治療特點即治療途徑廣,經飲食、運動等途徑完成治療,針對控糖不佳的患者予以胰島素治療,既能減少二甲雙胍等藥物造成的機體損傷,又能監(jiān)測血糖變化情況,經此調整胰島素劑量,可強化控糖效果,減少高血糖對于產婦以及新生兒的危害[9-11]。
該研究中,統(tǒng)計產婦和胎兒不良結局發(fā)現,規(guī)范組發(fā)生率(5.00%、7.50%)均比參考組(25.00%、27.50%)低(P<0.05)。在李玉琴[12]的研究中,統(tǒng)計產婦和胎兒的不良結局并檢驗,Ⅱ組(7.14%、9.52%)均比Ⅰ組(28.57%、28.57%)低(P<0.05),即規(guī)范化治療能發(fā)揮較明顯的妊娠結局改善效果。飲食治療過程中,根據專業(yè)的公式計算出各產婦需要攝入的熱量,嚴格規(guī)范飲食,控制糖分攝入,能防止葡萄糖攝入過多對血糖代謝產生的負面影響,適當補充葉酸,調整酮類食物的食物,對維持機體代謝也有較好作用,且能預防酮癥酸中毒,減輕產婦機體損傷。運動治療以慢走、瑜伽為主,增加上肢運動量,減少腹部運動,能增強體質,加速葡萄糖代謝,降低血糖對控制血糖也有較好作用[13-15]。對于飲食、運動治療無效的患者,需予以藥物治療,其中胰島素使用頻繁,對應動態(tài)觀察血糖情況,且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短效胰島素治療,能縮短胰島素見效時間,快速恢復血糖,三餐前注射能防止餐后血糖大幅升高的情況,可提高控糖穩(wěn)定性。在低劑量下完成胰島素注射后,了解控糖情況,適當增加胰島素劑量,能增強控糖效果,可減少高血糖對胎兒發(fā)育的影響,對預防巨大兒有積極作用。分娩過程中也需重視血糖的治療,根據胰島素使用情況及當前血糖情況,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而胰島素治療后仍有血糖升高的產婦,則需經地塞米松輔助,加速胎兒肺部成熟后完成胎兒的分娩,能有效減少窒息問題,也能減少新生兒低血糖等事件,提高分娩安全[16-18]。
綜上所述,規(guī)范化治療可推廣,良好的控糖機制下,能減少不良妊娠結局,提高妊娠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