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鸞冰
2021年6 月,由15 頭亞洲象組成的“旅行團”在跋涉500 多千米路程后,到達了昆明市晉寧區(qū)。野象路過的田埂上一棵棵芭蕉腰斷肢殘,玉米地里齊腰深的玉米東倒西歪,水稻也被破壞得一團糟。野象白天睡覺,晚上徒步,進入村莊后便開始覓食,渴了就用鼻子擰開水龍頭暴風式吸水,半夜餓了就去村民田里吃玉米,其中一頭小象竟因為吃了200 斤的酒糟后“醉倒”而“掉隊”。得知野象要來,村民們都不敢點燈,整個村莊悄無聲息。
其實,除了這個“大象旅行團”,還有很多動物都喜歡到人類活動區(qū)“旅游”。
自2018 年12 月開始,陸續(xù)有北極熊出現(xiàn)在位于北冰洋的新地島的一個小鎮(zhèn)周圍。2019 年2 月,當?shù)卣荚摰貐^(qū)進入緊急狀態(tài)。人們都害怕得不敢出門,父母也不敢讓孩子上學。
2019 年7 月,在俄羅斯遠東庫頁島的一家制魚工廠內,工人們正在小心翼翼地移動倉庫中的貨物。此時,一個高大的黑影出現(xiàn)在工人們身邊——原來是一只黑熊從工人們背后突然闖入車間。它可能是被魚腥味吸引,想進來享用一頓“免費”的魚大餐。
2020 年10 月,在斯里蘭卡東部省安帕賴的垃圾填埋場,一群來自鄰近自然保護區(qū)的野象每天在這里翻垃圾、找食物,用鼻子在各種塑料制品中反復嗅探。一旦找到裝有食物的垃圾,饑餓的大象會連同垃圾一起吃下,很多大象因此中毒死亡。
2021 年5 月11 日,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一個村莊里,一頭北極熊先是偷吃狗糧,然后睡在村民家的后院里。這個村莊距離北極海岸足足有1 000 千米。在這之前,當?shù)卮迕駨奈匆娺^北極熊的蹤跡。
由于森林里大象的食物越來越少,我國野生象離開森林后發(fā)現(xiàn)人們種的玉米、水稻等農(nóng)作物比森林里的粽葉蘆等植物更好吃,還更抗餓,因此它們不斷前往農(nóng)田覓食。近年來,印度的森林面積因環(huán)境惡化不斷縮小,大象的領地不斷被人類侵占,大象難尋食物,再加上偷獵、交通事故等,每年都有不少大象死于與人類交集中。另外,北冰洋的浮冰融化,讓北極熊在海里找不到住所,不得不向南去村民家里覓食。以后可能將有更多的北極熊上岸居住。
很多昆蟲也在偷偷摸摸潛入人類活動區(qū)域。
在德國的一個小村莊里,矗立著一座奶酪螨紀念碑。奶酪螨是一種微小的蟲子,它們悄悄生活在陳年奶酪的表面,咀嚼奶酪上不斷生長的真菌菌絲。德國人喜歡吃奶酪,而奶酪螨能分泌檸檬醛,讓奶酪充滿檸檬的香味。德國中部的奶制品廠專門把奶酪螨放置在干酪外皮上,這樣生產(chǎn)的奶酪在出售時仍有活的奶酪螨在上面,人們會將其與奶酪一同吃下去。
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州,滅蟲員接到求助電話:一戶人家里的空調短路,原因竟然是成千上萬只入侵的黃瘋蟻堵在空調內部,導致短路。除了空調,黃瘋蟻還會入侵農(nóng)用設備、電子設備,包括電腦和顯示器等。黃瘋蟻從來不會自己筑巢,而是偷偷搬進人類住所,如墻壁內部和地下室等。由于體長不到4 毫米,它們能隨意在手機、電腦和電器內爬行而不被人發(fā)現(xiàn)。最討厭的是,黃瘋蟻會釋放信息素,引來眾多同類共同作亂。
同樣體形微小的地中海粉螟,偷偷藏在儲存面粉的倉庫里,毫無節(jié)制地吞噬面粉,留下死皮、尸體和排泄物,其幼蟲還會吐出絲線,導致面粉被裹住、變硬。最令人頭痛的是,在面粉加工過程中,這些硬物可能會卡住零件,導致機器磨盤損壞甚至工廠停工。為了避免設備出現(xiàn)故障,工人必須定期清理磨盤中的絲網(wǎng)。
大衛(wèi)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能聽到閣樓上的跳躍聲、頭頂上的敲擊聲或天花板和墻壁上的刮擦聲。很長一段時間里,他都不清楚這些怪異的聲音來自何處,直到他發(fā)現(xiàn)了墻壁頂部周圍破損,甚至有孔洞。湊近一看,一只沾滿墻灰的松鼠眼睛滴溜溜地看著他,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時候來家里“作客”的。此時,閣樓上有一只體形更大的松鼠跑了過去,嚇得大衛(wèi)一哆嗦。順著墻洞看去,天花板以及閣樓的墻壁已被松鼠們撕裂得不像樣,電線也被咬斷,一股臭味撲鼻而來。
如果有噪聲出現(xiàn)在夜間,聲音很重,而且速度很慢,那么有可能是浣熊制造的。沒接觸過浣熊的人,一般會認為它們是人畜無害的小可愛。但在美國家庭,浣熊入侵非常令人頭痛。人們的果園常作為浣熊的樂園,它們經(jīng)常從果園里偷櫻桃、李子和蘋果,還會翻垃圾來吃,有時候還會在果園里打滾、咬東西,甚至撒尿。一只浣熊的破壞力相當于至少10 只哈士奇(一種西伯利亞雪橇犬)同時作亂,更何況浣熊經(jīng)常集體出現(xiàn)。它們登堂入室根本不用通過門窗,而是直接通過墻壁、屋頂或天花板。對普通家庭來說,家里被浣熊光顧簡直就像是遭遇到了一場拆遷。在美國,驅逐浣熊和其他私闖民宅的動物已經(jīng)發(fā)展成一門生意,但專業(yè)的野生動物驅逐工作者只會趕走浣熊,不會傷害它們。
除了松鼠和浣熊,老鼠、蝙蝠等也是讓美國人頭痛的入侵性動物。
2015 年12 月的一個早上,一名英國婦女準備上廁所。在掀開馬桶蓋的那一刻,一只老鼠正躺在馬桶里,嚇得她尖叫著跑出廁所。原來,老鼠循著從她家的下水道傳來的食物氣味爬進了廁所。在尋找食物時,老鼠可以爬進與家中下水道相連的其他下水道。如果無法到達廚房水槽,它們就可能進入馬桶,或者從屋頂通過下水道通風口向下進入人們家里的管道中。
一天凌晨三四點鐘,英國倫敦一名婦女在床上聽見衛(wèi)生間里有非常響亮的濺水聲。她走進去一看,發(fā)現(xiàn)一只老鼠在馬桶里亂竄。她趕緊關上馬桶蓋,將老鼠沖走。她回到床上繼續(xù)睡覺,但一個小時后響聲又起。她打開水槽下面的櫥柜,發(fā)現(xiàn)里面也有老鼠。
有老鼠蹤跡的地方,很可能也有蛇。老鼠進了下水道,蛇也可能跟去。
2016 年5 月的一天早上,泰國曼谷一名男子上廁所時,竟然被蜷在馬桶里的一條約10 米長的蟒蛇攻擊。不知何時,蟒蛇滑過下水道爬進了他的廁所。當?shù)夭渡呷朔Q,通常馬桶底部只有少量水,蛇是通過干燥的管道躥上來的。
2018 年7 月的一天晚上,美國紐約州一名婦女在二樓的公寓里聽到廚房傳來一聲響動,發(fā)現(xiàn)是一只蝙蝠在吊燈附近飛舞。
在紐約州,每年秋天都是蝙蝠尋找新家的季節(jié)。如果門窗敞開,它們就可能趁機闖入。蝙蝠的傳統(tǒng)棲息地已經(jīng)越來越少,因此它們會在閣樓和房屋的屋檐下尋找庇護所。一般20 只為一個群體,首選裂縫更多的新房。蝙蝠不善于找出門的路,一旦進入房間就不容易被趕出去。它們喜歡聚集在狹小的空間內,以保存熱量和保護自己免受捕食者的侵害。
2018 年,泰國華富里被10 萬多只鴿子圍攻,名勝古跡、佛教寺廟和居民房舍都灑滿了鴿糞。當?shù)厝苏f,以前在這里可以接雨水直接飲用,現(xiàn)在由于鴿糞污染,人們不得不買水喝。華富里政府下令全民捕鴿,每捕獲1 只補助10 泰銖(約2 元人民幣),通過檢疫的鴿子可以由民眾自行烹飪制成美食。
2019 年,新加坡一組屋被燕子攻陷,每天晚上都有成千上萬只燕子在組屋上空盤旋,黑壓壓一片,場面相當壯觀。鳥糞從天而降,臭氣熏天,居民們不敢出門。每天傍晚,燕子們都在屋檐墻外集結,直到第二天清晨才相繼離開。
近年來,野生動物闖入人類家園的報導日益頻繁,但是我們并不需要驚訝,大大小小的野生動物闖民宅,有的是因為受到誘惑,有的是因為迫不得已。有時候,闖入的野生動物也會給我們帶來好消息。2014 年6 月,一只雪豹誤闖入青海一戶牧民家里,居民發(fā)現(xiàn)雪豹時它已吞下牛棚里的一只小牛。雪豹逃走時,因身體太重,多次跨越牛圈圍欄失敗,不得不躺下休息。這時,在旁邊聚集的10 只藏犬迅速包圍上來。眼看就要爆發(fā)一場大戰(zhàn),幸好牧民沖出來趕走了藏犬。后來,專業(yè)人員趕到現(xiàn)場,雪豹在被檢查身體無礙后被重新放歸草原。雪豹是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次它的出現(xiàn)說明當?shù)剡€有雪豹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