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橋
寫作不能“板著臉說話”,有時需要幽默一些,在文中展現(xiàn)出自己的風趣,比較容易受到讀者喜愛。
老舍在寫自傳時,說自己的子女“均狡猾可喜”;說自己養(yǎng)花“不得其法,每每有葉無花,亦不忍棄”;說自己未來“再活四十年,也許有點出息”??梢钥闯?,老舍無論是用詞還是選材,皆把自己詼諧幽默的情趣融入了其中。
再聽一個故事——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在寫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列夫·托爾斯泰三位人物的傳記時,開始時感到極為困難,這并不在于他沒有材料,而是他感到自己所塑造的形象難以被讀者接受。為此,他一度停筆。原因在哪里呢?他一時想不明白。一天,他無意間瞥見書名,頓時豁然開朗,原來是初擬的書名出了問題。當時初擬的書名是《英雄傳》,正是因為這個書名,羅曼·羅蘭一直在用仰望的目光看待寫作對象,很容易就把寫作對象放在了神壇上,導致傳記的寫作范圍狹窄且內容生硬了。這樣寫出來的人物嚴肅、理性、智慧,但缺少情趣,不像是生活中的真實人物。
傳記文學強調真實性,只有平視著看待寫作對象,實事求是地寫出一個平凡生活中的真實的人,才能使筆下人物與讀者產生共鳴。之后,羅曼·羅蘭把書名改為《名人傳》。在筆法上,不僅寫了人物成功、偉大的一面,也寫了人物幼稚、可愛的一面。如寫貝多芬時,他既寫了貝多芬的交響樂獲得了極大成功的場景,又寫了貝多芬抱著自己單相思的女子的肖像畫哭,并說“你像天使一樣美麗和偉大”的畫面。這樣,一個成功而又有人情味的人物形象就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了。
羅曼·羅蘭在談關于《約翰·克利斯朵夫》的寫作時說:“我毫不隱藏地暴露了他的缺點與德行?!钡拇_如此,他在此傳記中,既寫了克利斯朵夫真誠、執(zhí)著、剛強等“莊”的一面,以給人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又寫了克利斯朵夫魯莽、乖僻易怒且容易輕信他人的一面,展現(xiàn)出一種滑稽幽默的諧趣。
這種亦莊亦諧的筆法,魯迅也屢屢用之。在《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魯迅不僅寫了一個令自己厭惡嫌棄的阿長,又用詼諧的筆法寫了一個善良的阿長。如寫她粗俗,說話“切切察察”,用手指指點點,睡覺擺成“大”字;寫她“規(guī)矩”多,說正月初一清早,“我”不說“恭喜”,她就按住“我”不讓“我”起來……這種筆法,使得人物形象有血有肉、豐腴飽滿,同時又會讓讀者感到親切真實。又如《藤野先生》一文中,魯迅既寫了藤野先生的正直高尚、沒有民族偏見,又寫了他穿著不講究,給人以寒磣的印象,以至于他乘坐公交車時被疑為小偷,展現(xiàn)出一個品格高尚、專注學術而又不拘生活小節(jié)的學者形象,這一人物形象個性鮮明,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此可以看出,亦莊亦諧的筆法從不是寫作者刻意為之,而是作者為展現(xiàn)真實生活而對自己提出的要求,因為只有表現(xiàn)一個人多方面、多層次的生活,才能塑造出一個真實的人。
雨果說:“把真實和偉大這兩種特性調和、匯集、結合起來,就能創(chuàng)造出高于但又和我們一同生活的人物?!边@里的“真實”是指那種平凡而又充滿諧趣的生活,這句話從方法與目的兩個角度道出了亦莊亦諧筆法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