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田田
中信銀行與中信證券控股股東同日生變!
6月22日,中信銀行控股股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下稱“中信有限”)將其持有的約314億股中信銀行股份無償劃轉給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信金控”),無償劃轉完成后,中信銀行控股股東將由中信有限變更為中信金控。
同日,中信有限、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中信股份”)將所持有的中信證券股份約27.34億股無償劃轉給中信金控,劃轉完成后,中信金控將承繼中信有限目前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地位。
中信金控是我國首批獲得金融控股牌照的公司之一,是中信集團內部新設立的一家公司。中信集團將其金融機構的股權劃轉到中信金控進行集中統(tǒng)一管理,以此來隔離實業(yè)業(yè)務,防范風險交叉?zhèn)魅尽D壳?,金控公司統(tǒng)一管控金融板塊或將成為趨勢。
6月22日,中信銀行發(fā)布《關于控股股東權益變動的提示性公告》,公告顯示,中信有限將其持有的約314億股中信銀行股份(占該行總股本的64.18%)無償劃轉給中信金控,并且將其持有的面值約為263.88億元的中信銀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無償劃轉給中信金控。本次權益變動屬于國有資產內部無償劃轉。
本次無償劃轉完成后,中信銀行控股股東將由中信有限變更為中信金控。中信銀行實際控制人未發(fā)生變化,仍為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集團”)。截至今日收盤,中信銀行A股報價4.78元,上升0.42%。
據了解,中信金控于今年3月拿下金融控股牌照,是我國首批獲得金控牌照的公司之一。3月24日,中信金控正式成立,注冊資本為50億元。3月31日,中信集團執(zhí)行董事、副總經理李慶萍在中信股份的業(yè)績發(fā)布會上介紹稱,中信金控未來將承接中信旗下的金融牌照和資產,包括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信托、中信保誠人壽保險、中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等。
關于此次收購的目的,中信銀行在《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報告書摘要》中稱:2022年3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批準了中信金控的金融控股公司設立許可。中信集團將通過中信金控進一步加強對綜合金融服務板塊的集中統(tǒng)一管控,強化金融服務能力,筑牢高質量發(fā)展基礎,促進綜合金融服務板塊的長期健康發(fā)展。
目前,中信金控正式納入中信銀行牌照成為控股股東,中信旗下其他金融牌照也正在陸續(xù)劃轉中。《金融理財》注意到,同日晚間,中信證券也發(fā)布了《關于第一大股東簽署股份無償劃轉協議暨股權變更的提示性公告》,公告顯示,中信證券于2022年6月22日收到中信有限通知,中信有限、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中信股份”)將向中信金控無償劃轉合計持有的中信證券股份約27.34億股,包括中信有限直接持有的中信證券約23億股A股以及中信股份直接持有的中信證券約4.34億股H股,占中信證券已發(fā)行股份總數的18.45%。
6月22日,中信金控與中信有限、中信股份分別簽署了無償劃轉協議,中信金控將承繼中信有限目前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地位。
通過以上中信銀行及中信證券的股權變更能夠看出,中信集團正在通過中信金控加強對綜合金融服務板塊的集中統(tǒng)一管控落地實施。包括中信金控在內,我國已有兩家金控公司牌照獲批。央行曾表示正按程序開展金控公司審批工作,還有三家已受理企業(yè),將穩(wěn)妥有序推動其他具備設立情形的企業(yè)申設金融控股公司。
“隨著首批金控公司牌照的落地,相關審批標準和程序已經相對清晰,金控公司設立和批準進程將會進一步加速?!逼杖A永道中國國企業(yè)務主管合伙人陳靜表示,預計在審慎研究和試行相應的監(jiān)管規(guī)定后,有關部門將進一步推出管理細則并要求落實執(zhí)行。
縱觀央行及中信集團種種舉措可以見得,金融控股公司已經成為金融格局中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
實際上,不僅是中信銀行,就在不久前,興業(yè)銀行、廈門銀行也剛剛經歷了第一大股東的變遷。
今年3月,福建省財政廳將持有的興業(yè)銀行普通股股份35.12億股(占本公司總股本的 16.91%)按程序無償劃轉至福建省金融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福建金投”)。福建金投為福建省財政廳100%控股子公司,福建省財政廳與福建金投在涉及本公司權益事項時互為一致行動人,劃轉完成前后福建省財政廳與福建金投合計持有本公司股票的數量和比例均保持不變。
無獨有偶,此前廈門銀行發(fā)布公告稱,廈門市財政局持有的該行4.8億股股份將全部劃給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金圓投資”)。金圓投資系廈門市委、市政府組建,也是由市財政局作為唯一出資人的市屬國有金融控股集團。
目前,該集團在金融領域已擁有廈門國際信托、金圓統(tǒng)一證券、金美信消費金融、公募基金公司圓信永豐等多張金融牌照,另外還擁有多個地方金融牌照,如廈門創(chuàng)投、福建省最大政策性擔保機構廈門市融資擔保、廈門市首家經銀監(jiān)會備案的地方AMC廈門資管、區(qū)域金融要素市場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兩岸股權交易中心等。
種種跡象表明,金融控股公司已然成為金融資源集中管控及統(tǒng)籌的重要抓手,業(yè)務涵蓋面十分廣闊廣,為集團金融統(tǒng)籌協調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那么,金融控股公司為何能夠統(tǒng)一集中管理金融板塊?這樣做又會為集團帶來哪些好處呢?這要從金融控股公司本身的職能說起。
金融控股公司一詞最早起源于美國,是專門從事金融機構股權投資和管理的企業(yè),不能從事非金融業(yè)務。同時也是金融業(yè)實現綜合經營的一種組織形式,是一種追求資本投資最優(yōu)化、資本利潤最大化的資本運作形式。
在金融控股公司下,銀行、證券、保險等子公司獨立運作,業(yè)務發(fā)展空間更大、自由度更高,有利于各子公司在各自領域充分發(fā)展業(yè)務,各種業(yè)務與產品間的交叉銷售更加市場化,透明度更高。
此前,市場將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概括為兩種,即“大金控”模式與“小金控”模式。此次獲得首批牌照的兩家公司恰好采用了兩種不同的模式進行設立。
上文提到,我國已有兩家金控公司牌照獲批,獲批日期為3月17日,分別是中信金控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北京金控”)的金融控股公司設立許可,這也是我國首批獲得牌照的金控公司。實際上,中信金控和北京金控兩家獲批機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金控公司設立模式。
所謂“大金控”模式,就是企業(yè)集團母公司直接申請成為金融控股公司,企業(yè)集團整體被認定為金融控股集團;“小金控”模式,就是在企業(yè)集團內部單獨設立金融控股公司。中信集團無疑屬于后者,將其金融機構的股權劃轉到新公司進行集中統(tǒng)一管理,以此來隔離實業(yè)業(yè)務,防范風險交叉?zhèn)魅尽?/p>
業(yè)內人士表示,實質控制多類金融機構的非金融企業(yè)依法設立金融控股公司并納入監(jiān)管,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補齊金融監(jiān)管短板的重要舉措。設立金融控股公司,有利于推動非金融企業(yè)有效隔離金融與實業(yè),防范風險交叉?zhèn)魅?,實現金融股權集中統(tǒng)一管理,促進規(guī)范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