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婷婷
柳永是宋代著名的詞人。他的詞作風格婉約,手法多變,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锻3薄|南形勝》是柳永創(chuàng)作的一首長調(diào)。在作品中,詞人詳細地描繪了杭州一帶的繁榮景象,展現(xiàn)了杭州百姓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場景。接下來,筆者就賞析一下《望海潮·東南形勝》的寫景藝術。
一、先聲奪人,蓄足氣勢
不同于柳永的其他詞作,《望海潮·東南形勝》在結構安排上大開大合,極具陽剛之美。作品一開篇,詞人便以“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將杭州城的景象盡數(shù)囊括其中。杭州是東南一帶著名的大都市,不僅經(jīng)濟發(fā)達、交通便利,而且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杭州城的百姓安居樂業(yè),生活富足。長期以來,杭州便是無數(shù)人心中的人間天堂。詞人以寥寥數(shù)語,點明杭州在地理上的天然優(yōu)勢,為之后的寫景狀物作了充分的鋪墊。此外,“東南形勝”也有夸張之意。但是,這種夸張并不令人反感,反而能讓人生出無盡的向往之情。一個怎樣的地方、怎樣的城市才能配得上這樣的夸贊呢?詞人并沒有急著回答,而是以“錢塘自古繁華”作為過渡句,帶出后文,既為讀者創(chuàng)造了一個極其遼闊的想象空間,也使得詩句與詩句之間銜接得更為自然。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北宋承平日久,都市極為繁華,而柳永曾在杭州暫居過一段時日。無論是杭州的自然風光還是都市景象,都令他沉醉不已。盡管都市生活使柳永感受到了無窮的樂趣,也為他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相當多的靈感,但他并不是一個只知享樂的人,相反,他一直在努力地為踏上仕途尋找機會。恰好他的好友孫何成為杭州太守,柳永本想通過求見孫何得到對方的舉薦,不料因為太守府門禁過于森嚴,一直未能見到好友。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他才寫下《望海潮·東南形勝》一詞,希望借歌伎之口傳入孫何耳中,以此打動孫何,謀求晉升的機會。雖然柳永最后并未如愿,但《望海潮·東南形勝》這首詞卻得以廣泛流傳?!锻3薄|南形勝》雖是柳永為拜謁杭州太守孫何所作,但其后的景物描寫也蘊含著他的真情實感。從后面的景物描寫中,我們也能夠體會到這種情感。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并非虛言,而是詞人有感而發(fā)?!锻3薄|南形勝》一詞磅礴大氣,盡掃柳永其他詞作的低回纏綿之風,僅是開篇一句便先聲奪人,猶如平地驚雷。
二、細致描繪,畫龍點睛
在對杭州城的景象進行鳥瞰式的描繪之后,詞人將目光投向市內(nèi),從局部著眼,進行細致的描寫與刻畫?!盁熈嫎?,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柳色如煙,掩映著一座座彩色的橋梁;輕風吹過,拂動翠綠的簾幕;粗略算來城中的人家竟然有十萬戶之多。詞人并沒有細致地描寫城中某一處的景色,而是抓住“煙柳”“畫橋”“翠幕”等富有江南風情的景致,細致描繪,營造出浪漫的氛圍,讓讀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杭州城的繁華。此外,柳色蔥碧,畫橋奪目,翠幕清新,三者在色調(diào)上相映成趣,給人極強的視覺沖擊??梢?,詞人不僅在布局上煞費苦心,而且在設色方面同樣非常用心?!笆f人家”與首句的“三吳都會”相照應,證明詞人所言非虛。我們雖然沒有從詞作當中見到半個人影,但能從那掩映在柳色中的樓閣、橫跨于河道上的畫橋以及隨風翻飛的翠色簾幕上感受到“人氣”。若沒有這“十萬人家”,再美的杭州城也毫無生氣可言;有了這“十萬人家”,整座杭州城便顯得生機盎然,鮮活靈動。杭州城優(yōu)渥的地理環(huán)境孕育了這繁華的城市,而繁華的城市又使這一帶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關于杭州城市井的描繪猶如畫龍點睛,使得整幅畫瞬間變得流光溢彩。自從宋朝建立以來,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休養(yǎng)生息,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明顯的提升,人口數(shù)量也因此激增。杭州由于物產(chǎn)豐富、交通便利,吸引了大量的人來此定居。這“十萬人家”既是杭州繁華的根基,又是杭州最引人注目的景致。作者抓住這一點細致描繪,展現(xiàn)出一派盛世太平的景象,使得杭州的繁華更加深入人心。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后世,這樣繁盛的景象都是不多見的。除此之外,詞人也稱頌了當?shù)氐拈L官。正是因為吏治清明,我們才能看到這樣的承平氣象,百姓才能安居樂業(yè)。對于個中緣由,詞人雖然并沒有明說,但贊頌之意已溢于言表。
對于局部景致的描繪一方面使得詞作的主題更加鮮明,另一方面也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讓人充分感受到了杭州城的繁華,不禁生出濃濃的艷羨之情。
三、點面結合,著意渲染
作為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杭州不僅物阜民豐,而且格外具有魅力。其中,錢塘江潮向來為人所稱道。在描寫杭州城的山水風光之時,詞人將筆墨集中于錢塘潮涌這一勝景,以點帶面,著意渲染,充分展現(xiàn)了杭州城秀麗的風光?!霸茦淅@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錢塘江水浩蕩奔騰,如同一道天塹,其氣勢之磅礴真是世間少有。堤岸上的樹木高聳入云端,遠遠望去,如翻滾的波濤欺霜壓雪,那景象格外的美麗,令無數(shù)文人墨客為之震撼。他們也因此而留下了一篇篇驚世之作,使得杭州城名揚八方。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杭州的動人景致極多,比如名山秀水、古剎園林等,但詞人卻單單選取錢塘江潮這一動人的景象來展現(xiàn)杭州城的獨特魅力。之后,詞人的視線再一次回到城內(nèi),通過對市井的描寫著力渲染杭州城的富庶與繁華?!笆辛兄榄^,戶盈羅綺,競豪奢”,街道兩旁的店鋪中陳列著各色珍珠寶石,家家戶戶堆滿了綾羅綢緞,爭相向世人展示最豪華、奢侈的一面。如果說此前的描述都是為了展現(xiàn)杭州城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秀麗動人的山水勝景、繁華的市井氣象,那么這一句描寫就已經(jīng)深入尋常百姓之家,展現(xiàn)出一派盛世景象。
詞人采用點面結合的手法,著意渲染了杭州城的美麗與繁華,讓從未去過杭州城的人不禁生出向往之情,想要一睹詞中的盛世景象,沉醉于那湖光山色之中。
四、動靜結合,明暗交錯
經(jīng)過蓄勢、點染、烘托之后,全詞迎來了高潮。此前有宏觀的鳥瞰,也有局部的點染,而“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則打破了時空的限制,極大地拓展了詞作的藝術空間。“三秋”意喻時間極長,“十里”代表范圍極廣。杭州城之所以如此動人,不僅是因為它在地理條件上具備優(yōu)勢,也不僅是因為它有豐富的物產(chǎn)、發(fā)達的經(jīng)濟,更因為它在一年四季之中都有可供觀賞的美景。桂花三春飄香,十里荷花盛放。這樣的景致唯有在杭州城才看得到。王國維曾在《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中提到“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形容好景易逝;柳永卻在《望海潮·東南形勝》中以“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極言美景的長盛不衰。如斯美景,自然會引得世人傾心不已?!扒脊芘?,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雖好,但畢竟只是靜景,觀之雖然怡情,時間一長卻也覺得單調(diào)。因此,詞人由景及人,再次對杭州城百姓閑適的生活進行了一番生動的描寫?!扒脊堋倍酁榘讜兦逡簦傲飧琛眲t多為夜間之歌,前者清麗,后者縹緲,從聽覺上講,都令人沉醉。從視覺上看,這句詞明暗交錯,趣味橫生。湖邊的釣叟安靜沉穩(wěn),采蓮的姑娘輕盈靈動,老與少,動與靜,相得益彰,既體現(xiàn)了杭州城百姓生活的安樂,也為杭州城的靜景增添了一些活力。
在描繪杭州城的風光時,詞人并不拘泥于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而是從整體著眼,擇其重點,細作描繪,在此基礎上采用明暗交錯、動靜結合的手法,使得筆下的景物不僅更加生動形象,而且具有一定的立體感,令讀者在欣賞詞作的同時充分感受到了杭州城的魅力。
五、虛實相間,曲盡其妙
柳永之所以創(chuàng)作《望海潮·東南形勝》一詞,不單是為了贊美杭州城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和抒發(fā)個人情感,他最主要的目的是想憑借此詞引起杭州太守孫何的注意,成功獲得晉升的機會。因此,在對杭州城的景象進行了一番鋪陳描繪之后,詞人又寫道:“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焙剖幍尿T兵隊伍簇擁著巡視歸來的長官。長官在微醺之時聽著動人的管弦,吟詩作賦,贊賞這明媚的風景?!扒T”既體現(xiàn)了太守的威儀,也表明太守治下嚴明;而“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則暗贊太守不僅富有才干,而且是一位飽讀詩書的雅士。此外,身為地方長官,他不為政務煩憂,卻有興致飲酒賞樂,吟詩作賦,說明治下太平,諸事順遂,更證明其治理有方。詞人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委婉地表達了對杭州城長官的欽慕和贊美之情。在贊頌之余,詞人進一步發(fā)揮想象,以一句“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收束全詞,表達希望對方官運亨通。“鳳池”也即“鳳凰池”,原為天子禁苑,代指京畿重地、朝廷中樞,是達官顯貴們匯聚之地。按照宋朝的文官制度,外地長官如太守、巡撫,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回京述職,向皇帝反映當?shù)氐拿袂轱L俗,自然也免不了和朝中其他人來往走動。因此,詞人的意思是,太守若有一日被召入皇廷重地,可以當著達官貴人之面將杭州城的美麗和繁華景象都描述出來,好讓所有人都知道世間確實有這樣一處人間仙境。這句話既是對杭州城的極力夸贊,也表達了詞人的美好祝愿。畢竟為官者都希望自己能夠“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最后這兩句詞虛與實相間,余韻無窮。
詞人在贊美杭州城美景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構建出一幅虛擬的圖景,拓寬了詞作的藝術空間,給讀者帶來更為豐富的審美體驗。
總之,在創(chuàng)作《望海潮·東南形勝》時,詞人先是通過鳥瞰全局,點明杭州城在地理位置上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奠定整首詞的情感基調(diào),然后從細微處著手,烘托渲染,再通過描寫靜景與動景、虛景與實景,以藝術化的筆法構筑出一方富有詩意的空間,借以展現(xiàn)杭州城的美麗與繁華,抒發(fā)對杭州城的喜愛之情,以及對地方長官的敬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