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奇
(作者單位:安徽美術出版社)
《探秘瑞安》瑞安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 編安徽美術出版社/2022.5/398.00元
瑞安是地處浙江東南沿海的省轄縣級市,很多人可能對瑞安不太熟悉,其實這座城市有著極為豐富的歷史底蘊與人文內涵。作為一座擁有1700多年歷史、有著“理學名邦”“東南鄒魯”美譽的古城,這里自古文風鼎盛、人才輩出,涌現(xiàn)了南宋永嘉學派代表人物陳傅良、葉適,元代著名戲曲作家、《琵琶記》的作者高則誠,晚清樸學大師孫詒讓等一眾歷史文化名人;也保存著玉海樓、心蘭書社、利濟醫(yī)學堂等諸多名勝古跡;更有著東源木活字印刷術、藍夾纈技藝、藤牌舞、鼓詞等精彩絕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為了向人們宣傳和展現(xiàn)瑞安這座江南千年古城燦爛的歷史與文化,瑞安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與國內著名文博創(chuàng)意團隊蘇州和云觀博數(shù)字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美術出版社攜手,歷時兩年精心打造,出版了大型全景AR立體書《探秘瑞安》。
如何通過一本僅有8頁的立體書來展示一座城市,是選題策劃之初擺在編撰團隊面前的一大難題。在反復查閱瑞安歷史文化典籍并多方聽取瑞安歷史文化研究學者意見的基礎上,主創(chuàng)團隊選擇從瑞安“歷史建筑+人文故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這三個方向進行內容創(chuàng)作,以此講述瑞安的城市歷史與文化。
《探秘瑞安》最先定下來的是開篇以“天瑞地安”為主題的瑞安城市文化縮影。這部分以展現(xiàn)瑞安歷史文化濃縮精華為目標,將以觀音寺石塔、圣井山石殿為代表的諸多瑞安古代建筑和瑞安博物館、瑞安國旗教育館等現(xiàn)代文化地標同瑞安歷史文化名人匯聚一處,共同展現(xiàn)瑞安厚重的城市歷史和文化記憶。
隨后書中以瑞安三座最為著名的歷史建筑——玉海樓、利濟醫(yī)學堂和心蘭書社作為主題重點介紹。這三座建筑都位于瑞安歷史文化街區(qū)忠義街,之所以選取這三座建筑,并不僅僅因為它們外觀精美,更多的是為了向讀者介紹深藏在這三座建筑里的瑞安文化基因。玉海樓不僅是瑞安文化名士孫衣言、孫詒讓父子的故居,也是浙江四大藏書樓之一,它如同一個文化坐標,將近代瑞安乃至溫州的文化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利濟醫(yī)學堂由陳虬創(chuàng)建于1885年,是中國第一所采用西方辦學制度和教學方法的新式中醫(yī)學校。瑞安本地士紳創(chuàng)辦的心蘭書社是我國公共圖書館的雛形。這三座建筑是近代瑞安受進步思潮影響的縮影,也承載著瑞安厚重的文化和歷史。
最后確定的是瑞安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主題。瑞安有著豐富的“非遺”資源,其中東源的木活字印刷術是我國已知唯一保留下來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藝,藍夾纈技藝是中國最古老的“三纈”技藝之一。書中最終選定木活字印刷術、藍夾纈、瑞安鼓詞與瑞安藤牌舞等最具特色的瑞安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來展示瑞安鄉(xiāng)土民俗文化。
全書結尾選取久負盛名的瑞安美食作為單元主題,包括李大同茶食品、老酒汗等在內的20余種瑞安特色小吃在浙東南地區(qū)的傳統(tǒng)餐桌上一一呈現(xiàn),讓讀者垂涎欲滴、回味無窮。
在確定單元主題內容的同時,《探秘瑞安》采用了AR立體圖書的呈現(xiàn)形式。與傳統(tǒng)平面繪本相較而言,立體圖書在趣味性、互動性、直觀性上具有先天優(yōu)勢,能夠給予讀者生動鮮活的閱讀體驗,迅速激發(fā)讀者持續(xù)深入的閱讀興趣和探索欲望。而AR技術對圖書的賦能使《探秘瑞安》成為一本“會動”的圖書,極大地豐富了讀者的閱讀體驗。讀者只要通過手機進行拍照識別,就能體驗語音、視頻等延伸和拓展知識。例如書中的瑞安鼓詞部分,讀者通過掃描二維碼,便能欣賞到瑞安鼓詞經(jīng)典唱段,多維度感受瑞安的文化魅力。
立體書結構設計直接決定了其呈現(xiàn)效果。作為一本合格的立體書,好的主題也需要適合的互動形式來展現(xiàn),因此《探秘瑞安》在確定各單元主題的過程中,主創(chuàng)團隊對每一頁的互動展示形式都進行了反復的推敲和嘗試。比如利濟醫(yī)學堂建筑比較少,形式也比較簡單,所以創(chuàng)作團隊選擇用橫向結構展示利濟醫(yī)學堂,這樣不僅能最大限度地展示利濟醫(yī)學堂的建筑全貌,同時還能留出空間將中草藥知識添加其中。再比如玉海樓的建筑群十分龐大,單個建筑無法完全展現(xiàn)它的氣勢,于是創(chuàng)作組將玉海樓整體“縮小”一點呈現(xiàn),同時增加了一個折疊翻轉拉頁的互動,這樣當讀者翻開這一頁,便能看到玉海樓從書頁中“跳”出來。再如瑞安美食這頁,讀者一翻開就能看到一張擺滿美食的大圓桌,圓桌上的美食有些是直白的呈現(xiàn),有些還帶著蓋子,等待讀者去揭開“品嘗”。
為了確保全書插圖的優(yōu)美和所繪內容的嚴謹準確,《探秘瑞安》采用的是帶有濃厚中國特色的“新國風”插畫風格,畫面色彩明麗、靈動,主題鮮明。同時主創(chuàng)團隊聘請瑞安當?shù)氐奈幕瘜<?、“非遺”傳承人作為顧問,反復核查,確保所繪內容的準確性。比如在瑞安當?shù)氐墓沤ㄖ<摇⑷鸢膊┪镳^館長的建議下,主創(chuàng)團隊分別對玉海樓、利濟醫(yī)學堂和心蘭書社三座建筑實地采景,完善了玉海樓建筑群的構造,補上了初稿階段漏掉的利濟醫(yī)學堂百草園,優(yōu)化了心蘭書社的房屋高度與寬度,讓這三座建筑以最完美的立體姿態(tài)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通過與瑞安“非遺”傳承人直接對話,主創(chuàng)團隊在掌握“非遺”項目工藝流程的基礎上,盡可能為讀者展現(xiàn)每一項“非遺”項目的精髓?!胺沁z”項目工序紛繁復雜,而立體書的結構決定了它往往只能選擇一個主要畫面來體現(xiàn)該項“非遺”的特色,因此有關“非遺”內容的畫面都需要精心設計。在東源木活字印刷術的介紹單元,主體由立體的木活字章構成,高低錯落的方正木章、東源宗譜和揀字口訣的書頁飄散其上,古樸而不失靈動。在藍夾纈技藝介紹單元里,主創(chuàng)團隊對其生產(chǎn)工藝進行提煉,將雕刻花版、制作靛青與印染三個核心工藝步驟作為畫面主體,以三層結構分別進行表現(xiàn),使畫面層次分明,呈現(xiàn)生動,躍然眼前。
作為宣傳介紹地方文化遺產(chǎn)的AR立體書,《探秘瑞安》將地方優(yōu)秀歷史文化進行濃縮,以立體直觀的形式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給予讀者最為生動、鮮活的感受,而立體書所獨具的閱讀互動性、啟發(fā)性,使讀者在閱讀時的角色從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鲃訁⑴c,在閱讀過程中邊動手邊學習,讓每一位讀者在領略圖書之美的同時,也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潛移默化地扎根于讀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