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碧娟
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 518036
受環(huán)境、飲食、壓力等多因素影響,越來越多的夫妻存在不孕不育問題〔1〕。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每7對育齡夫婦中即存在1對有生育障礙。最新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不孕不育患者比例在育齡人口中占比高達12.5%,且有逐年上升趨勢〔2〕;同時,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許多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卻因超過最佳孕育年齡而無法正常受孕,對這些家庭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3〕。而輔助生殖技術是指采用人工授精、體外授精、胚胎移植等醫(yī)療輔助手段,使不孕夫婦成功妊娠的技術,其最早由胚胎學專家Robert Edwards和婦產(chǎn)科專家Patrik Steptone于1978年進行試驗,并成功培育了世界上的首例試管嬰兒〔4-5〕。近年來,該項技術得到迅猛發(fā)展,現(xiàn)已成為治療不孕不育患者的首選干預措施,給廣大家庭帶來了希望〔6〕。然而,由于輔助生殖過程復雜、周期較長、操作要求嚴格,注意事項繁多,因此需要助孕夫婦全程嚴密的配合,但接受治療的患者大多初次經(jīng)歷該項技術,對其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認知缺陷,如不對認知需求進行恰當干預,患者很可能產(chǎn)生不必要的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應對能力,對輔助生殖的順利開展形成干擾,嚴重甚至影響其受孕成功率〔7-9〕。而認知行為干預是指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干預措施,識別并糾正患者錯誤的認知,重建患者正確的觀念,達到建立患者積極的心態(tài)和行為來應對疾病的目的,現(xiàn)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研究中〔10-11〕。因此,本研究對輔助生殖助孕患者進行認知行為干預,并觀察對其負性情緒、自我效能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以期促進患者助孕過程的順利開展。
本研究屬于前瞻性研究,按便利抽樣法,選擇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該院生殖中心接受輔助生殖助孕治療的女性患者共計184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18周歲,②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定義的不孕不育診斷標準,③均為首次接受輔助生殖治療;排除標準:①具有嚴重的心肝腎等重大臟器疾病,②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或存在認知、視聽和語言功能障礙者,③拒絕配合者。按照簡單隨機分組法將研究對象分為試驗組92例和對照組92例。其中,試驗組年齡25~35歲,平均年齡(29.32±2.18)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21例,???3例,本科及以上33例;家庭人均月收入: 2 000元及以下28例,2 000~4 000元43例,>4 000元21例;不孕時長:<2年22例,2~5年38例,>5年32例;不孕因素:排卵障礙22例,輸卵管因素19例,子宮內(nèi)膜異位12例,絕育術3例,配偶精液因素21例;雙方因素15例。對照組年齡24~36歲,平均年齡(29.82±2.33)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20例;???2例,本科及以上34例;家庭人均月收入: 2 000元及以下26例,2 000~4 000元43例,>4 000元23例;不孕時長:<2年23例,2~5年36例,>5年33例;不孕因素:排卵障礙21例,輸卵管因素19例,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13例,絕育術4例,配偶精液因素19例,雙方因素16例。比較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納入的研究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且本試驗符合醫(yī)院倫理學的要求。
對照組進行輔助生殖助孕患者的常規(guī)護理。包括入院宣教、病情監(jiān)測、基礎護理、健康教育等。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取認知行為干預措施,即對患者的認知程度進行評估,識別出錯誤的或缺陷的認知,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護理干預,從而對不良認知及由此產(chǎn)生的負性行為進行糾正,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得到提升。具體如下:
1.2.1認知干預 (1)識別患者錯誤認知:患者入院后,即由責任護士采用傾聽、解釋、疏導的方式與患者進行初步的溝通,鼓勵患者說出心理負擔,耐心回答患者的問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盡可能減少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同時對患者關于輔助生殖技術的錯誤認知進行識別,且在治療全程均保持和患者溝通的有效性,對隨時出現(xiàn)的認知偏差了解并記錄。(2)認知重建:根據(jù)患者在不同階段出現(xiàn)的認知問題及需求,制定階段式個體化的認知干預方案,歸納形成輔助生殖技術常見問題答疑的文字材料,裝訂成健康教育手冊,同時制作多媒體宣傳片,以文字和多媒體的形式呈現(xiàn)于患者的治療全程,使患者每階段均可清晰地了解治療步驟,治療全程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分別為:①第一階段:指導患者于門診掛號,協(xié)助醫(yī)師安排術前檢查,并告知治療的適應證、注意事項、治療過程、妊娠成功率、費用等環(huán)節(jié);②第二階段:介紹取卵取精術前的準備工作,以及手術的詳細操作步驟,指導患者促排卵治療中的配合要點(包括促排卵藥物注射的注意事項、飲食、生活、心理調(diào)適等) ;③第三階段:移植前應詳細介紹術前要求,告知胚胎培養(yǎng)狀態(tài),卵泡監(jiān)測的目的,并進行術后的生活、用藥、心理等方面的指導和調(diào)適;④第四階段:驗孕成功后,對患者進行孕期B超的檢查,以及對生活飲食、和安胎藥物正確使用方法等的指導;若失敗,則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撫工作。
1.2.2行為干預
①放松練習:指導患者集中注意力進行深呼吸練習,達到放松全身肌肉,轉(zhuǎn)移內(nèi)心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保持輔助生殖全程鎮(zhèn)靜的目的;②音樂療法:結合患者心理身體狀況,播放舒緩的輕音樂,引導患者進行相應的冥想和積極的心理暗示;③運動訓練:根據(jù)患者的自身條件制定合理的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以不感到疲勞為限,減少患者治療期間的負性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觀察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和干預后的1個月時間點上,自我效能、負性情緒及生活質(zhì)量方面的差異。其中:①自我效能的評估采用一般自我效能評價量表(GSES)〔12〕,該量表共包含10個條目,內(nèi)容主要為個體遇到困難、挫折時的自信心評分,采用4級正向計分法,10個條目相加得分除以10即為該名患者總得分,其Cronbach α為0.87,信效度較高。②負性情緒的評估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聯(lián)合焦慮自評量表(SDS)〔13〕,兩種量表的分值范圍均為0~100分,包含20個條目,隨分數(shù)的增高,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逐漸加重,經(jīng)檢驗,兩者Cronbach α值分別為0.84和0.87。③生活質(zhì)量的評價采用中文版健康調(diào)查簡表(SF-36)〔14〕,由美國波士頓健康研究中心研制,浙江大學醫(yī)學院所翻譯而成,該量表包含1個健康變化指標和8個維度,合計36個條目,各維度評分范圍在0~100分,得分越高,說明該患者生活質(zhì)量越好。經(jīng)檢驗,該量表Cronbach α為0.75。
干預前,試驗組負性情緒評分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負性情緒評分均明顯降低,且試驗組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負性情緒得分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自我效能評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自我效能評分均明顯提高,且試驗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各個維度評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均明顯提高,且試驗組生活質(zhì)量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得分的比較(分,
受工作壓力以及生存環(huán)境的影響,越來越多的育齡女性面臨不能正常生育的困擾〔15〕。WHO統(tǒng)計得出,生殖障礙已成為僅次于腫瘤和心血管的疾病〔16〕。而輔助生殖技術作為醫(yī)學研究上的一項重大突破,其可利用體外受精和人工移植幫助患者成功受孕,實現(xiàn)妊娠,現(xiàn)已成為絕大多數(shù)不孕不育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17〕。但由于該項在技術治療周期長,技術含量高,需要全程的精細化、復雜的操作等原因,若不能使患者做到全力的配合,則會大大降低其受孕成功率〔18〕。然而,許多患者往往首次接受該項治療,對該項技術的流程和結局存在一定的認知缺陷或認知錯誤,極容易產(chǎn)生焦慮或抑郁情緒,對輔助生殖助孕治療的順利進行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19〕。而認知行為干預是指一種能夠明顯改善心理健康的心理-社會干預方法,是以問題為中心,以行動為導向的治療形式,從而改變患者不正確的認知、行為〔20〕。然而關于其在輔助生殖助孕患者應用的國內(nèi)研究仍然較少,因此,本研究將認知行為干預應用于輔助生殖助孕患者,并觀察其對患者治療期間自我效能、負性情緒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旨在提升患者對于疾病治療的應對能力和配合程度,加大其受孕成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將認知行為干預應用于輔助生殖助孕患者,能顯著降低患者負性情緒,提升自我效能,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分析原因為:該項措施分別針對患者治療期間的認知和行為,展開了階段式個性化的干預,糾正了患者的錯誤認知和由此產(chǎn)生的不當行為,加深了患者對疾病治療過程的理解;而且適當?shù)倪\動和放松訓練也可以減輕其負性情緒和心理壓力,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自信心,進而提高了患者對治療的配合程度,提高了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將認知行為干預應用于輔助生殖助孕患者中,可以降低其在治療期間的負性情緒,提升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對患者治療的順利開展有積極影響。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