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喜歡焦慮和痛苦,但日常生活中的痛苦似乎不可避免。日復一日的工作任務和deadline,每一次重做的提案,對未來的迷茫和擔憂,對過去未能把握的時機的懊悔,甚至在當今天下班后就已經(jīng)想到明早還要面對的領(lǐng)導和客戶的臉色。工作和生活壓力都如此巨大,它們足夠使你悶悶不樂,并不只一次地懷疑人生。
也許,勞碌了一天的你在擁擠的城鐵上看著窗外不斷閃現(xiàn)而過的霓虹高樓,只覺疲憊不堪,又孑然孤獨。這時,你會質(zhì)問自己,為什么一定要這樣活著,為什么不能選擇一種相對悠閑的生活方式。于是,很多人聽著《我想和你虛度時光》,羨慕著他人移居大理,一面埋首在都市生活的忙碌和焦慮之中,一面想象著小院閑適、青梅煮酒、種花養(yǎng)草的平靜生活。
但是,你為什么沒有動身,真正成為其中的一員?
因為從根本上你明白,逃離只不過是你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一場矯情罷了。
記得讀大學時,我喜歡過逃跑計劃樂隊,更喜歡他們對于自己隊名的闡釋:生活在這個城市,這個時代,我們看清了很多。這是一個不完美的世界,我們無法選擇。面對丑惡,面對創(chuàng)傷,面對死亡,事實上我們無路可逃。所以逃跑的真正意義僅存在于計劃。
不錯,面對壓力,面對痛苦,面對黑暗,我們總會感到深深的不安,而逃離是人最正常不過的反應??释麛[脫無休無止的掙扎而獲得安寧的念頭,幾乎人人都曾有過。但通常,人們想要逃離的,都是那個從根本上來說,必須要面對的東西。
人們感到黑暗來襲的那種焦慮、不安和動蕩,是因為它們難以應付,更是因為我們正處于一種從一個狀態(tài)向另一個狀態(tài)上升的過程之中。這就如同破繭的過程,要經(jīng)過相對漫長的成長、執(zhí)著和努力,這個過程自然不容易,也自然會產(chǎn)生很多不可避免的困擾。
當人們面對某種黑暗,同時內(nèi)心相對的堅持和希望卻愈發(fā)深刻清晰。在對抗黑暗的過程中,你更加深切地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又想做到何種突破——即,你為什么對抗黑暗。那時,你心中的堅持變得無比明晰和堅定。而在你一步步從黑暗中跋涉而出的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黑暗的泅渡中賦予你的,是內(nèi)心的明確和堅持,是使你成為深刻的自己,是賦予了你自身的形狀。
一個人會成長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所面對的黑暗、他能夠面對的黑暗,和他在黑暗中努力前行的腳步。因為有黑暗,我們的生命得以頑強有力。而正是在一次次面對和抵抗黑暗的路途中,讓你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正在活著。所以有那么一句話:生活就像心電圖,波波折折,一帆風順的那是掛了。因此,你所恐懼的那些,一方面讓你想要逃離,另一方面卻又是必要的。
以適當?shù)奶与x來作為調(diào)節(jié)自然不錯,閑暇的時間可以用來讀書、喝下午茶、聽音樂、泡個熱水澡……或者真的動身去往那些你向往的生活之地旅行。在你計劃某些逃離的時候,尤其是當計劃著“等到XX結(jié)束了我就可以……”的時刻,逃離顯得尤為美麗而珍貴。它們首先成為你的動力,然后當然可以付諸實際地去實現(xiàn)。用適度的逃離來放松,讓自己得以休息和蓄力,是日常生活中的憧憬和美好。而在計劃的過程中,逃離和面對二者都同時具有了意義。它們讓你現(xiàn)下不得不面對的現(xiàn)實和渴望的狀態(tài)達到了合理的平衡。
但以徹底的逃離來逃避黑暗,從此波瀾不驚地“歲月靜好”,就值得你深思熟慮一下了。如果你真的能夠在一種大而徹底的無目的的生活中感到愉悅,那很幸運。但長期的這種生活,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會意味著一成不變的無聊和無所事事,意味著空洞乏味無趣。而這恰恰是因為,它波瀾不驚、毫無挑戰(zhàn)。徹底地逃離——比如移居,它并非解決了不安,而是扼殺了不安發(fā)生的條件。但它同時殺死的,是你面對豐富世界的可能性、自身上升的可能性,和你在生活的黑暗中逐漸磨礪出獨具形狀的自我的可能。
絕對的安寧是一種寂靜,是靜止,是龐大的虛無。是無所事事和不知如何是好。是渾渾噩噩而失去生活的動力和目標。當所有欲望都褪去,也就失去了可以由滿足欲望時帶來的快樂。最終,是什么都沒有。因為你已經(jīng)失去了自我,淡去了形狀。
當你決定要逃離黑暗,那么你放棄的東西,就不僅僅是那么簡單了。
也許生活的真實感和踏實感就在于,面對黑暗之時的抵抗和掙扎:不斷解決麻煩,消滅一個又一個的不安和焦慮。它們的確讓人痛苦,但沒有它們,生活又真的很無趣。
我們的生活中總會有必須要去面對的黑暗,但它的拯救之物不是膚淺的快樂和未經(jīng)世事的平靜,而是從對抗中獲得的滿足感。
詩人老風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不是黑暗包圍了我,而是我打入了黑暗的內(nèi)部。”這是面對黑暗,我們所能表現(xiàn)出的最有尊嚴和魄力的態(tài)度。其中意味著勇敢、堅毅和承擔。
最終,每個人都從他所面對的黑暗,獲得自身的形狀。
蘇笑嫣簡介
蘇笑嫣,生于上世紀90年代。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自媒體人,有微信公眾平臺[蘇笑嫣]。
作品曾在《人民文學》《詩刊》《詩選刊》《詩歌月刊》《星星》《詩潮》《詩林》《青年文學》《民族文學》《美文》等報刊發(fā)表。出版有個人文集《藍色的,是海》;長篇小說《外省娃娃》《終與自己相遇》;長篇童話《紫貝天葵》;詩集《脊背上的花》。
曾獲第六屆“雨花杯”全國十佳文學少年稱號,《詩選刊》2010中國年度先鋒詩歌獎,《中國詩歌》90后十佳詩人,《兒童文學》2011年度“十大魅力詩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