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種子管理總站(310020)俞琦英
(1)品種類型糯玉米。
(2)審定編號浙審玉2018006。
(3)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6—2017年平均鮮穗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產(chǎn)925.5千克,比對照“浙糯玉5號“增產(chǎn)11.3%。2017年省生產(chǎn)試驗平均鮮穗畝產(chǎn)907.9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5.6%。
(4)特征特性兩年區(qū)試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鮮穗,下同)88.3天,比對照長5.6天;株型緊湊,葉色淡綠,株高263.6厘米,穗位高128.2厘米,雙穗率11.9%,空稈率0.8%,倒伏率3.7%,倒折率0.1%;果穗大,錐形。穗長19.9厘米,穗粗5厘米,禿尖長3.2厘米,穗行數(shù)16.2行,行粒數(shù)36.8粒;籽粒白色,排列整齊;單穗鮮重253.0克,凈穗率70.8%,鮮千粒重294.4克,出籽率64.8%。直鏈淀粉含量2.6%;感官品質(zhì)、蒸煮品質(zhì)綜合評分86.3分,比對照高1.3分;高感小斑病,中抗大斑病,高抗莖腐病,中抗紋枯病。
(5)栽培技術要點加強苗期管理、蹲苗控高,種植密度以每畝3500株為宜,增施穗肥減少禿尖,注意防治小斑病。
(6)適宜種植區(qū)域適宜在浙江種植。
(1)品種類型 糯玉米。
(2)審定編號 浙審玉
2019002。
(3)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7—2018年平均鮮穗畝產(chǎn)911.9千克,比對照“浙糯玉5號“增產(chǎn)1.4%;2018年省生產(chǎn)試驗平均鮮穗畝產(chǎn)972.9千克,比對照減產(chǎn)2.4%。
(4)特征特性兩年區(qū)試平均,生育期83.6天,比對照長0.8天;株型半緊湊,上部葉片茂盛,株高211.0厘米,穗位高84.5厘米,雙穗率0.4%,空稈率0.2%,倒伏率1.0%,倒折率0.0%;果穗較大,錐形,籽粒白色,甜糯粒比例1∶3,排列整齊,穗長18.2厘米,穗粗5.2厘米,禿尖長1.4厘米,穗行數(shù)13.5行,行粒 數(shù)35.7粒;單穗鮮重250.0克,凈穗率76.2%,鮮千粒重350.1克,出籽率66.1%。直鏈淀粉含量2.3%;感官品質(zhì)、蒸煮品質(zhì)綜合評分88.5分,比對照高3.5分;小斑病級5級,大斑病級3級,紋枯病株率67.1%。
(5)栽培技術要點加強苗期管理,種植密度以每畝3000~3200株為宜,增施穗肥減少禿尖,注意防治紋枯病。
(6)適宜種植區(qū)域適宜在浙江種植。
(1)品種類型糯玉米。
(2)審定編號浙審玉2017008
(3)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4—2015年平均鮮穗畝產(chǎn)844.8千克,比對照“美玉8號“增產(chǎn)20.6%;2016年省生產(chǎn)試驗平均鮮穗畝產(chǎn)919.2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4.6%。
(4)特征特性兩年區(qū)試平均生育期87.4天,比對照短0.6天;株高193.4厘米,穗位高76.6厘米,雙穗率13.4%,空稈率1.0%,倒伏率1.3%,倒折率0.3%;果穗長錐形,排列整齊,籽粒紫白花色,糯∶甜比例3∶1,穗長20.7厘米,穗粗5.0厘米,禿尖長3.2厘米,穗行數(shù)15.2行,行粒數(shù)36.6粒;單穗鮮重270.1克,凈穗率70.3%,鮮千粒重330.8克,出籽率62.7%??剐“卟。锌勾蟀卟?,感莖腐病、玉米螟和紋枯病。直鏈淀粉含量1.9%;感官品質(zhì)、蒸煮品質(zhì)綜合評分85.2分。
(5)栽培技術要點合理密植,種植密度以每畝3500株左右為宜,加強肥水管理減少禿尖,注意防治莖腐病、紋枯病和玉米螟。
(6)適宜種植區(qū)域適宜在浙江種植。
(1)品種類型甜玉米。
(2)審定編號浙審玉2012001。
(3)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9—2010年省甜玉米區(qū)試平均鮮穗畝產(chǎn)951.4千克,比對照“超甜3號”增產(chǎn)12.3%。2011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鮮穗畝產(chǎn)878.2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0%。
(4)特征特性該品種生育期85.3天,比對照短1.1天。株高236.6厘米,穗位高77.6厘米,雙穗率22.6%,倒伏率12.2%,倒折率1.6%。果穗筒形,籽粒黃色為主、間有白粒,排列整齊,穗長18.9厘米,穗粗4.8厘米,禿尖長0.9厘米,穗行數(shù)14.9行,行粒數(shù)32.0粒,鮮千粒重361.2克,單穗鮮重238.1克,出籽率69.5%。可溶性總糖含量11.2%,感官品質(zhì)、蒸煮品質(zhì)綜合評分85.4分,比對照高2.9分,鮮穗外觀品質(zhì)較好,甜度較高,皮較薄。中抗小斑病,感大斑病,高抗莖腐病,感玉米螟。
(5)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植株較高,宜適當稀植,提倡育苗移栽,注意防倒。
(6)適宜種植區(qū)域適宜浙江種植。
(1)品種類型甜玉米。
(2)審定編號浙審玉2015003。
(3)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2—2013年平均鮮穗畝產(chǎn)904.0千克,比對照“超甜4號”增產(chǎn)13.4%;2014年省生產(chǎn)試驗平均鮮穗畝產(chǎn)856.1千克,比對照增產(chǎn)10.2%。
(4)特征特性該品種生育期85.3天,比對照長2.6天;植株半緊湊,株高212.1厘米,穗位高82.7厘米,雙穗率7.3%,空稈率0.8%,倒伏率6.1%,倒折率1.2%;穗長19.7厘米,穗粗4.8厘米,禿尖長1.7厘米,穗行數(shù)14.2行,行粒數(shù)36.7粒,籽粒黃白相間,排列整齊,鮮千粒重325.6克,出籽率69.3%,凈穗率71.5%,單穗鮮重262.5克;可溶性總糖含量與對照相仿;感官品質(zhì)、蒸煮品質(zhì)綜合評分84.0分,與對照相仿;高抗莖腐病,中抗玉米螟,高感大、小斑病。
(5)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穗位較高,一般種植密度3000~3300株∕畝,注意防治大、小斑病和防止倒伏。
(6)適宜種植區(qū)域適宜浙江種植。
(1)品種類型甜玉米。
(2)審定編號浙審玉2018003。
(3)產(chǎn)量表現(xiàn)2016—2017年平均鮮穗畝產(chǎn)611.1千克,比對照“超甜4號”減產(chǎn)21.5%;2017年省生產(chǎn)試驗平均鮮穗畝產(chǎn)673.5千克,比對照減產(chǎn)18.1%。
(4)特征特性兩年區(qū)試平均生育期78.8天,比對照短3.5天;株型平展,葉色濃綠,株高157.1厘米,穗位高27.6厘米,雙穗率0.7%,空稈率1.7%,倒伏率0.7%,倒折率0.2%;果穗較大,長筒形,苞葉中等。籽粒白色,排列整齊,穗長18.6厘米,穗粗4.7厘米,禿尖長2.9厘米,穗行數(shù)15.9行,行 粒數(shù)30.6粒;單穗鮮重202.7克,凈穗率76.5%,鮮千粒重323.8克,出籽率67.0%??扇苄钥偺呛?4.4%;感官品質(zhì)、蒸煮品質(zhì)綜合評分88.7分,比對照高3.7分;高感小斑病,中抗大斑病,中抗莖腐病,高感紋枯病。
(5)栽培技術要點加強苗期管理促早發(fā),選擇土壤肥力高、排水好的田塊作早春設施種植,密度以每畝3500株左右為宜,注意防治小斑病和紋枯病。
(6)適宜種植區(qū)域適宜在浙江春季保護地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