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治江
今年年初熱播的電視劇《人世間》里,有一首歌,其中有一句歌詞,打動了許多人,也讓許多人深深地思考,暗暗地回味,那就是“我們啊像種子一樣/一生向陽/在這片土壤/隨萬物生長?!?/p>
世間有各種各樣的種子,但它們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哪怕經(jīng)歷再多的磨難和艱辛,即便是把它們深埋在地下,歷經(jīng)干旱、黑暗、孤獨和漫長的等待,只要時機成熟,它們都會義無反顧地選擇向著陽光,突破重重包圍,向上生長,長成一棵棵植株,然后開花,結(jié)出自己應(yīng)有的果實,隨后又進入下一個繁殖后代的輪回。也正因為這樣,才會有萬物生生不息的生長,世界也才會始終充滿勃勃生機。
而電視劇《人世間》正是向我們傳遞著關(guān)于善的教育,愛的教育和不斷奮斗的教育,而這種教育正是現(xiàn)在許多青少年所缺失、所需要的。也正因為這樣,有人說,除了關(guān)于善的教育外,還有助于當(dāng)代青年補上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認(rèn)知,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周秉昆他們一家的種種經(jīng)歷,都是那個特殊年代里,許多最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盡管他們家孩子相對多,日子過得也很艱難,聚少離多,但父母從小對他們關(guān)于善的教育,關(guān)于讀書、做人、做事的教育也是那個年代許多普通父母對子女教育的縮影。但他們卻是光字片里最爭氣的孩子,既有做官的大哥,又有做教授的二姐,唯有周秉昆一直在家里守著父母,但也是一個非常能干、敢干,心地善良、光明正大的熱心腸人。
在他們接受的教育里,有著我們許多普通家庭的影子。比如凡事不求人,能自己解決的盡可能自己解決,不能輕易給別人添麻煩,更要懂得感恩,這其中都包含著許多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也是許多家庭從小對孩子的常規(guī)教育。
在這部電視劇里,有兩個情節(jié),讓我不敢忘懷,記憶深刻。一是周秉昆的父親去世之后,正是東北冰天雪地,極其寒冷的時候。他們姊妹幾個在院子里搭了靈堂,晚上氣溫更低,異常寒冷,他們姊妹幾個在院子里商量著事,準(zhǔn)備為父親守靈。周秉昆的母親在鄭娟的陪同下,來到院子里,對他們幾個說,你們都回去吧!你父親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不興守靈。你們幾個待在外面凍壞了可怎么行?
他們幾個聽從了母親的話回到屋子后,由于過度勞累都睡著了。周秉義從睡夢中突然驚醒后,發(fā)現(xiàn)母親不在屋子里。而母親平時睡的炕上也空著,只見在枕頭上端端正正地放著一個原來由母親一直保存著的木匣子。結(jié)果一行人找到院子里,才發(fā)現(xiàn)母親坐在父親遺體旁邊的一把椅子上,早已安詳?shù)亻]上了眼睛,隨父親一起走了。
她這樣做,除了對丈夫的那一份愛和理解之外,更有對子女們的疼愛和關(guān)心。她是怕孩子在外面守靈凍壞了,才想辦法讓他們進到屋里,而自己卻冒著嚴(yán)寒來替孩子們?yōu)檎煞蚴仂`,并以這樣的方式陪老伴走完了自己人生最后的路。這既是一種言傳身教,更是一種偉大而無私的母愛,充滿了向上、向善的力量。而這種愛也正是一粒粒種子,無論撒播在何種土壤里,都會一如既往地生根發(fā)芽,一生向陽,傳遞著向善、向美的正能量。
同時,在這部電視劇里,還有另外一個片段。當(dāng)馮化成和周蓉之間為房子、為孩子不斷發(fā)生爭吵,矛盾不斷升級、加劇,最后馮化成心有所向之后,他回到家里,專門做了一桌子的好菜,并提前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當(dāng)他和周蓉說了“咱們離婚吧”之后,不等周蓉有所反應(yīng),便提起行李箱,不管不顧,頭也不回地走了。這種不回頭和決絕,看似不近人情,但也有著它更為深層次的原因。
作為周蓉,盡管當(dāng)時非常痛苦,回想起她不管不顧,只身一人去貴州找馮化成,又不顧家人的反對和他在一起,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她對家庭、丈夫、孩子所承擔(dān)的責(zé)任,盡的義務(wù),她于心有愧。作為一名大學(xué)教授,她是成功的,也是合格的。但作為一名妻子,她又是欠缺的,甚至在對一些事情的處理上,也有許多不成熟、不近人情的地方。因而她選擇了放手和成全,這也是人性的另一種善良。
無論任何時候,只有心存善良,才能一心向善,也才能得到善的回報。因為那顆善的種子,無論經(jīng)歷過什么,它最終都要發(fā)芽,都會一生向陽,生生不息,最終結(jié)出同樣的果實,而這也正是這部作品打動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