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楊楊
這人世間,總會有那么一個人,像彌漫的月光,永遠(yuǎn)照耀著你心頭的小雛菊。
——題記
外婆是個溫暖的人,她的臉上總是帶著笑容。每一次見她笑,我的心里總有朵帶著光芒的小雛菊在搖晃。
還記得小時候,院內(nèi)的老槐樹開了花,飄出淡淡柔柔的香氣,外婆就坐在樹下剪紙。不一會兒,她就剪出了一只喜鵲,甚是好看。我見了,央求道:“外婆,您教我剪紙吧!”外婆笑著說:“好,好,外婆教你?!蔽夷闷鸺舻?,外婆握住我的手說:“你看,剪子要握得不松不緊,這里要轉(zhuǎn)個小彎……”她掌心的溫暖不斷地朝我傳遞,直達(dá)內(nèi)心。
孩提時,雪花飄飄的冬日里,放學(xué)回家就聞到肉香的情景我至今還記得。那時候,外婆總是在廚房里忙活,尤其喜歡做我最愛吃的米粉肉。我記得米和五花肉的香味如何從廚房飄出,記得翻滾的白霧如何模糊了外婆的身影,更記得外婆如何把沾滿米粉的肉夾到我碗里,自己吃掉我不那么愛吃的青菜?!岸喑匀猓L高個。”外婆說著,眼睛笑得彎彎的,像天邊掛著的月亮。暖融融的愛隨著米粉肉的湯汁和一聲聲叮嚀,灌注進(jìn)了我的心里。
后來,外出求學(xué)的我不常和外婆見面了。久別后再見外婆時,我才明白歲月是多么無情。皺紋悄無聲息地爬上外婆的臉龐,讓我回想起了過去的點(diǎn)點(diǎn)滴滴。淚水不知何時便滑出了我的眼眶。青絲成了白發(fā),煙雨濕了流年。外婆的身形一點(diǎn)點(diǎn)發(fā)生著變化,但笑容未變,連皺紋都像極了盛開的美麗花朵。
上次我回去看外婆,是秋末冬初的時節(jié)。外婆依舊像我記憶里那樣,在廚房里忙活。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不一會兒,外婆就端著一盤米粉肉出來了。她用筷子夾起一塊肉,塞到我嘴里:“怎么樣,好吃嗎?這可是你小時候最愛吃的!”“當(dāng)然好吃了!外婆做的米粉肉是天下第一美味!我在夢里都會饞呢!”外婆被我逗得哈哈大笑。
第二天清晨,我與外婆在村口告別。她依舊笑著,笑容還是那么溫暖。
外婆好似我生命里的月光,她的笑容永遠(yuǎn)照耀著我心頭的小雛菊,即便秋風(fēng)瑟瑟地涼,它依舊溫暖如初。
點(diǎn)評
本文最大的特點(diǎn)是選取物象作為情感的寄托,這使得抽象的情感具體可感。
題目叫“雛菊”,文章開頭提到雛菊,“每一次見她笑,我的心里總有朵帶著光芒的小雛菊在搖晃”,文章結(jié)尾提到雛菊,“她的笑容永遠(yuǎn)照耀著我心頭的小雛菊”,在這里,雛菊是溫暖和美好的象征,是作者心頭永存的月光。
美中不足的是中間沒有提到雛菊,使得雛菊與外婆的聯(lián)系不夠緊密。
(劉玉真)D498D58D-9934-4195-8966-D0B98489D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