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魏劬正(1981~),男,漢族,江蘇無錫人,無錫市第一女子中學,研究方向,中學音樂。
摘 要:隨著現代技術發(fā)展速度的持續(xù)加快,多媒體應運而生,其在很多行業(yè)領域中得到應用。從教育教學角度來說,將多媒體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可以對傳統(tǒng)教學產生明顯沖擊,并使得教學模式發(fā)生明顯改變。多媒體技術的功能呈現出多樣性,而且不同功能也可相結合,通過其可以使得知識的呈現方式更為直觀、形象,課堂氛圍會變得更加活躍。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教學效率能夠明顯提高。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是明顯的,然而其在整個教學中起到的只是輔助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從教學現狀出發(fā),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確保其功能可以真正發(fā)揮出來。文章主要針對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予以分析,重點關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策略,以期使得教學的整體質量大幅提高。
關鍵詞:初中音樂;多媒體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20-0022-04
一、引言
在當前時期,多媒體技術在各學科教學中得到應用,這就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學生的學習意愿也更為強烈,而且能夠依據實際需要營造出適宜的教學情境,這樣一來,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自然就會得到提高。從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來看,對多媒體技術加以充分應用可以使得學生的視野進一步拓寬,學生對音樂會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學習的興趣也會變得更加濃厚,進而使得學習效率達到預期。對初中音樂教師來說,應該要對此有清晰的認知,將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作用發(fā)揮出來。
二、對信息化教學的闡述
在科技發(fā)展速度持續(xù)加快之際,很多行業(yè)正在展開信息化創(chuàng)新工作,從教育行業(yè)的現狀來看,信息化教學已經得到普遍應用,通過其能夠保證課堂教學對學生產生更大的吸引力。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應該要熟練掌握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方法,選擇可行的方式來完成知識傳授,促使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如此可以使得學生的學習意愿更為強烈。初中學生所有面對的學業(yè)壓力是較大的,對多媒體設備加以應用可以使得教學的趣味性大幅提高,這樣一來,壓力就會降低很多,參與音樂教學的積極性能夠進一步增強。對學生而言,對音樂作品進行欣賞的過程中,其身心會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而且能夠感受到愉悅,更為重要的是,個人的鑒賞能力也會得到提高。音樂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采用信息化教學模式能夠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選擇合適的微課視頻能夠將大量音樂知識直接呈現出來,這樣就可保證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更為理想。初中音樂教學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對多媒體設備加以充分利用,如此方可緊跟時代前行的腳步,并確保學生的內在需要真正得到滿足。通過信息化教學能夠使得學生掌握更為豐富的知識,運用能力也會有大幅提高,尤其是其能夠真正融入課堂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會得到增強,如此一來,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會提高很多,教學質量也達到預期。
三、初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對當下的初中音樂教學進行分析可知,出現的問題是較多的,如果得不到解決的話,學生難以形成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因而教師必須要尋找到可行的改進之策。具體來說,一是教師、學生對音樂學科的重視程度是較低的,在很多人的意識中,音樂學科屬于“副科”,其能夠起到的作用就是使得學生能夠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有放松的時間,學習壓力可以得到釋放,在此種觀念的影響下,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并不會主動對知識進行拓展,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就無從談起。受到這種觀念的支配,音樂教師不會精心完成課前準備工作,備課過于隨意,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不到位,結果就是教學質量不夠理想,學生在課堂中掌握的音樂知識少之又少。二是初中音樂教學多是圍繞教材內容展開,其他音樂知識、歌曲等通常不會出現在課堂中,這就使得教學較為乏味,對學生的吸引力是較低的。三是教師并未掌握運用多媒體的技巧。在展開音樂教學時,不少教師在展開音樂教學時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依賴程度過高,在對歌曲唱法進行講解時采用多媒體設備來予以逐句播放,然而節(jié)奏把握以及音準糾正等未能得到重視。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得教師的負擔降低很多,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卻難以得到提升。多媒體設備雖然得到了應用,然而教師必須要明白,其能夠起到的是輔助作用,教學中更為關鍵的是要保證教師能夠將自身的主導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觀念,對教學策略進行創(chuàng)新,同時要針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如此方可使得學生真正擁有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進而保證高效課堂能夠真正構建起來。
四、初中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運用策略淺析
(一)利用多媒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音樂教學采用的授課模式相對固定,教師在課堂中會對基礎知識進行講解,歌曲演唱時通常采用樂器伴奏方式,有的時候也會選擇名曲進行播放,希望學生能夠形成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這種教學模式的弊端是明顯的,學生在課堂中一直是被動學習的,教師教一句,學生學一句,其感官無法得到充分刺激。學習內容也是以教材為主,然而學生對這些教材曲目的興趣是較為低下的。學生對音樂的喜愛程度是較高的,然而對音樂課則并不感興趣,這對教學效率產生的影響較大。若想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必須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采用可行的方式促使學生更為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如此可以保證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大幅提高。組織教學時可對多媒體技術加以應用,這樣能夠將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起來,通過多媒體可將音樂直接呈現出來,而且可以配上合適的視頻、圖片,如此可以使得學生受到更為強烈的感官刺激,進而主動對音樂知識進行學習,音樂感知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學習興趣也能夠長時間保持。比如,在開展《金色的秋天》教學時,通過多媒體可將秋季景色直接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教師則可予以適當介紹,如此能夠保證學生對秋天的魅力有切實的了解,圖片、視頻會對學生產生引導作用,促使學生學習的意愿變得更為強烈,學習動力也就能夠真正得到提升。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多媒體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如此可以使得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大幅提升,學生的感受也會更為直觀,通過逐步引領,學生就會進入到音樂作品當中,對其中的情感有更深的理解。學生欣賞音樂時,其頭腦中會出現眾多的畫面,這對其理解歌曲思想能夠起到促進作用,而且可以認識到音樂具有的魅力,久而久之,音樂審美能力就會得到提高。A1A5A0B8-FA96-46DD-A2EA-EEC6CD70AEEF
(二)搜集網絡素材,滲透品德教育
在開展初中音樂教學時,教師要對相關的音樂知識進行傳授,同時應該對德育教育予以強化,確保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個人的道德品質也可得到提升。隨著素質教育的受重視程度大幅提高后,德育教學成為關注的重點,音樂教師也要肩負起德育教育的責任,在開展音樂教學時將德育內容滲入其中,并通過多媒體設備來確保德育內容更加的生動有趣,如此可以保證教學效果更為理想。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歌曲的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合適的影視片段進行播放,如此可以使得學生對英雄主義有更為直觀的認知,而且在內心中能夠產生震撼感,這樣一來,學生除了能夠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而且其價值觀、道德觀也會逐漸形成,愛國情懷會變得更為強烈,對祖國也會更加熱愛。教師在開展初中音樂教學時應該要主動將德育教育滲入其中,尤其是要將價值品質的培養(yǎng)作為關注的重點,這樣可以使得音樂課堂教學的效果更為理想。從學生角度來說,道德品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學生能夠真正擁有高尚品質,在掌握音樂知識后才會真正對其進行合理運用,這樣一來,個人的長遠發(fā)展目標才能真正達成。比如,在開展《愛我中華》教學時,教師必須要先對中華民族大家庭進行介紹,使得學生能夠了解我們國家的民族組成,尤其是要了解不同民族有著自身的特性,在文化、習俗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這是保證后續(xù)教學順利開展的基礎。為了使得這個目的能夠切實達成,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將少數民族生活的視頻、圖片播放出來,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對民族特色的了解更為深入,并能夠認識到我們生活在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的文化雖然不同,但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可以使得學生真正認識到民族團結的意義所在,而且其對各民族文化也會有更為清晰的認知,在內心當中樹立起文化自信,久而久之,愛國情懷就會變得更為強烈。
(三)規(guī)避傳統(tǒng)教學劣勢,提高教學效率
聲樂練習所要達成的目標是促使學生擁有的聽唱能力大幅提高。音樂學習時,學生個體不同,其感知能力是存在差異的,采用一對一方式可以使得教學更具針對性,然而初中學校是無法采用這種教學方式的。視唱練習必須要通過大課方式展開,而從當下的教學狀況來看,教師在課堂中付出了心血,學生學習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學習的狀態(tài)顯得較為被動,這就使得教學的整體質量達不到預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對多媒體技術加以應用,這樣能夠使得課堂教學有序展開,而且能夠將大部分的時間、精力用于指導上,這樣一來,教師、學生間就能夠構建起更為完善的關系,相互交流也會更為深入,尤其是教學的效果能夠有明顯提升。比如,在展開視唱練耳的過程中,常用的軟件包括Aurelia以及Ear Master等,這些軟件的操作非常簡便,功能比較全面,因而在展開教學中要對其加以靈活運用。從Aurelia軟件的實際應用來看,通過其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有切實的了解,教師對學生水平能夠有清晰的認知,課后作業(yè)也能夠更具針對性。如此一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就不會出現過于緊張的情況,學習興趣變得更為濃厚,教學的整體效率自然就會得到提高。
(四)延伸教學形式,提升核心素養(yǎng)
初中音樂教學中對多媒體技術加以應用能夠使得教學形式切實延伸,教師可將舞蹈和音樂結合起來,使得學生能夠對更多藝術形式有一定的了解,這樣一來,其核心素養(yǎng)就能夠得到大幅提升。在初中音樂教材當中,不少的音樂作品和舞蹈是息息相關的,而且初中學生擁有較強的表現欲,教師可對此加以利用,傳授音樂知識的過程中將舞蹈也融入其中,為學生提供合適的表演機會。教學中對多媒體設備加以利用可以使得舞蹈形式更為直觀的呈現出來,學生對其具有的魅力會有清晰的認知,對音樂作品也會產生深刻理解。另外,教師也可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對歌詞進行創(chuàng)編,或是引導學生來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這樣可以大幅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對多媒體設備加以運用所要達成的目標并非只是將音樂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可以將網絡中的相關資源尋找出來,為學生的二次創(chuàng)作提供合適的空間,如此一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會真正得到提高,而且能夠確保其感受到音樂帶來的愉悅,個人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也會明顯提升。
(五)運用多媒體技術有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
初中音樂教學需要傳授給學生的音樂知識是較多的,其中的一些并不難理解,另外一些則是難度較大的,樂理知識就是如此,然而其又是整個教學體系當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只有對這些知識有切實的了解,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才能真正達成,這也是對新歌進行學習的基礎所在。初中學生的形象思維依然占據主導位置,而樂理知識則顯得較為抽象,這就使得理解較為困難。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動態(tài)刺激大于靜態(tài)刺激,帶來的印象更為深刻。教師應該要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出發(fā),對多媒體技術加以利用,可保證音樂知識以動態(tài)方式呈現,而且音樂形象也會更加的直觀,這樣可促使學生的抽象思維逐漸形成,使得學生的思維更具條理性,而且教學的重點、難點也能夠順利突破,這對學習效率的提高可以起到促進作用。
(六)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增強和實現課堂互動
在對音樂進行學習時,除了要做到用心聆聽,同時要將加強互動,良好的溝通能夠使得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的效果更為理想,理解音樂作品的過程中也能夠產生一些全新想法。除此以外,對音樂知識傳播也能夠起到促進作用。對傳統(tǒng)初中音樂教學進行分析可知,教學思想顯得較為陳舊,而且難以獲得所需的教學資源,尤其是教師、學生不會在課堂中展開良好互動,使得整個教學顯得非??菰?,對學生的吸引力也不大。而對多媒體技術加以應用則能夠改變這種狀況,課堂教學內容會變得更為豐富,并可依據學生的需要來選擇最為合適的教學形式,如此就可保證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出更為積極的狀態(tài)。通過多媒體可以將教學資源直接展現出來,教師、學生能夠更為深入地展開交流,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意愿就會變得更為強烈,尤其是學習狀態(tài)會變得更為主動。另外,教師、學生如果能夠實現良性互動的話,教師也會受到激勵,其在將來的教學中就會端正態(tài)度,并主動和學生展開交流,展現出對學生的關注,為課堂教學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A1A5A0B8-FA96-46DD-A2EA-EEC6CD70AEEF
(七)巧用多媒體,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音樂的能力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廣泛地應用到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要巧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在互聯(lián)網有大量優(yōu)秀的課件資源,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如在教學九年級上冊《月是故鄉(xiāng)明》這一首歌曲時,我將李白的古詩《靜夜思》出示在課件上,引導學生想象故鄉(xiāng)的月亮,并提出問題:為什么在同一個地球上,故鄉(xiāng)的月亮感覺特別亮呢?在這首詩的襯托下,我再利用多媒體播放一幅幅思鄉(xiāng)的畫面,激發(fā)學生的思想感情,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動情,而且在不知不覺中還創(chuàng)作了動作配合演唱。在多媒體教學下,學生除了快樂地對歌曲進行了動作創(chuàng)作,還能對歌曲進行創(chuàng)作,在生動的畫面刺激下,學生的思維會受到啟迪,因此我趁熱打鐵,要求學生對歌曲進行改編,表達出對故鄉(xiāng)的熱愛。多媒體技術豐富了學生的想象能力,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視聽結合的音樂課堂,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的思維不受制約地自由飛翔,碰撞出創(chuàng)作的火花,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在多媒體的作用下自由發(fā)展,而且和其他學科的有效結合,提高了創(chuàng)作的效果,使學生覺得創(chuàng)作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從而對創(chuàng)作充滿熱情。
五、結語
總之,多媒體介入音樂教學是現代化教學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實踐證明,多媒體讓音樂教學增色不少,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像黎明前的曙光,給音樂教師帶來無限的希望和美好。但成功的人生哲學告訴人們,事物都有兩面性,還預警人們要做到居安思危。作為一名音樂教師,亦要深諳此理,唯有在多媒體教學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保持前進的步伐,才能不被時代的洪流埋沒。
參考文獻:
[1]周鳳梅.多媒體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12):153-154,188.
[2]邱靜.多媒體技術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北方音樂,2018,38(9):207.
[3]莊紅.談多媒體技術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6(24):251.
[4]陳淑妍.初中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應用問題探究[J].音樂時空,2015(22):174.
[5]周敏.多媒體技術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5,35(21):110.
[6]王蕾,高吉峰.多媒體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5):44-45.
[7]王麗杰,賈建華.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之我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1):25-26.A1A5A0B8-FA96-46DD-A2EA-EEC6CD70AE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