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傳龍
(無棣縣小泊頭鎮(zhèn)衛(wèi)生院/藥劑科 山東 濱州 251911)
隨著人們經濟條件的改善以及飲食習慣的變化,我國高血壓發(fā)病率明顯上升,同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數量快速增長。高血壓與冠心病發(fā)生及進展有著密切的聯系,高血壓很容易造成冠狀動脈供血不足,進而引發(fā)心肌缺氧,嚴重的可引發(fā)冠心病[1]。因此在治療高血壓伴冠心病患者過程中,控制血壓十分關鍵。氨氯地平能夠顯著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氧情況,是治療冠心病患者的常用藥,他汀類藥物對于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有著重要的作用[2-3]了探討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血壓伴冠心病的療效,對我院收治的92例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治療方案。
1.1基線資料
研究已經倫理會審核,將我院臨床內科于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92例高血壓伴冠心病患者納入本研究中,數字法分組,各46例。研究組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患者最小年齡為48歲,最大年齡為75歲,平均(54.95±2.95)歲;病程1~10年,平均(5.10±1.01)年。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1例;患者最小年齡為46歲,最大年齡為78歲,平均(56.07±2.88)歲;病程1~10年,平均(5.30±1.0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符合開展本研究的條件。
入組標準:(1)經心臟彩超等檢查確診為冠心病;(2)有明確的高血壓病史;(3)不要過敏史;(4)可正常交流;(5)用藥依從性良好;(6)對研究內容知情,自愿參與。排除標準:(1)過敏體質;(2)伴其他嚴重心血管疾病;(3)認知功能障礙;(4)肝腎功能不全;(5)肺部等器官器質性病變;(6)臨床資料不全。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了氨氯地平治療,給予患者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H20093801,2.5mg*10s)口服,初始劑量每次2.5毫克每日一次。如患者用藥一周后血壓等指標無顯著改善,可增至5毫克,每日一次,連續(xù)用藥一個月[4-5]。
研究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療,給予患者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H20051408,20mg*7s)口服,每次10毫克,每日一次,連續(xù)用藥一個月[6]。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療程結束時收縮壓與舒張壓水平、治療總有效率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患者治療后血壓水平恢復正常,心絞痛發(fā)作次數減少80%及以上為顯效;患者治療后血壓指標明顯改善,心絞痛發(fā)作次數減少50%以上為有效;患者治療后尚未達到以上標準的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患者用藥過程中將患者發(fā)生的不良反應以及定期監(jiān)測的血壓指標錄入計算機內進行整理,使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與計數資料經t、X2檢驗后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血壓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用藥前收縮壓與舒張壓水平差異較小(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一個月后收縮壓與舒張壓水平明顯下降,低于對照組,兩組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與療程結束時血壓指標水平
2.2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65%,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兩組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
2.3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研究組患者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與對照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如表3所示。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近年來,我國高血壓發(fā)病率明顯上升,與疾控中心調查的數據顯示我國15歲以上人群高血壓患病率為24%,近1/3的居民患有高血壓[7]。同時我國高血壓發(fā)病呈現年輕化的趨勢,我國上世紀90年代青少年高血壓患病率在6%以下,而2015年這一數據已經上升至13%,可見我國高血壓防控形勢較為嚴重[8-9]。高血壓患者隨著病情的進展可引發(fā)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的可造成供氧心臟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可引發(fā)冠心病。相關研究分析顯示,高血壓是冠心病病情進展的獨立危險因素[10]。因此在高血壓伴冠心病患者治療中,通過藥物有效控制血壓,對于改善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氨氯地平是治療高血壓伴冠心病常用的藥物,是第3代鈣結抗劑,能夠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鈣離子內流,對于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與其他鈣拮抗相比,擴張血管作用更為平穩(wěn),因此當前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1]。近年來的研究顯示,氨氯地平對于慢性心衰患者也有著良好的治療效果,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臟負荷,同時對于患者血脂、心臟傳導系統(tǒng)無明顯的負面影響[12]。雖然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伴冠心病患者有明顯的優(yōu)勢,但氨氯地平與受體結合較慢,所以患者單一使用氨氯地平治療藥物起效較慢。
他汀類藥物在心腦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已經得到臨床的廣泛認可,阿托伐他汀是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他汀類藥物,屬于還原酶抑制劑[13]。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療,能夠抑制3-羥基-3-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還原酶,能夠有效糾正高血壓伴冠心病患者體內脂質代謝紊亂情況。研究發(fā)現,阿托伐他汀對于心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具有雙重調節(jié)作用,具有良好的擴血管效果[14]。將阿托伐他汀聯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伴冠心病患者能夠發(fā)揮藥物的協(xié)同作用,提高療效。
在研究中,對高血壓伴冠心病患者采用了氨氯地平與阿托伐他汀治療,治療后,患者收縮壓與舒張壓水平明顯下降,聯合用藥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氨氯地平治療組,同時,聯合應用阿托伐他汀與氨氯地平治療的患者治療后舒張壓與收縮壓水平顯著低于氨氯地平治療的患者[15]。本研究中,兩組患者用藥前收縮壓與舒張壓水平差異較小(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一個月后收縮壓與舒張壓水平明顯下降,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65%,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上述結果與前人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從這些結果來看,在高血壓伴冠心病患者的治療方案中,聯合應用阿托伐他汀與氨氯地平治療的療效確切。
高血壓伴冠心病患者需要長時間用藥,因此用藥方案的安全性也是患者較為關注的問題。高血壓伴冠心病以中老年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較為常見,老年高血壓伴冠心病患者對藥物的耐受程度相對較差,聯合用藥風險與單一用藥相比也會有所增加。同時,氨氯地平與受體結合較慢,單一使用氨氯地平治療藥物起效較慢,老年患者也容易因此擅自調整用藥劑量,嚴重的可出現不良反應,進而會影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相關研究顯示,氨氯地平治療患者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聯合用藥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顯著的差異[16]。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04%,與對照組的6.52%無顯著差異,與前人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可見聯合用藥并不會明顯增加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在高血壓伴冠心病患者的治療方案中,聯合應用氨氯地平與阿托伐他汀可以顯著提高療效,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血壓指標,安全性較好。在聯合用藥治療期間,醫(yī)生需要加強對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用藥指導與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藥物治療以及疾病的認識,保證聯合治療的療效與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