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廊坊方志金石文獻考述

      2022-07-04 00:30:51李朝杰
      檔案天地 2022年6期
      關鍵詞:碑記縣志墓志銘

      李朝杰

      中國地方志的修撰具有悠久的傳統(tǒng)。隋以后,官方即規(guī)定每隔若干年必須修撰一次。方志中往往辟專章收錄金石文獻,少量以拓片、多數(shù)以文字轉錄形式呈現(xiàn)。金石文獻是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因而極具價值,值得我們去努力發(fā)掘并使用。

      金石文獻首先可用于??保@一點自宋以來,即成學者們的共識。歐陽修言:“因并載夫可與史傳正其闕謬者,以傳后學,庶益于多聞。”[1]呂大臨稱金石文獻可以“補經傳之闕亡,正諸儒之謬誤。”[2]李清照也稱《金石錄》所載“下足以訂史氏之失者?!盵3]至清,錢大昕曰:“金石之學,與經史相表里?!盵4]王昶《金石萃編序》稱:“跡其囊括包舉,靡所不備,凡經史小學,暨于山經地志、叢書別集,皆當參稽會萃,核其異同,而審其詳略,自非輇材末學能與于此?!盵5]除校勘之切用,金石文獻中還收錄有部分作家別集之外的作品,故還可用于輯佚。正是基于此,本文以《中國地方志集成》中所收廊坊方志為研究對象,爬羅梳理其中的金石文獻,不惟劃分類別、統(tǒng)計數(shù)量,還注意與總集、別集對照,突出這些金石文獻在???、輯佚方面的重要作用。

      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東,北臨北京,東交天津,南接滄州,西連保定,地處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地帶、環(huán)渤海腹地。參以今日之行政區(qū)劃,“河北府縣志輯”當中,應歸入廊坊地方志的,計有民國《安次縣志》、民國《文安縣志》、康熙《三河縣志》、民國《三河縣新志》、康熙《霸州志》、民國《霸縣新志》、民國《香河縣志》、乾隆《永清縣志》、光緒《續(xù)永清縣志》、民國《固安縣志》、光緒《大城縣志》等十一部。現(xiàn)將各方志金石文獻資料考述如下:

      一、民國《安次縣志》

      該志只在卷一“地理志”中有“金石存目”,而金石錄文則置于卷八“藝文志·內編”和卷十“藝文志·外編”當中,計26篇。其中以墓志銘居多,此外還包括題名記、建造記、去思碑記等。其編排大體按照朝代次序,作者在前,碑志題名在后,作者名下多附小傳。收文上自五代,下至明清,亦是明清兩代作品居多。其中扈載撰、孫崇望書《大周故銀青光祿大夫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柱國晉陽縣開國伯食邑三百戶贈侍中景公神道碑銘》(又名《景范碑》)為后周顯德三年(956)立,年代最為久遠。清代王昶《金石萃編》卷一百二十一著錄此碑:“碑下截殘缺,高一丈四尺,廣六尺一寸?!北骶胺对凇杜f五代史》中有傳,其為人剛正、為政清廉,此碑是研究其生平的重要史料。作者扈載為安次人,故此碑文得以收錄。

      縣志還收錄《明贈嘉議大夫刑部右侍郎施公墓志銘》,出自明初著名文學家、藏書家陳璉手筆,其人博學通經,為人稱道。此外遼僧志恒的《寶勝寺僧妙行記》收入陳述輯校《全遼文》(中華書局,1982年)卷十,題作《寶勝寺僧玄照墳塔記》;張景運《為先亡祖翁考妣建經幢記》收入《全遼文》卷九。元代理學家、文學家吳澄所撰《大元昭勇將軍河南諸翼征行萬戶贈宣忠秉義功臣資善大夫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左丞上護軍齊國張武定公墓表》收入《吳文正集》卷六十九以及《全元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卷五一三。此篇墓志經比較,發(fā)現(xiàn)有若干處文字歧異。如《縣志》所載“公諱宏綱”“自少從軍”“無綺服”,《吳文正集》及《全元文》分別作“公諱弘綱”“自小從軍”“無麗服”。如果說這三處差別尚不妨礙我們理解的話,接下來的兩處文字歧異則應予以重視:

      1.“俾訴者識證攜去?!盵6]“訴者”指那些因被士兵掠走財物,憤而向張弘綱控訴的百姓?!秴俏恼贰度摹肪鳌霸~者”。就表情達意的準確程度而言,無疑《縣志》所載更佳?!度摹窇敇俗愇?。

      2.“晩年好讀書,暇日嘗就館賓講論?!盵7]“講論”指就一些疑難問題講談論議。參以《吳文正集》,此處也作“講論”?!度摹纷鳌罢b論”,不通。據(jù)此可以訂正《全元文》錄文之誤。

      以金石文獻??弊骷覄e集,這是慣常的思路。然而實際操作卻很困難。主要原因在于一地的方志,僅記載一地的人和事,在編排上依照時間順序相沿而下。而某一作家活動,又不僅僅限于一時一地。單就某一作家的作品來看,在方志中的分布零散,難以善加利用。因此以方志金石文獻來作??保紫纫崂砗吞崛〗鹗墨I中的相關文學史料,這樣才能實現(xiàn)方志文獻利用率的最大化。

      二、民國《文安縣志》

      民國《文安縣志·藝文志》按“元、亨、利、貞”排序,金石資料收于卷九“藝文志”之“利”“貞”編,計40篇。其中“利”編收錄建造記、去思碑記、德政碑記,“貞”編收錄神道碑、墓志銘。總體來看文學價值不高。較為著名的作者有高爾儼(明代文學家、書法家)、李煥章(明末清初“青州四大家”之一)、傅以漸(清朝第一位狀元)、王樹枬(清代訓詁學家)等。民國《文安縣志》尚收錄歐陽修《故文安主簿蘇公墓志銘》,墓主即“三蘇”之一的蘇洵。該文還收錄于《歐陽修全集·居士集》(中國書店,1986年)卷三十四,然兩相比較頗多異文,亦可資???。

      三、康熙《三河縣志》、民國《三河縣新志》

      西漢始置路縣,其地涵蓋今三河市和北京市通州區(qū),東漢改稱潞縣。唐初析置臨泃縣,尋廢。唐開元四年(716),再析幽州潞縣東部置三河縣,以其地近泃、洳、鮑丘三水而得名。元屬直隸中書省大都路。明屬北平府,永樂十九年(1421)改北平府為順天府,三河屬順天府。清屬順天府。

      康熙《三河縣志》修撰粗糙,文字簡略,僅有7篇金石資料收于“藝文志”,均為建造記。民國《三河縣新志》收錄上自遼、下至民國的40余篇碑記,絕大多數(shù)都是建造記,均入于“文獻志·藝文篇上·碑記”。該志收錄了大量民國碑志,但文學價值不高。

      四、康熙《霸州志》、民國《霸縣新志》

      霸州春秋時為燕地,秦屬廣陽郡,漢屬涿郡,晉屬章武郡,北齊并入文安郡。隋初屬瀛州,后入涿郡。唐屬幽州永清縣,后置益津關,五代淪入契丹。后周顯德六年(959),周世宗攻下益津關,始置霸州。此后歷經變革,明初廢益津縣并入霸州,先隸北平府,后改屬順天府,領保定、文安、大城三縣。至清雍正六年(1728),霸州不再領縣,轄境與今霸州相近。FF9460B9-7C63-4735-B14D-3862EAEAD621

      康熙《霸州志》為清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相關金石資料入于卷九“藝文志”之“記”中,計18篇,年代上起元代下至清康熙年間。其中元代黃溍《宣圣廟學記》收入《金華黃先生文集》卷十,題作《鄉(xiāng)學記》,《全元文》據(jù)此收入卷九五〇。此“宣圣廟學”即后來的益津書院。元代王思誠《重修廟學記》,《全元文》失收,當據(jù)以補錄。除此以外,尚有遺愛碑、去思碑、建造記、墓志銘等。其中錢謙益《銘燕郝公墓志銘》收入《牧齋初學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卷五十二,題作《陜西延安府延長縣知縣郝府君墓志銘》,是記載霸州名人郝鴻猷生平的重要資料。其子郝杰墓志,該志中也有收錄,即清代馮溥《國朝戶部右侍郎加一級棫清郝公墓志銘》。郝鴻猷、郝杰、郝惟訥祖孫三代,是霸州郝氏家族代表人物。郝氏家族走向鼎盛,郝鴻猷實有以啟之。然時至今日,其生平卻語焉不詳,若資以相關資料,則可加以考證發(fā)明。

      民國《霸縣新志》于卷七“金石”辟專章收錄金石資料。卷首序言:“金石著錄,方志所重。霸之舊志,向闕此門。文獻征存所載廟碑墓表,亦多不著年月及書篆姓氏。茲即舊載碑志及近日采訪所及,略依時代先后,別記‘金石一門,以符志例。”[8]相關金石資料,少量存目,多數(shù)全文收錄,上自金下至晚清民國,計63篇,幾乎重復收錄了康熙《霸州志》中全部金石資料,另有大量增補,以建造記、重修記、墓志銘為主,尤以清、民國時期作品居多,價值有限。

      這兩部方志中,有關“益津書院”的資料值得關注。益津書院的興建是民間士紳、地方官府共同推動的結果。若考察益津書院的源流,元代黃溍《宣圣廟學記》、明代劉為楫《益津書院記》、清代毛慶麟《益津書院記》均為重要文獻。

      五、民國《香河縣志》

      香河春秋、戰(zhàn)國時為燕地。秦、漢屬漁陽郡。隋開皇三年(583)屬幽州,大業(yè)三年(607)改屬涿州。唐貞觀元年(627)屬河北道幽州都督府(后升大都督府)雍奴縣,天寶元年(742)復設郡領縣,雍奴縣改武清縣,香河屬范陽郡武清縣地。遼析置香河縣,后復歸宋改稱清化縣,宣和七年(1125),金取燕山府,清化縣復為香河縣,明初屬漷州,后改隸北平行省北平府,又歸屬漷州,后改屬順天府,清代因之。民國《香河縣志》卷九“金石”有存目,或節(jié)略,或節(jié)錄原文(如《李隱公墓表》《袁清獻公墓志銘》),均非全文收錄,價值不高。

      六、乾隆《永清縣志》、光緒《續(xù)永清縣志》

      天寶元年(742),會昌縣更名永清縣(轄今永清縣、霸州市),屬范陽郡。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屬燕山府文安縣地,金天會三年(1125)復立永清縣。明屬順天府,清因之。乾隆《永清縣志》金石資料的編排次序比較獨特?!坝狼逦恼鳌敝罢鲗嵉诙毕率珍浽髑迳竦辣怪俱懀⑽膹R碑、建造記等17篇,均收錄全文;又在“永清文征”下專設“金石”,著錄石幢、鐘銘、寺廟碑記、墓碑、建造記若干,少量收錄全文,絕大多數(shù)均系介紹。光緒《續(xù)永清縣志》僅在“文征卷第一”補錄重修記、建造記、去思碑等12篇,幾無可觀,唯三篇“義學記”,可藉此領略同治、光緒年間推廣教育的情況,是近代教育史的重要佐證資料。

      七、民國《固安縣志》

      民國《固安縣志》于卷四“故實志”下設“金石”,其序曰:“金石著錄,方志為重??梢钥颊写颍^察社會習俗。邑之舊志,向闕此門。其‘藝文志內所載碑記亦皆起自朱明,金元以前,概付闕如。今將境內古今金石已見名人著錄或個人珍藏及近日采訪所及一一搜輯,略依時代先后,別記‘金石一門,以存其真。異時如考前代之蹤、設訪碑之使,則此編或為一方文獻之征。內容約分造像經幢、金石文存、金石碑目三項?!盵9]“造像經幢”所收多只錄方位、形制、年月介紹,少部分有錄文。北魏以下,唐、宋、遼、金、元、明、清其緒不墜,顯示了當?shù)赜凭玫奈幕瘋餮??!敖鹗拇妗鳖愂者|至民國金石資料62篇。

      其中元代兩篇作品《固安縣固城村謝家莊石橋記》《慧峰寺供塔記》均入于《全遼文》卷八,且注明出自民國《固安縣志》。前者作者題作王鼎,后者作者僅題“前人”,參以卷四“故實志”第三部分“金石碑目”,可知作者亦為王鼎。此外賈庸貴《大都路固安州創(chuàng)建學院講堂記》入于《全元文》卷一一一七;李仝《關侯廟碑記》入于《全元文》卷一二四四。除此以外,該志中還收錄了明代作品29篇,均為建造記、重修記、寺廟碑記等;民國作品11篇,為墓碑文、紀念碑文等,章法行文雖然擬古,但在新舊思想交爭且新文化風頭正盛的形勢下,這種書寫傳統(tǒng)已趨式微。

      “金石碑目”只存碑目,按朝代順序編次,遼、金、元、明、清以至民國,相沿而下,并注明所在地、立碑年月、撰者及書丹者姓名,以及存廢情況,可謂一目了然。這種編纂方式非常便利,在廊坊地區(qū)方志中屬于獨創(chuàng)。

      八、光緒《大城縣志》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設東平舒縣,北魏時為平舒縣。五代后周改稱大城,名稱沿用至今。大城縣志最早纂修于明代萬歷年間,崇禎年間有增補,可惜已不全。清康熙十二年(1673)“上諭天下通行修志”(卷首王嘉言跋),時任大城知縣的張象燦將萬歷志呈送后,因系前朝舊本而受到責斥,遂重新修輯,歷時不到兩個月即成。光緒年間,知縣趙秉文主持修撰光緒《大城縣志》。該志金石資料見于卷十一“金石志”,其卷首序曰“故覽祠廟諸碑,可以見偉人之建樹;覽河道諸碑,可以見艱鉅之底平;覽墓道諸碑,可以昭一朝之德業(yè)”[10],道出了金石資料的價值?!敖鹗尽笔铡氨洝?1篇,以重修記、建造記為主;收明、清“墓銘”7篇。此外,卷十二“藝文”之“記”下亦收重修記、題名記、祠堂記等16篇,也屬于金石資料,當予以計入。

      經此一番梳理,可知廊坊方志金石文獻之大略。從數(shù)量上看,仍以建造記、重修記、墓志銘為主。作者多是本地知名文人,也不乏一時名家。大量的建造記、重修記,不外乎“關帝廟”“觀音庵”“藥王廟”“真武廟”“城隍廟”題寫,均與層出不窮的民間信仰密切相關。除此以外,為德政碑、去思碑、遺愛碑等也占一定數(shù)量。這類作品,明顯具有道德勸懲的意味,與法律的懲戒相輔相成,樹立追求政聲遠播,身名不朽的理念,告誡官員的繼任者要敬畏民意,起到警示后來者的作用。FF9460B9-7C63-4735-B14D-3862EAEAD621

      經核相當一部分金石文獻,又收錄到總集或別集之中,故而在“史料”與“文學”之間形成了對映關系。文集在編纂刊刻過程中往往會改動乃至產生訛誤,相比而言,方志金石資料則具有確定性、可靠性。發(fā)掘地方志中的金石文獻,目的之一仍在于正訛、輯佚,這也是最直接的功用。

      金石文獻就其文學成就而言,雖然各有上下,但我們應該承認,從文學角度所作的價值判斷,并不完全適用于史學的角度。毋庸置疑,方志金石文獻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從中可以窺探一時、一地的人物及事跡發(fā)生。這就涉及發(fā)掘地方志金石文獻的目的之二,即首先生成單個坐標點,再經由點的串聯(lián)成為軌跡,進而構建完整而連貫的地方文化史。以銖錙為寶,方能蓄為鈞石,任何微小瑣碎的材料,都不能遽然舍棄。從地域文化發(fā)展史的角度看,秉持一貫的義例和書寫傳統(tǒng)的地方志,集中體現(xiàn)了人們通過追述過往,實現(xiàn)對既定秩序的認同、傳遞和傳統(tǒng)的延續(xù),昭示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可謂是通變古今的冊府,間或有所采擷,即足以致用。

      參考文獻:

      [1] 〔宋〕歐陽修《集古錄自序》,歐陽修著《歐陽修全集》,中國書店,1986: 1087。

      [2] 〔宋〕呂大臨《考古圖自序》,呂大臨著《考古圖 外五種》,上海書店,2016:2。

      [3] 〔宋〕李清照《金石錄后序》,李清照著;王仲聞校注《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195。

      [4] 〔清〕錢大昕《關中金石記序》,陳文和主編《嘉定錢大昕全集》,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383。

      [5] 〔清〕王昶《金石萃編序》,王昶著《春融堂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678。

      [6][7]? 民國《安次縣志》卷十,《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北府縣志輯》第23冊,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442、561。

      [8] 民國《霸縣新志》卷七,《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北府縣志輯》第26冊,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538。

      [9] 民國《固安縣志》卷四,《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北府縣志輯》第28冊,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279。

      [10]光緒《大城縣志》卷十一,《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北府縣志輯》第28冊,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600。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北大學燕趙文化研究院重點項目“京津冀方志文學史資料稽考”(項目號2020D26)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FF9460B9-7C63-4735-B14D-3862EAEAD621

      猜你喜歡
      碑記縣志墓志銘
      乾隆《翼宿神祠碑記》與戲神信仰的正名
      戲曲研究(2022年1期)2022-08-26 09:06:04
      縣志里的鄉(xiāng)賢
      飛天(2020年8期)2020-08-14 10:07:31
      墓志銘也可以很幽默
      墓志銘漫話
      文史春秋(2019年12期)2019-04-13 13:49:54
      墓志銘
      詩潮(2018年10期)2018-10-17 06:50:36
      《重修建立玉皇廟記》碑
      重修龍泉寺碑記所見明代寺院經濟
      文物春秋(2017年2期)2017-05-31 02:12:28
      《我的墓志銘》征文通知
      縣志
      方圓(2015年15期)2015-09-10 07:22:44
      明《建文昌神祠記》殘碑考
      文物春秋(2014年4期)2014-12-20 21:07:09
      连江县| 大余县| 来宾市| 长顺县| 阿鲁科尔沁旗| 荥经县| 晋宁县| 南丰县| 岳普湖县| 高淳县| 福贡县| 上饶市| 大理市| 革吉县| 郴州市| 江孜县| 太保市| 双辽市| 雅江县| 伊宁市| 尉犁县| 肥西县| 舟曲县| 天台县| 蓝山县| 乾安县| 蒙山县| 太仓市| 诏安县| 沙洋县| 沁源县| 固阳县| 万年县| 芦溪县| 武邑县| 四子王旗| 宁武县| 临漳县| 青冈县| 西华县| 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