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舟斌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語出《莊子·內(nèi)篇·人間世》,意為事物開始時簡小,將要完成時必定宏大。
1956年2月,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締造者之一董必武為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題詞:“作始也簡 將畢也巨”。
2021年6月,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全新開館,眾多參觀者在“作始也簡 將畢也巨”的題詞前久久駐足。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就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zhǔn)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biāo)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dǎo)
“作始也簡,將畢也巨”,這句話具有矛盾統(tǒng)一的辯證關(guān)系。“始”與“畢”是一組相對的概念,意為開端和結(jié)局、出發(fā)和到達、起始和完成;“簡”與“巨”相對,意為簡單和繁復(fù)、簡易和艱巨、簡約和宏大。參觀者在“作始也簡,將畢也巨”題詞前“久久駐足”,意味著他們將黨和國家的發(fā)展歷程與之聯(lián)系起來,意味著他們把人身閱歷與之聯(lián)系起來,意味著對此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與感悟。
參考立意
1.不忘初心,善始善終。老子《道德經(jīng)》中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成一件事情,實現(xiàn)一個目標(biāo),起始或“簡”,但越往后可能越有重重困難與艱險,考驗我們的智慧和耐心,我們要不忘初心,善始善終,奮然前行。
2.點滴做起,聚小成大。在起步之時或許“簡”不足道、“微”不可言的事情,宏偉藍圖也許源自小小念頭,長遠的事情也是一天天完成的。追求永無止境,堅持不懈地努力,可以成就夢想,抵達遠方。
例文
莫論起始之“簡”,要以“巨”字作結(jié)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高級中學(xué)? 彭玉漫
莊子有言:“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弊魇己?,即事物開始時簡小;將畢巨,即將要完成時必定宏大??醋匀蝗f物,納百川的大海始于一顆水滴,包羅萬象的森林始于一株草木,漫天繁星的夜空始于一絲微弱的光芒。事物如此,為人做事成志亦如此。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是黨對“作始也簡,將畢也巨”的生動演繹。一艘嘉興南湖的紅船,十幾位斗志昂揚的青年人;一間隱現(xiàn)山間的八角小屋,一縷昏黃搖曳的燭火,這些便是中國共產(chǎn)黨起初的“簡”。于當(dāng)今盛世回望黨史,董必武為一大紀念館的題詞“作始也簡 將畢也巨”,無疑是最適合的闡釋。在那個動蕩和貧瘠的年代,我們黨從“小”做起,不因起始之“簡”而感到氣餒與渺茫,始終向著其救國建國謀幸福的志向堅定前行,艱苦奮斗不言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人民終于迎來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
“作始也簡,將畢也巨”,董必武的題詞,是中國在黨的領(lǐng)導(dǎo)下步履維艱、始終前行、行穩(wěn)致遠的真實寫照。回望中國人的航天之路,以萬戶飛天為發(fā)軔,航天人探索不止,超越不斷,從“東方紅一號”到“天宮二號”,盡顯大國科技實力;回首脫貧攻堅之路,不讓一家一戶掉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世界減貧事業(yè)做出突出貢獻;回望中國體育之路,從劉長春在洛杉磯奧運會上孤獨的背影,到北京成為“雙奧”之城,從許海峰舉槍擊碎的“零”,到北京奧運會中國隊的51金……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lǐng)下的中國有太多太多的“始簡”和“畢巨”,中國何以由“簡”到“巨”?其必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志高存遠,勢在必行!
“作始也簡,將畢也巨”,這是古人的智慧,亦是上一代人傳于吾輩的火炬和信念。今天,眾多的參觀者駐足于紀念館的題詞前,回想著道阻且長的黨和國家艱難而光輝的歷程,也給自我以精神洗禮和昂揚斗志。生逢盛世,吾輩當(dāng)高擎“作始也簡,將畢也巨”的炬火,致敬先行者,秉承初始之“簡”,致力將行之“巨”。寒窗十二載,我們的學(xué)業(yè)始于數(shù)字“1、2、3”,起于筆畫“橫、撇、捺”,將在6月高考考場暫告一程,這雖是高中之“畢”,亦是新的學(xué)業(yè)征程之“始”,更海量的知識已恭候我們多時,更多的挑戰(zhàn)讓我們躍躍欲試,更輝煌的人生待我們?nèi)ダL就。
吾輩青年當(dāng)以時代之任為舟,以青春年華為楫,擊水中游,百舸爭流,莫論起始之“簡”,要以“巨”字作結(jié)!
評點:文章緊扣材料,先概述“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的含義,接著以大海、森林、夜空為喻予以形象闡釋。之后,以黨和國家艱巨而光輝的發(fā)展歷程證明“作始也簡,將畢也巨”的道理;最后關(guān)照自身,暢談思考感悟,表明自我立場。
本文抓住并深挖“始”“畢”和“簡”“巨”的意蘊內(nèi)涵,說理透徹,論據(jù)豐富,語言生動,不失為一篇考場佳作。
(編輯: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