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蘭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蔽已刂腥A五千年的長河溯流而上,追尋詩中的“伊人”。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庇C獵西風,莊姜仿佛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她的手像春荑一樣嬌嫩,她的皮膚像凝脂一般粉潤,嫣然一笑動人心,秋波一轉攝人魂。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曹植的《洛神賦》,使我們有幸得見洛水之神宓妃的驚世風采。
中國古典詩詞中描寫美人的詩句數(shù)不勝數(shù),這些詩句使我們歷經千年仍能一睹古代美人的音容笑貌。是文學賦予了她們無盡的生命,賦予了她們千載不變的曼妙姿容。
詩中不僅有美人,還有四季不同的美麗景色。
春,也許是如韓愈詩中一般“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或許是杜牧詩中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又或許是葉紹翁詩中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春景有時給人以朦朧之感,有時給人以明媚之感,有時又給人以無限遐想。
夏卻不同,總是給人以熱烈和希望。楊萬里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在一片綠意的映襯之下,荷花的紅是那么耀眼;李爽的“春至花如錦,夏近葉成幃”更是一語道出春與夏不同的韻味。
秋,在詩人筆下常常有一份蒼涼與深沉之感。如蘇軾的“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林中葉落,竹影斑駁,秋蟬鳴叫,池中衰草隨處可見,讓人讀出秋天的蕭瑟之感;杜甫的《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是將秋之蕭瑟寫透。
夏有涼風冬有雪,冬季詩歌里最不缺的便是雪了。有“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寂寥,也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浪漫,更有“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情趣。
詩中“伊人”既是美人,亦是美景。
評點
文章抓住古典詩詞寫人、寫景之美,揭示文學創(chuàng)造美、欣賞美的審美規(guī)律,告誡青少年繼承古代文化遺產,追尋文學的理想。語言精煉、華美、流暢,一氣呵成,功底扎實,值得玩味。
(指導教師:鄭世榮/編輯: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