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渺
隨著冬天臨近,歐洲民眾對能源危機引發(fā)的過冬焦慮更進一步加深。
俄烏沖突升級之后,俄羅斯大幅減少對歐洲天然氣供應量。再加上近日北溪管道出現(xiàn)泄漏,導致能源供應鏈遭到破壞,能源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歐洲民眾開始了一輪搶購囤貨潮。電熱毯、電取暖器、熱泵,就連木柴都成了搶手貨。有外媒報道稱,在法國,木質顆粒燃料的價格幾乎翻了一倍,達到每噸600歐元(約合人民幣4100元)。在德國,甚至有人開始詢問燒馬糞取暖的辦法。
作為歐洲高緯度地區(qū)冬季取暖的重要資源,歐洲天然氣價格已經達到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無煙煤價格也是去年同期的3倍,電價與去年相比更是上漲了12倍。
由于德國政府宣布從今年10月開始征收“天然氣附加稅”,照此標準,一個四口之家的能源開支將增加近500歐元(約合人民幣3445元)。
盡管歐盟聲稱其天然氣儲備率已經達到86%,按現(xiàn)有儲備增加的速度可以滿足過冬需求,但其供暖標準已經普遍下調。
大多數歐盟國家都做出了相似的調整,統(tǒng)一將公共場所供暖溫度下調到19攝氏度,其中,法國還將供暖的開始時間從10月下旬延后到11月。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悲觀情況下,在2023年3月份歐洲天然氣庫存或見底,而歐洲的能源短缺問題有可能會在2023年冬季持續(xù)。由于對俄能源依賴度高,使得歐洲短期內尋找能源替代的難度相對較大,雖然在2022年9月份歐洲各國進行了密集的政策干預,能源價格出現(xiàn)高位回落的跡象,但是絕對位置仍然高于2021年同期,燃料價格與終端電價都漲幅驚人。
高企的能源價格已實質影響到歐元區(qū)居民部門和企業(yè)部門。根據天風證券研報測算,如果歐洲天然氣價格同比上漲500%,歐元區(qū)居民實際消費同比增速將降至-1.48%。同時,由于歐盟當前的措施為優(yōu)先保證居民部門用氣量不變,削減的用氣量主要由工業(yè)用氣各部門平攤,預計天然氣危機對工業(yè)生產的沖擊將拖累歐盟GDP1.6%以上。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分析,短期內,地緣政治沖突導致的歐洲能源危機尚未完全消除。隨著冬季日益臨近,居民取暖問題將愈發(fā)突出。高昂的天然氣價格以及俄氣的斷供,將迫使歐盟暫時放緩減排政策,使用原油、煤炭等替代產品,預計年內全球市場上能源產品仍將緊缺。
根據中國家用電器協(xié)會發(fā)布的數據,今年1—7月,中國對歐洲國家的電熱毯出口同比增長97%,電暖器出口同比增長23%。
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僅今年7月,歐盟27國進口中國電熱毯就高達129萬條,環(huán)比增長近150%。其中,7月中國向德國出口41.9萬條電熱毯,8月出口量增至63.2萬條。英國8月進口了58.2萬條中國電熱毯。
電熱毯、空氣源熱泵、暖手器、取暖器、熱水袋……它們都來自世界“小商品之都”、中國東部城市義烏的一個巨大市場,經過西班牙馬德里后,最終進入西班牙眾多家庭的壁櫥。中歐班列從義烏出發(fā),為沿途多個國家運送貨物,終點站是馬德里,全程13052公里,耗時21天,這也是世界上最長的貨運鐵路線。
義烏一名商人表示,在俄烏沖突爆發(fā)前,他手中的電熱毯或取暖器等產品的最大訂單是90萬臺?,F(xiàn)在,自夏季以來,他手中的歐洲訂單已超過200萬臺。他表示,現(xiàn)在訂單堆積如山,因為有很多客戶在最后一刻搶購。這些要到10月中旬才能通過班列開始運輸,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會送到買家手中。
此時,中國生產商和貿易商正在夜以繼日地工作,向歐洲客戶提供急需的供暖設備,一些客戶的訂單同比增長了10倍,因為歐盟國家的消費者爭先恐后地在冬季到來之前應對可能的能源危機。
除了電熱毯,電暖器也在歐洲成為搶手貨。
浙江省慈溪市是我國取暖器生產基地之一,出口量占到全國三成。不同于往年9月中旬左右電暖器生產旺季就結束的情況,一家位于慈溪市觀海衛(wèi)鎮(zhèn)的企業(yè)目前仍在加班加點地趕制一批便攜式家用取暖器訂單。
該企業(yè)負責人介紹,這批產品的客戶來自德國,本來在年初簽訂的100萬美元訂單已經發(fā)貨完畢,但在今年8月,客戶要求再追加33萬美元的訂單。據了解,這家企業(yè)去年共出口取暖器150萬臺,價值約1780萬美元。而今年前8個月,企業(yè)已出口取暖器200萬臺,價值約2280萬美元,增幅接近30%。
在義烏小商品城經營多年熱水袋生意的商戶駱蘭仙稱,本來已經在7月底前將客戶的訂單發(fā)出,但現(xiàn)在隨著天氣寒冷,歐洲等地的客戶又追加了一批訂單,算下來今年產品銷量同比翻了一番。
以木炭或煤球等為燃料的火爐,是土耳其傳統(tǒng)的取暖設備。近期,由于歐洲天然氣危機,土耳其火爐制作商來自歐洲的訂單爆滿,一些手作工坊稱,制作速度完全跟不上訂單。
位于土耳其特拉布宗省的電熱器生產商Cemsan公司表示,為了滿足歐洲國家的需求,已將產量翻了一番。
土耳其家居用品協(xié)會主席梅蘇特·奧克蘇茲稱,今年上半年,德國從土耳其進口的電暖器數量同比飆升了82%。他還表示,歐洲每年購買的5000—6000萬臺取暖器中,至少有80%來自中國,其余20%則分別來自馬來西亞、韓國、德國、意大利和土耳其。
土耳其手工火爐從業(yè)者阿特利表示,今年銷售季都還沒有開始,訂單就已經比去年增加了兩倍,目前有超過1000份希臘的訂單。“我們正在與保加利亞客戶進行談判,具體數量尚未敲定。還有荷蘭和德國的訂單,但目前忙不過來?!卑⑻乩f。
由于歐洲天然氣短缺,土耳其這種依靠木炭和煤球等燃料的傳統(tǒng)火爐一下子變得緊俏,來自歐洲的訂單紛至沓來?,F(xiàn)在阿特利發(fā)愁的是實在人手不夠,無法完成訂單。
隨著歐洲能源危機的加劇,土耳其博魯、埃迪爾內等多地的手工火爐工匠都在忙于應付來自歐洲的訂單。此外,來自土耳其國內的需求也在增加。因為全球能源價格上漲,即使有暖氣設施,為了省錢不少家庭或工廠也在考慮使用這種成本相對低廉的火爐取暖。
市場人士預計,隨著冬季的到來,土耳其手工火爐的市場需求將持續(xù)上升。